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算法控制

2023-11-09

(一)先来彻底搞懂PID到底是啥?

啥是PID?

PID,就是“比例(proportional)、积分(integral)、微分(derivative)”,是一种很常见的控制算法。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算法是不可以吃的。

PID已经有107年的历史了。

它并不是什么很神圣的东西,大家一定都见过PID的实际应用。

比如四轴飞行器,再比如平衡小车......还有汽车的定速巡航、3D打印机上的温度控制器....

就是类似于这种:需要将某一个物理量“保持稳定”的场合(比如维持平衡,稳定温度、转速等),PID都会派上大用场。

那么问题来了:

比如,我想控制一个“热得快”,让一锅水的温度保持在50℃

这么简单的任务,为啥要用到微积分的理论呢。

你一定在想:

这不是so easy嘛~ 小于50度就让它加热,大于50度就断电,不就行了?几行代码用Arduino分分钟写出来。

没错~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确实可以这么干~ But!如果换一种说法,你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如果我的控制对象是一辆汽车呢?

要是希望汽车的车速保持在50km/h不动,你还敢这样干么。

设想一下,假如汽车的定速巡航电脑在某一时间测到车速是45km/h。它立刻命令发动机:加速!

结果,发动机那边突然来了个100%全油门,嗡的一下,汽车急加速到了60km/h。

这时电脑又发出命令:刹车!

结果,吱...............哇............(乘客吐)

所以,在大多数场合中,用“开关量”来控制一个物理量,就显得比较简单粗暴了。有时候,是无法保持稳定的。因为单片机、传感器不是无限快的,采集、控制需要时间。

而且,控制对象具有惯性。比如你将一个加热器拔掉,它的“余热”(即热惯性)可能还会使水温继续升高一小会。

这时,就需要一种『算法』:

  • 它可以将需要控制的物理量带到目标附近
  • 它可以“预见”这个量的变化趋势
  • 它也可以消除因为散热、阻力等因素造成的静态误差
  • ....

于是,当时的数学家们发明了这一历久不衰的算法——这就是PID。

你应该已经知道了,P,I,D是三种不同的调节作用,既可以单独使用(P,I,D),也可以两个两个用(PI,PD),也可以三个一起用(PID)。

这三种作用有什么区别呢?客官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先只说PID控制器的三个最基本的参数:kP,kI,kD。

kP

P就是比例的意思。它的作用最明显,原理也最简单。我们先说这个:

需要控制的量,比如水温,有它现在的『当前值』,也有我们期望的『目标值』。

  • 当两者差距不大时,就让加热器“轻轻地”加热一下。
  • 要是因为某些原因,温度降低了很多,就让加热器“稍稍用力”加热一下。
  • 要是当前温度比目标温度低得多,就让加热器“开足马力”加热,尽快让水温到达目标附近。

这就是P的作用,跟开关控制方法相比,是不是“温文尔雅”了很多。

实际写程序时,就让偏差(目标减去当前)与调节装置的“调节力度”,建立一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就可以实现最基本的“比例”控制了~

kP越大,调节作用越激进,kP调小会让调节作用更保守。

要是你正在制作一个平衡车,有了P的作用,你会发现,平衡车在平衡角度附近来回“狂抖”,比较难稳住。

如果已经到了这一步——恭喜你!离成功只差一小步了~

kD

D的作用更好理解一些,所以先说说D,最后说I。

刚才我们有了P的作用。你不难发现,只有P好像不能让平衡车站起来,水温也控制得晃晃悠悠,好像整个系统不是特别稳定,总是在“抖动”。

你心里设想一个弹簧:现在在平衡位置上。拉它一下,然后松手。这时它会震荡起来。因为阻力很小,它可能会震荡很长时间,才会重新停在平衡位置。

请想象一下:要是把上图所示的系统浸没在水里,同样拉它一下 :这种情况下,重新停在平衡位置的时间就短得多。

我们需要一个控制作用,让被控制的物理量的“变化速度”趋于0,即类似于“阻尼”的作用。

因为,当比较接近目标时,P的控制作用就比较小了。越接近目标,P的作用越温柔。有很多内在的或者外部的因素,使控制量发生小范围的摆动。

D的作用就是让物理量的速度趋于0,只要什么时候,这个量具有了速度,D就向相反的方向用力,尽力刹住这个变化。

kD参数越大,向速度相反方向刹车的力道就越强。

如果是平衡小车,加上P和D两种控制作用,如果参数调节合适,它应该可以站起来了~欢呼吧。

等等,PID三兄弟好想还有一位。看起来PD就可以让物理量保持稳定,那还要I干嘛?

因为我们忽视了一种重要的情况:

kI

还是以热水为例。假如有个人把我们的加热装置带到了非常冷的地方,开始烧水了。需要烧到50℃。

在P的作用下,水温慢慢升高。直到升高到45℃时,他发现了一个不好的事情:天气太冷,水散热的速度,和P控制的加热的速度相等了。

这可怎么办?

  • P兄这样想:我和目标已经很近了,只需要轻轻加热就可以了。
  • D兄这样想:加热和散热相等,温度没有波动,我好像不用调整什么。
  •  

于是,水温永远地停留在45℃,永远到不了50℃。

作为一个人,根据常识,我们知道,应该进一步增加加热的功率。可是增加多少该如何计算呢?

前辈科学家们想到的方法是真的巧妙。

设置一个积分量。只要偏差存在,就不断地对偏差进行积分(累加),并反应在调节力度上。

这样一来,即使45℃和50℃相差不太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没达到目标温度,这个积分量就不断增加。系统就会慢慢意识到:还没有到达目标温度,该增加功率啦!

到了目标温度后,假设温度没有波动,积分值就不会再变动。这时,加热功率仍然等于散热功率。但是,温度是稳稳的50℃。

kI的值越大,积分时乘的系数就越大,积分效果越明显。

所以,I的作用就是,减小静态情况下的误差,让受控物理量尽可能接近目标值。

I在使用时还有个问题:需要设定积分限制。防止在刚开始加热时,就把积分量积得太大,难以控制。

(二)再来看看PID到底怎么调?

(PID参数调整口诀)

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四比一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若要反应增快,增大P减小I

若要反应减慢,减小P增大I

如果比例太大,会引起系统震荡

如果积分太大,会引起系统迟钝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pid算法控制 的相关文章

  • [PCIe] SR-IOV (单根虚拟化) 及linux驱动浅析(device的PF和VF及其驱动)

    网上从服务器和虚拟化层面介绍SR IOV应用的文章很多了 本文重点从支持SR IOV的设备 EP 及其驱动来讨论 对于SR IOV的设备 EP 来说 无非就是一个device通过物理功能 PF 虚拟出关联的若干个虚拟功能 VF host的驱
  • 设定嵌入式linux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遇到一个问题 板子上电后 串口可以正常输入命令行 而且不需要密码 用户名就是root 因为没有设置密码 但是SSH登录时用户名输入root 密码直接敲回车键也就是不输入密码竟然是错误的 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修改板子上root的密码 设定开发
  • 基于c3c2440 Linux SPI驱动程序移植与测试

    基于c3c2440 Linux SPI驱动程序移植与测试 环境 ubuntu14 04 TQ2440开发板 linux3 0内核 linux3 0内核移植笔记点此 1 配置内核 Device Drivers gt SPI support g
  • LINUX应用和驱动交互的四种方式

    Linux开发中 应用读取数据时往往会遇到驱动尚未获得有效数据的情况 所以需要采用适合的同步方式 1 非阻塞方式 非阻塞方式 顾名思义就是不管数据是否准备好 驱动都会返回结果 采用这种方式就需要应用不停地重复查询 查询硬件的线程就会一直都占
  • bootcmd和bootargs环境变量

    从网络启动 setenv bootargs console tty0 console ttymxc0 115200 root dev mmcblk1p2 rootwait rw setenv bootcmd tftp 80800000 zI
  • 海思芯片上GPIO和PWM操作

    一 GPIO的配置 GPIO的设置一般为三步 1 设置gpio端口复用 2 设置GPIO口的方向 3 读取或者写入GPIO值 第一步不是每个GPIO口都是要配置的 如果你设置的GPIO端口有复用功能 那么你需要对GPIO对应复用寄存器进行配
  • 嵌入式linux内存分析

    在linux的桌面发行版中 一般都会有一个swap分区 然而在用FLASH做存储介质的嵌入式设备中 是没有交换分区的 这主要的有如下原因 1 一旦使用了交换分区 系统的性能将下降得很快 不可接受 2 FLASH的写次数有限的 大概在几十万次
  • ubuntu 下安装Valgrind 内存泄漏检查工具

    Valgrind 安装 1 到www valgrind org下载最新版valgrind 3 7 0 tar bz2 2 解压安装包 tar jxvf valgrind 3 7 0 tar bz2 3 解压后生成目录valgrind 3 7
  • shell常用命令

    目录 常用命令 目录信息查看命令 ls 目录切换命令 cd 当前路径显示命令 pwd 系统信息查看命令 uname 清屏命令 clear 系统帮助命令 man 系统重启命令 reboot 系统关闭命令 poweroff 查看和修改系统时间命
  • 电子产品量产工具项目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更新......)

    1 找不到tslib h库的头文件 这是因为找不到tslib库的头文件 确定工具链中头文件 库文件目录 对于 IMX6ULL 命令如下 echo main arm linux gnueabihf gcc E v 找到了编译器arm linu
  • c语言代码中调用系统命令行.sh shell脚本,linux shell system传参

    C语言代码中调用命令行 1 使用system 命令行 执行完命令行后 会返回原先C代码的位置 继续执行 2 如果命令行中需要传参 使用 sprintf 先处理好命令行的内容 再 system system echo 123 int a 3
  • Linux多线程编程知识汇总!

    大家好 我杂烩君 什么是多线程编程 1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进程是指正在运行的程序 它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 不同进程之间的数据不共享 线程是进程内的执行单元 它与同一进程内的其他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 2 多线程的优势和应用
  • LRC歌词解析,实现Linux设备播放音乐显示歌词 LRC解析

    开始正文 1 关于LRC lrc是英文lyric 歌词 的缩写 被用做歌词文件的扩展名 以lrc为扩展名的歌词文件可以在各类数码播放器中同步显示 LRC 歌词是一种包含着 形式的 标签 tag 的 基于纯文本的歌词专用格式 最早由郭祥祥先生
  • 嵌入式 Linux 入门(九、Linux 下的磁盘管理)

    嵌入式 Linux 入门第九课 了解 linux 下的磁盘管理 学会挂载移动硬盘设备 矜辰所致 前言 嵌入式 Linux 专栏更新到现在 我们都还没有碰过开发板 本来想着前面的讲完至少先碰一碰开发板 让我们知道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在开发板上运行
  • 全志F1C100s使用记录:u-boot & linux & rootfs 编译与烧录测试(基于SD卡)

    文章目录 目的 基础准备 硬件准备 开发环境 制作toolchain和rootfs 设置编译工具链 u boot linux编译 u boot boot scr linux 测试程序 文件烧录 分区设置 分块烧录 上电测试 系统镜像 制作镜
  • 树莓派教程 - 1.4 树莓派GPIO库wiringPi 树莓派串口ttyS0

    Git例程源码仓库 https github com ZhiliangMa raspberry git 使用树莓派的串口前 需要先了解树莓派板载的两个串口的区别 树莓派3为了增加蓝牙硬件 将独立时钟的硬件串口 dev ttyAMA0 默认分
  • 嵌入式 Linux 入门 环境篇(四、必备开发工具安装)

    嵌入式 Linux入门 环境篇第四课 开发工具软件的安装与说明 by 矜辰所致 前言 前面的环境篇我们把开发的基本环境安装好了 Ubuntu虚拟机 网络配置 为了从 0 开始说明 还特意买了一台新电脑 就问是不是不将就 在我们接下来做嵌入式
  • TQ2440移植u-boot2016.11全过程记录-【1】单板建立并启动

    TQ2440移植u boot2016 11 单板建立并启动 移植说明 u boot2016 11是S3C2440最后一版的uboot支持 所以选择了此版本进行移植 交叉编译器使用的是天嵌官方的交叉编译器 版本为4 4 3 使用的ubuntu
  • linux下绑定任务到特定的CPU

    一 linux c查看cpu核 1 命令行查看cpu有几个核 cat proc cpuinfo grep processor wc l 或 nproc 2 linux c代码查看 include
  • u盘安装ubuntu问题:卡在引导界面不动

    问题 一直卡在如图界面不动 分析 既然一直提示syslinux 那我们就看看他是什么东西吧 原因 syslinux分区引导记录问题 解决方案1 安装bootice软件 将制作好的启动盘插入电脑 用bootice更改syslinux引导记录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