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选取第一批要阅读的论文?_谈谈考研备考期间该如何阅读论文及作家作品...

2023-05-16

这篇文章主要讲讲备考期间如何阅读论文及名家作品。

首先先谈谈论文。

考取同一目标院校的考生复习时所使用的教材和复习资料很大程度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在考试时论述题难免会产生雷同,很难脱颖而出。

那么要怎么提升自己的答题档次呢?

首先,获取有针对性的考研必备的复习资料、目标院校的精品备考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帮助自己答题的强力武器,不能在这一步就落后于他人:

除此之外,想要更进一步提升答题档次,多阅读论文也是关键。

在阅读论文时,不仅能够学习到专业人士的论述逻辑,还能让论文成为丰富自己的笔记系统的素材,从而在考场上形成更高质量的主观题答案。

第一步:选择论文

知网上论文千千万,并不是所有论文我们都需要去看,我们着重关注近五年的文献,并且要有意识地进行如下筛选:

  • 以目标院校的真题出题重点进行搜索
  • 行业大佬的论文,文学专业如陈思和教授、陈晓明教授等
  • 目标院校导师的论文(特别是复试阶段)。此外目标院校导师所带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往往代表着该导师的研究方向,有时间也可阅读。

此外还有一个小小的顺藤摸瓜法

张佳玮在谈如何找到好书时曾说:

找个自己喜欢的作者,然后从他的书里挖他喜欢提到的人。

阅读论文也一样,论文中所援引的文章通常都值得做延伸阅读。同时,能被引用的文章,质量通常也比较高。

第二步:阅读论文

论文都是作者花费许多精力打造出来的,并且很可能超出我们的理解水平,有时候我们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理解作者的观点。

但同时我们不需要从头精读到结尾,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这样不仅耗费太多时间,而且容易让自己过多地关注于文章细节,而把握不到作者整体的观点及论证逻辑。

一般来说,一篇论文所要关注的是:

  • 大标题
  • 小标题
  • 首段
  • 末段
  • 各段首末句

而对于毕业论文,更是无需全部看完,通过目录摘要,便能把握到作者的观点。

例如,下图有关莫言跨文体的笔记便是直接从一篇毕业论文中的目录提炼出来的:

第三步:提炼笔记

阅读完论文之后,要将有价值的内容融进自己的笔记系统,可以是整篇论文的论点框架,也可以是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观点。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谈到过子君是回来了的娜拉,而把《月牙儿》的“我”看作是堕落后的娜拉。

而这其实也是我在一篇论文中所看到的观点,当时觉得很有意思,便加进了我的笔记里:

这样,就将一篇论文里对我有用的内容融进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要记住我们阅读论文的目的是让其为自己的笔记系统服务


下面来讲讲名家作品。

文学专业无疑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在备考阶段我们需要稍稍功利一些,尽可能地以最少的时间阅读最多的作品

第一步:选择作品

以下面两点为核心,尽可能多地去阅读:

  • 教材中阐述过的
  • 目标院校考察过的

第二步:阅读作品

由于我们需要阅读的大部分是小说,并且不少作品篇幅较长,完完整整读下来耗时过长,因此我们需要采用跳读的方式。书有高低优劣之分,而一部高水平的作品当中也能难免存在质量欠佳的部分,再优秀的作家的书也并非每个部分都很有价值的。

在备考阶段,时间宝贵,将一部作品仔仔细细地阅读下来无疑太过浪费时间。

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里也曾介绍过跳读的方法,他说:

“如果聪明的读者能学会跳读的技能,他便总是能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乐趣。”但同时毛姆认为跳读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

每一个人都会跳读,但是要想在无损阅读体验的情况下进行跳跃性阅读实属不易。就我所知,跳读即使不是一种天赋,大概也要通过经验累积才能获得。

约翰逊博士十分擅长大幅地跳读,博斯维尔说:“约翰逊有一种独有的天赋,无须费力便能将一本书从头读到尾,捕捉到精华的内容。”可知跳读便是快速将全书浏览一遍,并抓住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again,由于我们需要阅读的大部分是小说,而小说是什么?

在文学理论里是这样定义的: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

  •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因此,我们不必将作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只需要理清楚这本书写了什么,做了什么,主要运用的是什么艺术手法即可。此外,一些名著往往太过冗长而难以阅读,这时候我们还可以选取节选本阅读。

同时要注意避免一些拖慢阅读速度的习惯,如“阅读回跳”(即阅读的过程中,反复回过头重新理解、记忆、品味刚刚读过的部分)。

并且保持高度专注,一旦意识到自己在走神,立刻拉回注意力。

第三步:整理笔记

为了避免读后即忘,我们需要及时整理每本书的笔记。

一本作品通常可以导出为“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的笔记形式。

通过整理笔记,将一本厚厚的作品输出为一页笔记,才能为以后的反复复习节省时间。

不过,如果实在不够时间整理每一本书的笔记,或者考试真的考到一部没看过的小说,那么怎么办呢?

那么就可以采用套用的方法。

比如,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我们一般都能够掌握:

  • 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具有时代性与重大性,强烈的政治性
  • 在小说形象的塑造上: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人物形象系列的塑造(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
  • 在结构上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
  • 在小说艺术表现上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

我们的复习重点也一般放在他的代表作《子夜》上。

但是万一考试考到了《蚀》三部曲,而我们却没看过,或者看完后没有整理笔记,印象十分朦胧,那么怎么办呢?

不用慌张,只要我们知道《蚀》三部曲是茅盾的作品,那就OK,直接将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往上套,结合自已语言扩展即可:

  • 《蚀》三部曲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具有时代性与重大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 在小说形象的塑造上《蚀》三部曲的主人公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塑造了典型的民族资本家时代新女性形象
  • 《蚀》三部曲篇幅恢弘,情节复杂而又严密完整,在结构上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
  • 在小说艺术表现上,茅盾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路历程。

如果你还知道《蚀》三部曲是茅盾的处女作,而处女作一般都意味着此时作者笔法还不太成熟,那么我们还可以继续再套用茅盾作品的不足,也即社会剖析小说的不足,如公式化概念化等等,将其融进答案中。

下面是我《蚀》三部曲的笔记,并没有“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的形式,事实上这几本我也还没读过(嘘···)。

但是只要掌握好套用的方法,我们还是能够较好地写出答案滴。

(以上笔记展示为iPad端的OneNote)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考研资料请戳:

【2020/06/20更新】英语&文学&学习资料​mp.weixin.qq.com

❤️考研笔记介绍请戳:

一个文学史笔记本的自我介绍​mp.weixin.qq.com

❤️源自:白馥芮kk(baifuruikk)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如何去选取第一批要阅读的论文?_谈谈考研备考期间该如何阅读论文及作家作品...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