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式机器人]Part2 Dr. CAN学习笔记-Ch0-1矩阵的导数运算

2023-12-05

本文仅供学习使用
本文参考:
B站:DR_CAN


1. 标量向量方程对向量求导,分母布局,分子布局

1.1 标量方程对向量的导数

  • y y y 为 一元向量 或 二元向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y y y 为多元向量
    y ⃗ = [ y 1 , y 2 , ⋯   , y n ] ⇒ ∂ f ( y ⃗ ) ∂ y ⃗ \vec{y}=\left[ y_1,y_2,\cdots ,y_{\mathrm{n}} \right] \Rightarrow \frac{\partial f\left( \vec{y} \right)}{\partial \vec{y}} y = [ y 1 , y 2 , , y n ] y f ( y )
    其中: f ( y ⃗ ) f\left( \vec{y} \right) f ( y ) 为标量 1 × 1 1\times 1 1 × 1 , y ⃗ \vec{y} y 为向量 1 × n 1\times n 1 × n
  1. 分母布局 Denominator Layout ——行数与分母相同
    ∂ f ( y ⃗ ) ∂ y ⃗ = [ ∂ f ( y ⃗ ) ∂ y 1 ⋮ ∂ f ( y ⃗ ) ∂ y n ] n × 1 \frac{\partial f\left( \vec{y} \right)}{\partial \vec{y}}=\left[ \begin{array}{c} \frac{\partial f\left( \vec{y} \right)}{\partial y_1}\\ \vdots\\ \frac{\partial f\left( \vec{y} \right)}{\partial y_{\mathrm{n}}}\\ \end{array} \right] _{n\times 1} y f ( y ) = y 1 f ( y ) y n f ( y ) n × 1
  2. 分子布局 Nunerator Layout ——行数与分子相同
    ∂ f ( y ⃗ ) ∂ y ⃗ = [ ∂ f ( y ⃗ ) ∂ y 1 ⋯ ∂ f ( y ⃗ ) ∂ y n ] 1 × n \frac{\partial f\left( \vec{y} \right)}{\partial \vec{y}}=\left[ \begin{matrix} \frac{\partial f\left( \vec{y} \right)}{\partial y_1}& \cdots& \frac{\partial f\left( \vec{y} \right)}{\partial y_{\mathrm{n}}}\\ \end{matrix} \right] _{1\times n} y f ( y ) = [ y 1 f ( y ) y n f ( y ) ] 1 × n

1.2 向量方程对向量的导数

f ⃗ ( y ⃗ ) = [ f ⃗ 1 ( y ⃗ ) ⋮ f ⃗ n ( y ⃗ ) ] n × 1 , y ⃗ = [ y 1 ⋮ y m ] m × 1 \vec{f}\left( \vec{y} \right) =\left[ \begin{array}{c} \vec{f}_1\left( \vec{y} \right)\\ \vdots\\ \vec{f}_{\mathrm{n}}\left( \vec{y} \right)\\ \end{array} \right] _{n\times 1},\vec{y}=\left[ \begin{array}{c} y_1\\ \vdots\\ y_{\mathrm{m}}\\ \end{array} \right] _{\mathrm{m}\times 1} f ( y ) = f 1 ( y ) f n ( y ) n × 1 , y = y 1 y m m × 1
∂ f ⃗ ( y ⃗ ) n × 1 ∂ y ⃗ m × 1 = [ ∂ f ⃗ ( y ⃗ ) ∂ y 1 ⋮ ∂ f ⃗ ( y ⃗ ) ∂ y m ] m × 1 = [ ∂ f 1 ( y ⃗ ) ∂ y 1 ⋯ ∂ f n ( y ⃗ ) ∂ y 1 ⋮ ⋱ ⋮ ∂ f 1 ( y ⃗ ) ∂ y m ⋯ ∂ f n ( y ⃗ ) ∂ y m ] m × n \frac{\partial \vec{f}\left( \vec{y} \right) _{n\times 1}}{\partial \vec{y}_{\mathrm{m}\times 1}}=\left[ \begin{array}{c} \frac{\partial \vec{f}\left( \vec{y} \right)}{\partial y_1}\\ \vdots\\ \frac{\partial \vec{f}\left( \vec{y} \right)}{\partial y_{\mathrm{m}}}\\ \end{array} \right] _{\mathrm{m}\times 1}=\left[ \begin{matrix} \frac{\partial f_1\left( \vec{y} \right)}{\partial y_1}& \cdots& \frac{\partial f_{\mathrm{n}}\left( \vec{y} \right)}{\partial y_1}\\ \vdots& \ddots& \vdots\\ \frac{\partial f_1\left( \vec{y} \right)}{\partial y_{\mathrm{m}}}& \cdots& \frac{\partial f_{\mathrm{n}}\left( \vec{y} \right)}{\partial y_{\mathrm{m}}}\\ \end{matrix} \right] _{\mathrm{m}\times \mathrm{n}} y m × 1 f ( y ) n × 1 = y 1 f ( y ) y m f ( y ) m × 1 = y 1 f 1 ( y ) y m f 1 ( y ) y 1 f n ( y ) y m f n ( y ) m × n , 为分母布局

若: y ⃗ = [ y 1 ⋮ y m ] m × 1 , A = [ a 11 ⋯ a 1 n ⋮ ⋱ ⋮ a m 1 ⋯ a m n ] \vec{y}=\left[ \begin{array}{c} y_1\\ \vdots\\ y_{\mathrm{m}}\\ \end{array} \right] _{\mathrm{m}\times 1}, A=\left[ \begin{matrix} a_{11}& \cdots& a_{1\mathrm{n}}\\ \vdots& \ddots& \vdots\\ a_{\mathrm{m}1}& \cdots& a_{\mathrm{mn}}\\ \end{matrix} \right] y = y 1 y m m × 1 , A = a 11 a m 1 a 1 n a mn , 则有:

  • ∂ A y ⃗ ∂ y ⃗ = A T \frac{\partial A\vec{y}}{\partial \vec{y}}=A^{\mathrm{T}} y A y = A T (分母布局)
  • ∂ y ⃗ T A y ⃗ ∂ y ⃗ = A y ⃗ + A T y ⃗ \frac{\partial \vec{y}^{\mathrm{T}}A\vec{y}}{\partial \vec{y}}=A\vec{y}+A^{\mathrm{T}}\vec{y} y y T A y = A y + A T y , 当 A = A T A=A^{\mathrm{T}} A = A T 时, ∂ y ⃗ T A y ⃗ ∂ y ⃗ = 2 A y ⃗ \frac{\partial \vec{y}^{\mathrm{T}}A\vec{y}}{\partial \vec{y}}=2A\vec{y} y y T A y = 2 A y

若为分子布局,则有: ∂ A y ⃗ ∂ y ⃗ = A \frac{\partial A\vec{y}}{\partial \vec{y}}=A y A y = A

2. 案例分析,线性回归

  • ∂ A y ⃗ ∂ y ⃗ = A T \frac{\partial A\vec{y}}{\partial \vec{y}}=A^{\mathrm{T}} y A y = A T (分母布局)
  • ∂ y ⃗ T A y ⃗ ∂ y ⃗ = A y ⃗ + A T y ⃗ \frac{\partial \vec{y}^{\mathrm{T}}A\vec{y}}{\partial \vec{y}}=A\vec{y}+A^{\mathrm{T}}\vec{y} y y T A y = A y + A T y , 当 A = A T A=A^{\mathrm{T}} A = A T 时, ∂ y ⃗ T A y ⃗ ∂ y ⃗ = 2 A y ⃗ \frac{\partial \vec{y}^{\mathrm{T}}A\vec{y}}{\partial \vec{y}}=2A\vec{y} y y T A y = 2 A y

Linear Regression 线性回归
z ^ = y 1 + y 2 x ⇒ J = ∑ i = 1 n [ z i − ( y 1 + y 2 x i ) ] 2 \hat{z}=y_1+y_2x\Rightarrow J=\sum_{i=1}^n{\left[ z_i-\left( y_1+y_2x_i \right) \right] ^2} z ^ = y 1 + y 2 x J = i = 1 n [ z i ( y 1 + y 2 x i ) ] 2
找到 y 1 , y 2 y_1,y_2 y 1 , y 2 使得 J J J 最小

z ⃗ = [ z 1 ⋮ z n ] , [ x ⃗ ] = [ 1 x 1 ⋮ ⋮ 1 x n ] , y ⃗ = [ y 1 y 2 ] ⇒ z ⃗ ^ = [ x ⃗ ] y ⃗ = [ y 1 + y 2 x 1 ⋮ y 1 + y 2 x n ] \vec{z}=\left[ \begin{array}{c} z_1\\ \vdots\\ z_{\mathrm{n}}\\ \end{array} \right] ,\left[ \vec{x} \right] =\left[ \begin{array}{l} 1& x_1\\ \vdots& \vdots\\ 1& x_{\mathrm{n}}\\ \end{array} \right] ,\vec{y}=\left[ \begin{array}{c} y_1\\ y_2\\ \end{array} \right] \Rightarrow \hat{\vec{z}}=\left[ \vec{x} \right] \vec{y}=\left[ \begin{array}{c} y_1+y_2x_1\\ \vdots\\ y_1+y_2x_{\mathrm{n}}\\ \end{array} \right] z = z 1 z n , [ x ] = 1 1 x 1 x n , y = [ y 1 y 2 ] z ^ = [ x ] y = y 1 + y 2 x 1 y 1 + y 2 x n
J = [ z ⃗ − z ⃗ ^ ] T [ z ⃗ − z ⃗ ^ ] = [ z ⃗ − [ x ⃗ ] y ⃗ ] T [ z ⃗ − [ x ⃗ ] y ⃗ ] = z ⃗ z ⃗ T − z ⃗ T [ x ⃗ ] y ⃗ − y ⃗ T [ x ⃗ ] T z ⃗ + y ⃗ T [ x ⃗ ] T [ x ⃗ ] y ⃗ J=\left[ \vec{z}-\hat{\vec{z}} \right] ^{\mathrm{T}}\left[ \vec{z}-\hat{\vec{z}} \right] =\left[ \vec{z}-\left[ \vec{x} \right] \vec{y} \right] ^{\mathrm{T}}\left[ \vec{z}-\left[ \vec{x} \right] \vec{y} \right] =\vec{z}\vec{z}^{\mathrm{T}}-\vec{z}^{\mathrm{T}}\left[ \vec{x} \right] \vec{y}-\vec{y}^{\mathrm{T}}\left[ \vec{x} \right] ^{\mathrm{T}}\vec{z}+\vec{y}^{\mathrm{T}}\left[ \vec{x} \right] ^{\mathrm{T}}\left[ \vec{x} \right] \vec{y} J = [ z z ^ ] T [ z z ^ ] = [ z [ x ] y ] T [ z [ x ] y ] = z z T z T [ x ] y y T [ x ] T z + y T [ x ] T [ x ] y
其中: ( z ⃗ T [ x ⃗ ] y ⃗ ) T = y ⃗ T [ x ⃗ ] T z ⃗ \left( \vec{z}^{\mathrm{T}}\left[ \vec{x} \right] \vec{y} \right) ^{\mathrm{T}}=\vec{y}^{\mathrm{T}}\left[ \vec{x} \right] ^{\mathrm{T}}\vec{z} ( z T [ x ] y ) T = y T [ x ] T z , 则有:
J = z ⃗ z ⃗ T − 2 z ⃗ T [ x ⃗ ] y ⃗ + y ⃗ T [ x ⃗ ] T [ x ⃗ ] y ⃗ J=\vec{z}\vec{z}^{\mathrm{T}}-2\vec{z}^{\mathrm{T}}\left[ \vec{x} \right] \vec{y}+\vec{y}^{\mathrm{T}}\left[ \vec{x} \right] ^{\mathrm{T}}\left[ \vec{x} \right] \vec{y} J = z z T 2 z T [ x ] y + y T [ x ] T [ x ] y
进而:
∂ J ∂ y ⃗ = 0 − 2 ( z ⃗ T [ x ⃗ ] ) T + 2 [ x ⃗ ] T [ x ⃗ ] y ⃗ = ∇ y ⃗ ⟹ ∂ J ∂ y ⃗ ∗ = 0 , y ⃗ ∗ = ( [ x ⃗ ] T [ x ⃗ ] ) − 1 [ x ⃗ ] T z ⃗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y}}=0-2\left( \vec{z}^{\mathrm{T}}\left[ \vec{x} \right] \right) ^{\mathrm{T}}+2\left[ \vec{x} \right] ^{\mathrm{T}}\left[ \vec{x} \right] \vec{y}=\nabla \vec{y}\Longrightarrow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y}^*}=0,\vec{y}^*=\left( \left[ \vec{x} \right] ^{\mathrm{T}}\left[ \vec{x} \right] \right) ^{-1}\left[ \vec{x} \right] ^{\mathrm{T}}\vec{z} y J = 0 2 ( z T [ x ] ) T + 2 [ x ] T [ x ] y = y y J = 0 , y = ( [ x ] T [ x ] ) 1 [ x ] T z
其中: ( [ x ⃗ ] T [ x ⃗ ] ) − 1 \left( \left[ \vec{x} \right] ^{\mathrm{T}}\left[ \vec{x} \right] \right) ^{-1} ( [ x ] T [ x ] ) 1 不一定有解,则 y ⃗ ∗ \vec{y}^* y 无法得到解析解——定义初始 y ⃗ ∗ \vec{y}^* y y ⃗ ∗ = y ⃗ ∗ − α ∇ , α = [ α 1 0 0 α 2 ] \vec{y}^*=\vec{y}^*-\alpha \nabla ,\alpha =\left[ \begin{matrix} \alpha _1& 0\\ 0& \alpha _2\\ \end{matrix} \right] y = y α , α = [ α 1 0 0 α 2 ]
其中: α \alpha α 称为学习率,对 x x x 而言则需进行归一化

3. 矩阵求导的链式法则

标量函数: J = f ( y ( u ) ) , ∂ J ∂ u = ∂ J ∂ y ∂ y ∂ u J=f\left( y\left( u \right) \right) ,\frac{\partial J}{\partial u}=\frac{\partial J}{\partial y}\frac{\partial y}{\partial u} J = f ( y ( u ) ) , u J = y J u y

标量对向量求导: J = f ( y ⃗ ( u ⃗ ) ) , y ⃗ = [ y 1 ( u ⃗ ) ⋮ y m ( u ⃗ ) ] m × 1 , u ⃗ = [ u ⃗ 1 ⋮ u ⃗ n ] n × 1 J=f\left( \vec{y}\left( \vec{u} \right) \right) ,\vec{y}=\left[ \begin{array}{c} y_1\left( \vec{u} \right)\\ \vdots\\ y_{\mathrm{m}}\left( \vec{u} \right)\\ \end{array} \right] _{m\times 1},\vec{u}=\left[ \begin{array}{c} \vec{u}_1\\ \vdots\\ \vec{u}_{\mathrm{n}}\\ \end{array} \right] _{\mathrm{n}\times 1} J = f ( y ( u ) ) , y = y 1 ( u ) y m ( u ) m × 1 , u = u 1 u n n × 1

分析: ∂ J 1 × 1 ∂ u n × 1 n × 1 = ∂ J ∂ y m × 1 m × 1 ∂ y m × 1 ∂ u n × 1 n × m \frac{\partial J_{1\times 1}}{\partial u_{\mathrm{n}\times 1}}_{\mathrm{n}\times 1}=\frac{\partial J}{\partial y_{m\times 1}}_{m\times 1}\frac{\partial y_{m\times 1}}{\partial u_{\mathrm{n}\times 1}}_{\mathrm{n}\times \mathrm{m}} u n × 1 J 1 × 1 n × 1 = y m × 1 J m × 1 u n × 1 y m × 1 n × m 无法相乘

y ⃗ = [ y 1 ( u ⃗ ) y 2 ( u ⃗ ) ] 2 × 1 , u ⃗ = [ u ⃗ 1 u ⃗ 2 u ⃗ 3 ] 3 × 1 \vec{y}=\left[ \begin{array}{c} y_1\left( \vec{u} \right)\\ y_2\left( \vec{u} \right)\\ \end{array} \right] _{2\times 1},\vec{u}=\left[ \begin{array}{c} \vec{u}_1\\ \vec{u}_2\\ \vec{u}_3\\ \end{array} \right] _{3\times 1} y = [ y 1 ( u ) y 2 ( u ) ] 2 × 1 , u = u 1 u 2 u 3 3 × 1
J = f ( y ⃗ ( u ⃗ ) ) , ∂ J ∂ u ⃗ = [ ∂ J ∂ u ⃗ 1 ∂ J ∂ u ⃗ 2 ∂ J ∂ u ⃗ 3 ] 3 × 1 ⟹ ∂ J ∂ u ⃗ 1 = ∂ J ∂ y 1 ∂ y 1 ( u ⃗ ) ∂ u ⃗ 1 + ∂ J ∂ y 2 ∂ y 2 ( u ⃗ ) ∂ u ⃗ 1 ∂ J ∂ u ⃗ 2 = ∂ J ∂ y 1 ∂ y 1 ( u ⃗ ) ∂ u ⃗ 2 + ∂ J ∂ y 2 ∂ y 2 ( u ⃗ ) ∂ u ⃗ 2 ∂ J ∂ u ⃗ 3 = ∂ J ∂ y 1 ∂ y 1 ( u ⃗ ) ∂ u ⃗ 3 + ∂ J ∂ y 2 ∂ y 2 ( u ⃗ ) ∂ u ⃗ 3 ⟹ ∂ J ∂ u ⃗ = [ ∂ y 1 ( u ⃗ ) ∂ u ⃗ 1 ∂ y 2 ( u ⃗ ) ∂ u ⃗ 1 ∂ y 1 ( u ⃗ ) ∂ u ⃗ 2 ∂ y 2 ( u ⃗ ) ∂ u ⃗ 2 ∂ y 1 ( u ⃗ ) ∂ u ⃗ 3 ∂ y 2 ( u ⃗ ) ∂ u ⃗ 3 ] 3 × 2 [ ∂ J ∂ y 1 ∂ J ∂ y 2 ] 2 × 2 = ∂ y ⃗ ( u ⃗ ) ∂ u ⃗ ∂ J ∂ y ⃗ J=f\left( \vec{y}\left( \vec{u} \right) \right)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u}}=\left[ \begin{array}{c}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u}_1}\\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u}_2}\\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u}_3}\\ \end{array} \right] _{3\times 1}\Longrightarrow \begin{array}{c}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u}_1}=\frac{\partial J}{\partial y_1}\frac{\partial y_1\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1}+\frac{\partial J}{\partial y_2}\frac{\partial y_2\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1}\\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u}_2}=\frac{\partial J}{\partial y_1}\frac{\partial y_1\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2}+\frac{\partial J}{\partial y_2}\frac{\partial y_2\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2}\\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u}_3}=\frac{\partial J}{\partial y_1}\frac{\partial y_1\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3}+\frac{\partial J}{\partial y_2}\frac{\partial y_2\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3}\\ \end{array} \\ \Longrightarrow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u}}=\left[ \begin{array}{l} \frac{\partial y_1\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1}& \frac{\partial y_2\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1}\\ \frac{\partial y_1\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2}& \frac{\partial y_2\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2}\\ \frac{\partial y_1\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3}& \frac{\partial y_2\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_3}\\ \end{array} \right] _{3\times 2}\left[ \begin{array}{c} \frac{\partial J}{\partial y_1}\\ \frac{\partial J}{\partial y_2}\\ \end{array} \right] _{2\times 2}=\frac{\partial \vec{y}\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frac{\partial J}{\partial \vec{y}} J = f ( y ( u ) ) , u J = u 1 J u 2 J u 3 J 3 × 1 u 1 J = y 1 J u 1 y 1 ( u ) + y 2 J u 1 y 2 ( u ) u 2 J = y 1 J u 2 y 1 ( u ) + y 2 J u 2 y 2 ( u ) u 3 J = y 1 J u 3 y 1 ( u ) + y 2 J u 3 y 2 ( u ) u J = u 1 y 1 ( u ) u 2 y 1 ( u ) u 3 y 1 ( u ) u 1 y 2 ( u ) u 2 y 2 ( u ) u 3 y 2 ( u ) 3 × 2 [ y 1 J y 2 J ] 2 × 2 = u y ( u ) y J

∂ J ∂ u ⃗ = ∂ y ⃗ ( u ⃗ ) ∂ u ⃗ ∂ J ∂ y ⃗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u}}=\frac{\partial \vec{y}\left( \vec{u} \right)}{\partial \vec{u}}\frac{\partial J}{\partial \vec{y}} u J = u y ( u ) y J

eg:
x ⃗ [ k + 1 ] = A x ⃗ [ k ] + B u ⃗ [ k ] , J = x ⃗ T [ k + 1 ] x ⃗ [ k + 1 ] \vec{x}\left[ k+1 \right] =A\vec{x}\left[ k \right] +B\vec{u}\left[ k \right] ,J=\vec{x}^{\mathrm{T}}\left[ k+1 \right] \vec{x}\left[ k+1 \right] x [ k + 1 ] = A x [ k ] + B u [ k ] , J = x T [ k + 1 ] x [ k + 1 ]
∂ J ∂ u ⃗ = ∂ x ⃗ [ k + 1 ] ∂ u ⃗ ∂ J ∂ x ⃗ [ k + 1 ] = B T ⋅ 2 x ⃗ [ k + 1 ] = 2 B T x ⃗ [ k + 1 ] \frac{\partial J}{\partial \vec{u}}=\frac{\partial \vec{x}\left[ k+1 \right]}{\partial \vec{u}}\frac{\partial J}{\partial \vec{x}\left[ k+1 \right]}=B^{\mathrm{T}}\cdot 2\vec{x}\left[ k+1 \right] =2B^{\mathrm{T}}\vec{x}\left[ k+1 \right] u J = u x [ k + 1 ] x [ k + 1 ] J = B T 2 x [ k + 1 ] = 2 B T x [ k + 1 ]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足式机器人]Part2 Dr. CAN学习笔记-Ch0-1矩阵的导数运算 的相关文章

  • php 随机生成指定金额范围内的随机数

    function random bag money total personal num min money money total 20 personal num 19 min money 1 money right money tota
  • Hadoop的伪分布式运行模式

    Hadoop运行模式包括 本地模式 伪分布式模式 以及完全分布式模式 1 本地模式 安装简单 在一台机器上运行服务 几乎不用做任何配置 但仅限于调试用途 没有分布式文件系统 直接读写本地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 2 伪分布式模式 在单节点上同时启
  • ZYNQ 库函数学习之SPI

    SPI是串行外设接口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的缩写 是一种高速的 全双工 同步的通信总线 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 节约了芯片的管脚 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 提供方便 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
  • Game101现代计算机图形学入门学习笔记(七)

    光线追踪 一 光线追踪 1 为什么要使用光线追踪 二 基础光线追踪算法 1 光线 2 光线投射 1 着色过程 3 递归光线追踪 Whitted Style 1 基本过程 2 光线 表面相交 1 光线方程 3 轴对称包围盒 AABB 1 Un
  • 指针作函数返回值

    include
  • OCaml学习笔记(二)——Introduction to Objective Camel

    Chapter2 Simple Expressions 2 1 注释语句 OCaml语言中注释部分写在 和 之间 可以相互嵌套 注释部分当作空格处理 2 2 基本表达式 OCaml中每个有效的表达式都有一个类型 某个类型的表达式不能用作其他
  • 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

    1 引言 通常我们会遇到很多要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某个集合中的业务场景 一般想到的是将集合中所有元素保存起来 然后通过比较确定 链表 树 散列表 又叫哈希表 Hash table 等等数据结构都是这种思路 但是随着集合中元素的增加 我们需要的
  • 【Blender2.82a】学习记录

    Blender2 82a 学习记录 1 基本操作 1 1 界面操作 1 2 物体操作 1 3 建模基础 2021 12 13 最近的项目又要用到blender了 已经一年半没用过了 现在用的版本为2 93 6 尽管这篇记录的版本比较老了 但
  • java I/O流的一些常用操作

    java i o 的一些操作 文件流 FileInputStream FileOutputStream FileReader FileWriter 这四个类是专门操作文件流的 用法高度相似 区别在于前面两个是操作字节流 后面两个是操作字符流
  • 【尚硅谷】SSM框架之SSM学习笔记

    MyBatis MyBatis简介 MyBatis历史 MyBatis最初是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iBatis 2010年6月这个项目由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迁移到了Google Code 随着开发团队转投
  • 神经网络编程技巧(一):两个矩阵相乘报错,np.random.randn(5,)不是矩阵,np.random.randn(5,1)才能得到1*5的矩阵,np.dot()函数

    np dot函数主要用于向量的点积和矩阵的乘法 格式如下np dot a b 其中a b均为n维向量 具体例子参考下面的代码及其结果 在神经网络中经常使用这个函数 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 原来复杂的公式在编程时只需要这一行代码即可实现 在编写p
  • QT调试详细操作步骤及案例分析

    目录 QT调试详细操作步骤及案例分析 QT调试详细步骤 1 手动调试 1 1 输入备调试的代码 1 2 设置断点 1 3 单步调试简单介绍 1 4 调试案例 1 4 1 纯C 代码的调试 1 4 2 QT程序的调试 2 使用QDebug进行
  • Qt程序的编译和发布(实验报告)

    实验 1 编译和发布 Qt 程序 目的与要求 掌握创建 Qt 程序的方法 掌握发布 Qt 程序的方法 学会为 Qt 程序添加应用程序图标 了解 Qt 发布需要的 DLL 动态库文 实验准备 搭建好 Qt 开发环境 了解 Qt Creator
  • 学习笔记(三):Java中的List集合——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Stack、CopyOnWriteArrayList

    目录 引言 一 List简介 二 常用List实现类 一 ArrayList 二 LinkedList 三 LinkedList和ArrayList的比较 三 其他List实现类 一 Vector 二 Stack 三 CopyOnWrite
  • LeetCode题目笔记——17.19消失的两个数字

    文章目录 题目描述 题目难度 困难 方法一 暴力 代码 代码优化 方法二 数学方法 代码 总结 题目描述 题目直达 题目难度 困难 方法一 暴力 虽然题目说你能在 O N 时间内只用 O 1 的空间找到它们吗 但是也没有限制我们不能用暴力
  • MyBatis学习笔记整理详细

    MyBatis笔记 写在前面 欢迎来到 发奋的小张 的博客 我是小张 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 在学习之余 用博客来记录我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也希望我的博客能够更给同样热爱学习热爱技术的你们带来收获 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也
  • Java与C#一些区别(学习笔记)

    一 基础语法 1 Console表示控制台 2 输入 Console ReadLine 格式 string name name Console ReadLine 3 输出 Console WriteLine 这个自带换行 Console W
  • 教你5步学会用Llama2:我见过最简单的大模型教学

    在这篇博客中 Meta 探讨了使用 Llama 2 的五个步骤 以便使用者在自己的项目中充分利用 Llama 2 的优势 同时详细介绍 Llama 2 的关键概念 设置方法 可用资源 并提供一步步设置和运行 Llama 2 的流程 Meta
  • 一文图解 Transformer,小白也看得懂(完整版)

    原作者 Jay Alammar 原链接 https jalammar github io illustrated transformer 1 导语 谷歌推出的 BERT 模型在11项NLP任务中夺得SOTA结果 引爆了整个NLP界 而BER
  • 监控显卡显存(python代码)

    一 前言 我和我同学的代码 分别占用14G显存 而显卡的显存只有24G 没有办法同时跑 所以 他先跑 我的代码时刻监控显存的使用情况 只要显卡显存大于14G 我的代码就自动启动 二 代码 import pynvml import time

随机推荐

  • 年底了,项目预算怎么创建?9个步骤直接搞定

    如果将项目比作一辆汽车 那么预算就是它的燃料 就像汽车需要汽油一样 项目也需要资金和资源来维持运转 而作为项目经理 应该尽量用最有效的方式规划和使用这些资源 使项目按时交付 项目预算是一项计划 其中详细说明了将花费多少钱 用于哪些方面以及何
  • 【元胞自动机】元胞自动机传染病传播模拟【含Matlab源码 1680期】

    博主简介 热爱科研的Matlab仿真开发者 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 Matlab项目合作可私信 个人主页 海神之光 代码获取方式 海神之光Matlab王者学习之路 代码获取方式 座右铭 行百里者 半于九十 更多Matlab仿真内容点击 Matl
  • EPS地形图绘制技巧--快捷键

    如何导入外业点数据 1 打开EPS软件 新建一个工程 如下 2 在 文件 输入输出 调入坐标文件数据 中 调入测量点数据 如下 3 具体步骤如下 1 绘制图形时如何快速捕捉到相应的点 S 在 加线 状态下 输入法切换成英文状态 将鼠标放置在
  • 探索混合模板学习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与个性化推荐效果评估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 推荐系统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购物网站 社交媒体平台还是音乐应用 推荐系统都能够根据我们的兴趣和偏好 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内容 然而 传统的推荐算法在面对用户行为的多样性和数据的海量性时 往往难以取
  • 数据通信技术复习资料

    一 分值分布 1 简答题 60分 共12题 5分一个 含画图 填表形式 2 计算题 35分 共4题 3 论述题 5分 共1题 二 考试范围 1 光纤通信技术占20分 2 数据通信原理主要考1 5章 其中4 5章15分的基本概念 第1章15分
  • 【元胞自动机】元胞自动机交通事故通行【含Matlab源码 1345期】

    博主简介 热爱科研的Matlab仿真开发者 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 Matlab项目合作可私信 个人主页 海神之光 代码获取方式 海神之光Matlab王者学习之路 代码获取方式 座右铭 行百里者 半于九十 更多Matlab仿真内容点击 Matl
  • 北京某电视台:持续采购监控易远程维保服务

    一 背景介绍 北京某电视台是一家知名的电视媒体机构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 其对IT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确保IT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降低运维成本 该电视台决定再次采购监控易1年的远程维保服务 二 解决方案 监控易是一款高
  • Python核心编程之基础内功

    目录 一 语句和语法 1 注释 2 继续 3 多个语句构成代码组
  • 餐饮行业想要做好软文推广的三大技巧,媒介盒子分享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 使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和从业者利用软文推广来展示自己的产品 服务和品牌形象 而餐饮行业想要做好软文推广 并不是一味输出内容就行 今天媒介盒子就来和大家分享餐饮行业想要做好软文推广的三大技巧 一 nbsp 软文推广作用 我们首
  • 有哪些好用的视频格式转换方法?推荐这些

    这不快到圣诞节了嘛 为了避免出门人挤人 我和几个朋友商量好了一起在家里聚餐看电影 又能感受节日的氛围 又能避免人挤人 想想就很美好 我这种计划型人格当然要早早计划起来啦 虽然离圣诞节还有一段时间 但是我已经开始在挑选合适的电影 不过下载了几
  • 【元胞自动机】元胞自动机HIV扩散模拟【含Matlab源码 1292期】

    博主简介 热爱科研的Matlab仿真开发者 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 Matlab项目合作可私信 个人主页 海神之光 代码获取方式 海神之光Matlab王者学习之路 代码获取方式 座右铭 行百里者 半于九十 更多Matlab仿真内容点击 Matl
  • 封装了一个顺滑嵌套滚动的框架

    首先查看效果图 就是开始滚动的时候 上面的头部和下面的内容是 一起滚动的 但是当滚动到segment 的时候 segment 是悬停 的 下面的tableView是分区的 架构设计 我们设计一个架构 以下面的tablView为主体 上面的内
  • 腾讯内部自动化测试教程:python+pytest接口自动化-requests发送get请求

    python中用于请求http接口的有自带的 urllib 和第三方库 requests 但 urllib 写法稍微有点繁琐 所以在进行接口自动化测试过程中 一般使用更为简洁且功能强大的 requests 库 下面我们使用 requests
  • [ISCTF 2023]——Web、Misc较全详细Writeup、Re、Crypto部分Writeup

    前言 由于懒我直接把上交的wp稍加修改拉上来了 凑活看 文章目录 前言 Pwn test nc nc shell Reverse Creakme EasyRe
  • [SHCTF 2023]——week1-week3 Web方向详细Writeup

    Week1 babyRCE 源码如下
  • 【车载开发系列】Flash支持的安全功能

    车载开发系列 Flash支持的安全功能 这里写目录标题 车载开发系列 Flash支持的安全功能 一 FlashMemory概念 二 Flash Memory特性 1 包括代码闪存和数据闪存 2 闪存编程方法 3 支持BGO 后台地面操作 4
  •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需知 一 分值分布 1 判断题 10分 1分一个 2 填空题 20分 2分一个 3 选择题 20分 2分一个 4 分析题 30分 第一题10分 第二题20分 5 综合题 20分 二 考试范围 1 计科1 4班 1 2 3
  • HDMI之数据岛

    概述 发送端在发送视频信号之前 将多媒体信息通过数据岛传输给接收端 接收端通过数据岛信息获取当前分辨率 VIC 编码信息 RGB YCR等 色彩空间 位深等等 然后对应将视频信息解码 与此同时 多余的带宽用于传输音频信息等 本文通过具体的包
  • 凌晨!比特币突破4万美元,本轮上涨分析与未来展望!

    比特币在上周五 1日 成功突破38000美元大关后 就持续震荡走高 在今晨06 30左右 更是一举突破4万大关 最高来到41750美元 再度刷下2023年新高 以太坊 ETH 在差不多同样时间 最高来到2265美元 刷新年内新高 近24小时
  • [足式机器人]Part2 Dr. CAN学习笔记-Ch0-1矩阵的导数运算

    本文仅供学习使用 本文参考 B站 DR CAN Dr CAN学习笔记 Ch0 1矩阵的导数运算 1 标量向量方程对向量求导 分母布局 分子布局 1 1 标量方程对向量的导数 1 2 向量方程对向量的导数 2 案例分析 线性回归 3 矩阵求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