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定时器

2023-05-16

目录

前言

一、定时器的介绍及其作用

二、定时器的内部构造及其原理

计算机周期

定时器的工作模式与流程

定时器中断相关寄存器

寄存器的配置

 三、程序

总结


前言


        下面来介绍学习51单片机第一个也是最常用的片上外设——定时器。该硬件是集成在单片机内部的,与板上外设不同的是,它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只会听从cpu的命令。在小编看来,51单片机上的外设虽没有stm32的复杂,但配置起来要比stm32难,stm32配置片上外设只需要调用函数库输入指定的参数即可,相比于51单片机来的更方便,而51单片机则更底层些,需要从配置寄存器开始,设置初值等等一步一步地打通通道。

        *ps:学习基础外设部分一定一定要学会查资料!

一、定时器的介绍及其作用


         传统51单片机有3个定时器(T0,T1,T2),51系列单片机的更新迭代都是向下兼容的。定时器的资源和单片机的型号是关联在一起的,不同的型号可能会有不同的定时器个数和操作方式,但一般来说,T0和T1的操作方式是所有51单片机所共有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定时器呢?回想一下之前写的程序,在实现延时这一功能时,我们使用了delay() 函数,这个函数并没有采用任何外设,只是写了两个循环嵌套,让cpu计数,当计数完成也就代表延时结束,简单点说就是让cpu通过不停的计数来消耗时间,所以这种方式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当cpu “死跑” 延时的时候,是做不了其他事情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额外的工具来帮助cpu完成计时,这就是定时器的作用。举个例子,比如你想在十分钟后做某件事,如果身边没有任何工具的话,你只能自己默数600秒,而你在数数的时候是肯定不能分心做其他事情的哈,而如果你身边有块表,那就可以定一个十分钟后的闹钟,让它帮你计时,在这十分钟期间你就可以放心地做其他事情了。   

        定时器还有一些其他作用,比如用于计时系统,可实现软件计时,或者使程序每隔一固定时间完成一项操作。注意:定时器的大部分使用场景都要配合中断。

二、定时器的内部构造及其原理


        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板上有一个12Mhz的晶振。

         那为什么是12Mhz为不是其他的频率呢?

计算机周期

        想理解它就需要了解三个概念:时钟周期、指令周期和机器周期。

        指令周期是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一般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是从取指令、分析指令到执行完所需的全部时间。

        机器周期也称为CPU周期。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如取指、译码、执行等),每一阶段完成一个基本操作。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 

        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频率的倒数。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时钟周期是一个时间的量。时钟周期表示了SDRAM所能运行的最高频率。更小的时钟周期就意味着更高的工作频率。

        因此,晶振可以理解为单片机的 “心脏” ,它为单片机提供了时钟周期,晶振频率会直接影响时钟周期的大小,二者的关系为:时钟周期 =  1 / 晶振频率 无论你的晶振频率是多少,对于单片机来说,它内部都是固定的关系 ,在设计之初,由于51单片机性能和制程工艺等因素,出厂时把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严格的控制在12个时钟周期,指令周期一般是由1 2 4 个机器周期组成。

        OK那,我们回到上面问题为什么晶振是12Mhz?我们计算下:时钟周期 = 1 / (12M) (s) =  1/12000000 (s) = 1/12 (us),51单片机一个机器周期是12个时钟周期,即机器周期=12*1/12 (us) = 1 (us) ,这样执行1条指令的时间就控制在了1(us)、2(us)、4(us)。

定时器的工作模式与流程

       STC89C52RC的T0和T1均有4种工作模式:

  • 模式0:13位定时器/计数器
  • 模式1:16位定时器/计数器 (常用)
  • 模式2:8位自动重装模式
  • 模式3:两个8位计数器

        本篇只介绍模式1,模式1也是平时最常用的,其他3种模式应用场景不是很多,看完本篇讲解亦能使用其他三种模式。模式1的内部连接方式如下:

        这种图很唬人,乍一看很复杂,但其实很简单的,莫慌,我们把它差分成三个部分:时钟 → 计数 → 中断

         可以看到,计数器里有两个时基单元,TL0(低8位)和 TH0(高8位)总共16位,所以叫16位定时/计数器,它最多可以计数 2^16=65535次。

        计数器由时钟提供脉冲信号,经过分频器,每来一次脉冲计数+1,我们可以先设置一个计数器的初值 x,当计次超过65535时,下一个脉冲就会产生溢出,触发溢出中断,程序可以捕获到这个中断,就可以得知此次经历了(65535-x+1)us,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定时。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初值定位64535,这样到溢出值65535还需计数1000次,需要1000us,这就是个1ms的定时器。

定时器中断相关寄存器

        首先看到左上角部分,可以看到定时器的时钟来源其实是二选一的,由C/T这个开关控制:

        上面的时钟system clock也就是系统时钟了, 下面这个T0 pin,它是一个单片机的外部接口:

         它接在了P3_4引脚上,可以检测外部的脉冲信号,当该引脚外界其他设备时,它由引脚上的设备提供时钟,就变成了一个计数器,每当这个引脚有脉冲变化,内部时基单元同样会+1,这样就可以计脉冲的次数,当然这个功能也不常用。

        上面的开关是选择分频器,选择12分频,12Mhz进行12分频就是1Mhz,每个周期就是1us,这样配置通这条线路送到计数器,每隔1us就要记1次数。

         接下来看左下角这一大堆逻辑门,看到它们也不要慌,其实就是共同控制了一个门控端:

        该门控制时钟信号是否进入计数器,当GATE为0,经过非门变为1,进入下一个或门,或门是有1即出1,所以下面的INT0就不参与控制,再进入下一个与门,与门是有0即出0,所以TR0也得是1才能出1,这样contorl开关才能接通。当GATE为1,那INT0必须是1,TR0也得是1时才能接通。这样说可能有点乱哈,大概意思就是当GATE为0时只由TR0控制,当GATE为0时由INT0和TR0共同控制,INT0是外部中断0,它的默认优先级要高于定时器中断,所以它会介入到定时器是否通断的控制。TR0我盲猜一下应该是Timer Ready的缩写,0就代表定时器0,用TR0来反映定时器是否准备好,在这段逻辑电路中有一票否决权,当它为0时表示定时器没有准备好,就一定不会接通。这个GATE其实我也不大清楚它的作用,感兴趣可以去查下手册。

        关于计数器部分上面已经介绍的差不多了,就是由两个8位的时基单元拼接成16位,分为高8位和低8位,在写程序的时候可以设定它的初值,当计次超过溢出值时会触发TF0(Timer Flag)中断允许标志位,从而进入中断:

        接下来进入到中断部分的介绍,手册上关于中断的定义是这样说的:

        中断系统是为使 CPU 具有对外界紧急事件的实时处理能力而设置的。
        当中央处理机 CPU 正在处理某件事的时候外界发生了紧急事件请求,要求 CPU 暂停当前的工作,转而去处理这个紧急事件,处理完以后,再回到原来被中断的地方,继续原来的工作,这样的过程称为中断。

        可以用下面这张图形象地理解:

         可以看到中断并不会影响主程序的内容,可以理解为在主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加急处理一项任务,这些任务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所以中断也会有优先级的高低之别,本篇介绍的定时器0的中断优先级排在第二,仅次于外部中断0。不同的中断会进入不同的入口通道,在程序里用中断号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中断服务程序。

        传统51单片机有5个中断源,2个外部中断(INT0 和 INT1)和3个定时器中断(T0、T1、T2 )。开发板上的STC89C52RC有8个中断源,多加了一个串口中断(UART)、一个外部中断2(INT2)和外部中断3(INT3),是向下兼容的,所以我找了一张老款的图,比较简单一些哈,原理和新款是相同的:

         所以这里要进入到第二个通道,触发条件就是TF0(定时器0中断允许标志位),ET0为定时/计数器0溢出中断允许控制位,当它置为1时才允许T0的溢出可以触发中断,EA为中断总开关,直接配置为1就好,PX0为定时器0中断优先级,应该有四个优先级可选的,这里给简化了,不过由于本次实验就这一个中断,所以随便配就好。

        这样就接通了这条通道进入到中断,执行中断中的内容。把定时器和中断两部分连接起来,整个定时器中断流程如下:

寄存器的配置

        寄存器是连接软硬件的媒介。好好理解下这句话,在单片机中寄存器就是一段特殊的RAM存储器,一方面,寄存器可以存储和读取数据,另一方面,每一个寄存器背后都连接了一根导线,控制着电路的连接方式 寄存器相当于一个复杂机器的 “操作按钮” 。可见对于单片机来讲,寄存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定时器的相关寄存器如下:

         依然是STC官方手册里的表,TCON就是 “Timer Control” 的意思,也就是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MOD就是 “Timer Mode”的意思,也就是定时器模式寄存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位地址符号后面是0的就代表是定时器0的相关位地址符号,后面是1的就是定时器1的相关位地址符号。这样的话这些位地址符号也就不陌生了,我们在上面基本也都见过并了解了,那我们直接来看配置方法:

        先来看一下这个TCON寄存器,定时器1的不用管所以只看低四位,门控端GATE直接给0就可以,C/T也给0,让系统时钟做脉冲源。

        我们想让它工作在哪个模式要配置M1和M0两位,具体参考下面这张图:

         定时器0的工作模式由这两位共同决定,那我们需要定时器工作在16位定时器模式,所以M1=0,M0=1。

        这里标注了不可以位寻址,只能整体赋值,高4位为定时器1的部分,随便给任何值都可以,因为后面压根就不会进到中断,就都给它置0吧,这样TMOD的8位就是0000 0001也就是TMOD=0x01。

         再来配置下这个TCON寄存器,TF1和TR1是定时器1的不用管他,TF0上面说了是中断允许标志位,在初始化的时候应先对其清零,TR0手册里叫定时器0运行控制位,我们给他置1,这个IE0和IT0都不需要配,因为上面的门控端GATE已经置0,所以IE0和IT0并不会影响。TCON寄存器是可以进行位寻址的,所以直接单独赋值即可:TF0=0,TR0=1,只需要配置这两位。

        接下来是TL0和TH0,给这高8位和低8位都要设置好初值,就拿1模式为例,那初值就要设置为64535,2的8次方是256,想要取出64535的高8位就可以用 64535 / 256,低8位就是64535 % 256,这个原理就和十进制取高低位一样,只不过十进制 / 和 % 的是10的几次方,这里是2的几次方,那么TH0=64535 / 256,TL0=64535 % 256。

        定时器的所有内容就都配置好了,下面来看中断的寄存器配置:

         中断的配置并不需要看这张表,可以了解一下。我们只需要参考上面的图就可以,很简单,只需要把ET0、EA和PT0这三道闸门打通即可进入中断,中断的配置是可以位寻址的,直接写ET0=1,EA=1,PT0置1或0无所谓,默认是0,那我们就也给0,PT0=0。

        这样整个流程就都配置好了!你会发现看似很多内容,实现在代码上不过几行而已。关于中断服务程序和其他一些详细的内容都放到了代码的注释里,那我们直接来看代码吧:

 
三、程序


#include <REGX52.H>

void Timer0Init(void)  //初始化函数
{
	TMOD=0x01;		//设置定时器模式
	TL0=64535%256;		//设置定时初值
	TH0=64535/256;		//设置定时初值
	TF0 = 0;		    //清除TF0标志
	TR0 = 1;		    //定时器0开始计时
	ET0=1;
	EA=1;
	PT0=0;
}

        定时器初始化函数要在主函数开始调用以开启定时器,当定时器触发中断后就会跳转到中断服务程序:

#include <REGX52.H>

void Timer0_Routine() interrupt 1  //中断服务程序的固定格式,1是中断号
{ 
	TL0 = 64535%256;	//给定时器重新赋初值	
	TH0 = 64535/256;    //给定时器重新赋初值
	
    //这里可以写中断函数要执行的操作
}

        中断函数是特殊的函数,interrupt是<REG52.H>文件中的关键字,1是中断号,中断触发后会根据中断号跳转到相应的中断函数,注意:中断服务程序不能像常规函数一样被外部调用

总结


        定时器和中断都是单片机常用的外设资源,需要牢牢掌握其原理和用法。

        对于这些基础外设的学习,学会查资料会非常有帮助,我们可以在STC的官网上找一下STC89C52RC的芯片手册,里面对相关寄存器的介绍十分详细。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51单片机定时器 的相关文章

  • 初学Python,if __name__ == ‘__main__‘:

    if name 61 61 39 main 39 若是在当前文件 xff0c name 是 main 若是导入的文件 xff0c name 是模块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xff0c 当模块被直接运行时 xff0c 以下代码块将被运行 xff0
  • 初学Python,urllib实现翻译

    import urllib request import urllib parse import json import time url 61 34 https fanyi youdao com translate smartresult
  • PVE踩坑实录2设置无线网卡

    wifi设置 1 在https www wireshark org tools wpa psk html上面算出自己的wap psk 2 修改网卡设置 vi etc network interfaces auto wlp2s0 iface
  • A10-7860K试装DSM

    家里旧电脑一台 xff0c A10 7860K xff0c 想发挥下余热 xff0c 然后就是一周的尝试 终于暂时可以用如下配置启动 xff0c 无错误 PVE7 3 1 处理器host xff0c SeaBIOS xff0c 机型i440
  • 记一起和前端没什么卵关系的OPTION 405问题

    记一起和前端没什么卵关系的后端405问题 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本来是POST请求 xff0c 会变成OPTION请求 xff0c 并且提示405报错 xff0c 会类似跨域 并且只有某些手机机型才会 xff08 如Oppo系列 xff09 其实
  • 单点登录 Oauth2认证 详解

    1 单点登录的特点是 xff1a 1 认证系统为独立的系统 2 各子系统通过Http或其它协议与认证系统通信 xff0c 完成用户认证 3 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在Redis集群 Java中有很多用户认证的框架都可以实现单点登录 xff1a 1
  • 【JAVA】-JAVA简介

    目录 一 JAVA的简介 发展概述 语言的优势 二 JAVA的特性 一 JAVA的简介 发展概述 1 1 JAVA语言发展简史 Java 语言源于 1991 年 4 月 xff0c Sun 公司 James Gosling博士 领导的绿色计
  • SpringBoot整合mybatis-plus实现分页查询(建议收藏)

    一 前言 最近学习了SpringBoot分页查询的两种写法 xff0c 一种是手动实现 xff0c 另一种是使用框架实现 现在我将具体的实现流程分享一下 二 手动实现分页查询 先复习一下 xff0c SQL中的limit关键字 xff0c
  • MySQL 数据库 分组查询

    分组查询 xff1a 包括单列分组查询和多列分组查询 group by 单列分组查询 示例 xff1a 1 根据科目分组 xff0c 查询每个科目的平均分 2 根据班级分组 xff0c 查询每个班级成绩总数 3 根据班级分组 xff0c 查
  • JAVA http请求工具类

    原文 xff1a JAVA http请求工具类 月半花开的博客 CSDN博客 目录 1 第一种http requst 1 xff09 maven引入 2 xff09 Get请求请求示例 3 xff09 post请求请求示例 2 第二种hut
  • Weather API 天气应用 API调用分享

    Weather API 分享 链接 xff1a https openweathermap org api 注册默认是One Call API 3 0 适合学生项目练手 提供以下天气数据 xff1a 当前天气每小时 分钟预报48小时每小时预报
  • pip安装python包到指定路径

    1 2 我们可以先进入创建好的虚拟环境的site packages 我还没有尝试 xff1a
  • Kubernetes1.26.0部署(Ubuntu/CentOS)

    文章目录 前言准备工作准备5台虚拟机初始化操作Centos配置yum源配置免密 修改hostname 关闭防火墙 selinux 关闭swap分区 方便后面进行其它操作 下载软件包并批量安装配置时间同步配置打开文件描述符添加ipvs模块和内
  • 真正免费的天气API,无需注册申请key

    文章目录 1 中华万年历的天气API 2 讯飞语音识别内置的墨迹天气API 3 乐享天气APP 4 蚂蚁数据天气查询API接口 无聊整理的真正免费的天气API xff0c 无需注册申请key等 xff0c 当然部分数据解析需要自己理解下 x
  • rollup 打包报错

    RollupError Node tried to load your configuration file as CommonJS even though it is likely an ES module To resolve this
  • 视频4K技术的解读

    前几年4K技术就已经有人提及 xff0c 今年更是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 xff0c 而且4K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类终端 xff0c 如电视机 机顶盒 手机等 那么如何来理解4K这个东东呢 xff1f 今天博主就谈谈自己对4K技术的认识 博
  • 字符串—练习题

    目录 案例 xff1a 拼接字符串 案例 xff1a 拼接字符串 案例 xff1a 统计字符串 案例 xff1a 字符串反转 案例 xff1a 字符串反转 案例 xff1a 拼接字符串 需求 xff1a 定义一个方法 xff0c 把int数
  • Anaconda配置环境变量 Windows11

    1 找到Anaconda的安装路径以备配置环境变量使用 2 复制一下路径 C ProgramData Anaconda3 C ProgramData Anaconda3 Scripts C ProgramData Anaconda3 Lib
  • 用rs_lidar雷达跑lio_sam

    1 准备工作 imu绑定串口有线连接雷达并能用rviz显示雷达点云用两个imu标定包标定imu在完成第二步必要的工作后 xff0c 配置LIO SAM config 下的params yaml参数 xff0c 更改之前建议备份在旁边复制粘贴
  • 如何从gitee上下载项目并运行

    前端界面 找到所要下载的项目 xff0c 点击克隆 下载 xff0c 并下载zip压缩包后解压 xff08 方法很多看个人习惯 xff0c 我觉得这样比较快 xff09 打开WebStrom xff0c 并找到刚刚下载的项目 xff0c 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