3D打印无人机等无人设备6——谈一谈从设计到实践的分分合合,模型如何合并与拆分?

2023-05-16

不管是一件事情,一个项目还是一个物体,甚至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几乎都离不开三个核心的要素,那就是核心的技术,核心的规划,核心的管理。

没有好的规划,那只会陷入忙乱和乱忙的怪圈。没有好的技术,繁杂的人工只会让管理的难度和出错的几率加大。没有好的管理,有规划也没法落实,有技术也发挥不了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3D打印也难免离不开这个道理。如果没有设计规划好,也就是说在电子草图上如果没有设计好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切片就会出问题。支撑不仅发挥不了支撑作用,反而变成累赘。规划不好,在后期的再加工管理就会出现很多麻烦。部分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手段,也就是使用好的材料,和升级打印机进行解决。实时的跟踪观察可以解决部分管理问题,其实发现纠正偏差。还有一些问题,那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去找规划的原因。

8293505f0e6d47ec922fba47ee29481f.jpg

 上图反映的就是在打印立柱的实体时,因为柱子的存在必须设置支撑才能避免顶部不塌陷。但是,支撑在打印完毕后就会发现无法取出,死死的卡在了柱子之间。如同裁缝裁衣时把自己缝在了衣服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又是什么呢?没错,就是重力。

f7e7a323712a481abd4536c14c724c08.jpg

一句话,就是在充分考虑重力因素的影响之下,科学拆分模型,该分则必须分,不能片面追求合并一起。合在一起并不能提高效率,有时反倒成灾难毁掉全部。拆开其实就是把风险进行了分解。部分零件出问题,不需要全部返工。当然,这也不是无限制的细化分解。要以能有效打印为根本标准。

那么如何合理的拆分呢?又如何最优化的合并呢?这里有3点建议。这都是在打印之前需要进行电子设计规划需要注意的。

第一点,凡是悬空必须考虑重力因素。超过立面直径的大面积悬空体,要考虑增加支撑。复杂的结构应进行拆解,比如顶部和立面支撑分开打印。斜面的零部件,应让面积大的一面朝下。

第2点,增加支撑不能全部依靠切片软件添加全部支撑或加热板支撑。必须考虑实际的几何结构,防止支撑无法取出。可以自行绘制辅助支撑。方便打印完成后取出,而不会破坏原有结构。随着高度的增加,支撑的稳定性会越来越低,要增加适应的横梁结构进行拉直。必要时还要增加底板的温度。

第3点,非百分百实体填充时涉及到底板高度的调整、温度的调整时,要对结构的顶层进行适当的加厚处理,防止过薄出现空隙。

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或g=G/m,其中g=9.8N/㎏,粗略计算可以取g=10N/kg。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不同,所谓竖直向下是指向下且与水平面垂直,其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是它的球心。

8f6dfb4783714b4a9717e59d6f5eebbf.jpg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3D打印无人机等无人设备6——谈一谈从设计到实践的分分合合,模型如何合并与拆分?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