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弄懂神经网络中的BP反向传播算法

2023-10-30

  注:本文转自  一文弄懂神经网络中的BP反向传播算法 -Charlotte77-博客园  安利 Charlotte77 的深度学习系列博客

最近在看深度学习的东西,一开始看的吴恩达的UFLDL教程(英文版),有中文版就直接看了,后来发现有些地方总是不是很明确,又去看英文版,然后又找了些资料看,才发现,中文版的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会对省略的公式推导过程进行补充,但是补充的又是错的,难怪觉得有问题。反向传播法其实是神经网络的基础了,但是很多人在学的时候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看到大篇的公式觉得好像很难就退缩了,其实不难,就是一个链式求导法则反复用。如果不想看公式,可以直接把数值带进去,实际的计算一下,体会一下这个过程之后再来推导公式,这样就会觉得很容易了。

  说到神经网络,大家看到这个图应该不陌生:

 

  这是典型的三层神经网络的基本构成,Layer L1是输入层,Layer L2是隐含层,Layer L3是隐含层,我们现在手里有一堆数据{x1,x2,x3,...,xn},输出也是一堆数据{y1,y2,y3,...,yn},现在要他们在隐含层做某种变换,让你把数据灌进去后得到你期望的输出。如果你希望你的输出和原始输入一样,那么就是最常见的自编码模型(Auto-Encoder)。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输入输出都一样呢?有什么用啊?其实应用挺广的,在图像识别,文本分类等等都会用到,我会专门再写一篇Auto-Encoder的文章来说明,包括一些变种之类的。如果你的输出和原始输入不一样,那么就是很常见的人工神经网络了,相当于让原始数据通过一个映射来得到我们想要的输出数据,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

  本文直接举一个例子,带入数值演示反向传播法的过程,公式的推导等到下次写Auto-Encoder的时候再写,其实也很简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推导下试试:)(注:本文假设你已经懂得基本的神经网络构成,如果完全不懂,可以参考Poll写的笔记:[Mechine Learning & Algorithm] 神经网络基础

  假设,你有这样一个网络层:

  第一层是输入层,包含两个神经元i1,i2,和截距项b1;第二层是隐含层,包含两个神经元h1,h2和截距项b2,第三层是输出o1,o2,每条线上标的wi是层与层之间连接的权重,激活函数我们默认为sigmoid函数。

  现在对他们赋上初值,如下图:

  其中,输入数据  i1=0.05,i2=0.10;

     输出数据 o1=0.01,o2=0.99;

     初始权重  w1=0.15,w2=0.20,w3=0.25,w4=0.30;

           w5=0.40,w6=0.45,w7=0.50,w8=0.55

 

  目标:给出输入数据i1,i2(0.05和0.10),使输出尽可能与原始输出o1,o2(0.01和0.99)接近。

 

  Step 1 前向传播

  1.输入层---->隐含层:

  计算神经元h1的输入加权和:

神经元h1的输出o1:(此处用到激活函数为sigmoid函数):

 

  同理,可计算出神经元h2的输出o2:

  

 

  2.隐含层---->输出层:

  计算输出层神经元o1和o2的值:

  

 

这样前向传播的过程就结束了,我们得到输出值为[0.75136079 , 0.772928465],与实际值[0.01 , 0.99]相差还很远,现在我们对误差进行反向传播,更新权值,重新计算输出。

Step 2 反向传播

1.计算总误差

总误差:(square error)

但是有两个输出,所以分别计算o1和o2的误差,总误差为两者之和:

 

2.隐含层---->输出层的权值更新:

以权重参数w5为例,如果我们想知道w5对整体误差产生了多少影响,可以用整体误差对w5求偏导求出:(链式法则)

下面的图可以更直观的看清楚误差是怎样反向传播的:

现在我们来分别计算每个式子的值:

计算

计算

(这一步实际上就是对sigmoid函数求导,比较简单,可以自己推导一下)

 

计算

最后三者相乘:

这样我们就计算出整体误差E(total)对w5的偏导值。

回过头来再看看上面的公式,我们发现:

为了表达方便,用来表示输出层的误差:

因此,整体误差E(total)对w5的偏导公式可以写成:

如果输出层误差计为负的话,也可以写成:

最后我们来更新w5的值:

(其中,是学习速率,这里我们取0.5)

同理,可更新w6,w7,w8:

 

3.隐含层---->隐含层的权值更新:

 方法其实与上面说的差不多,但是有个地方需要变一下,在上文计算总误差对w5的偏导时,是从out(o1)---->net(o1)---->w5,但是在隐含层之间的权值更新时,是out(h1)---->net(h1)---->w1,而out(h1)会接受E(o1)和E(o2)两个地方传来的误差,所以这个地方两个都要计算。

 

 

计算

先计算

同理,计算出:

          

两者相加得到总值:

再计算

再计算

最后,三者相乘:

 为了简化公式,用sigma(h1)表示隐含层单元h1的误差:

最后,更新w1的权值:

同理,额可更新w2,w3,w4的权值:

  这样误差反向传播法就完成了,最后我们再把更新的权值重新计算,不停地迭代,在这个例子中第一次迭代之后,总误差E(total)由0.298371109下降至0.291027924。迭代10000次后,总误差为0.000035085,输出为[0.015912196,0.984065734](原输入为[0.01,0.99]),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

代码(Python)

#coding:utf-8
import random
import math

#
#   参数解释:
#   "pd_" :偏导的前缀
#   "d_" :导数的前缀
#   "w_ho" :隐含层到输出层的权重系数索引
#   "w_ih" :输入层到隐含层的权重系数的索引

class NeuralNetwork:
    LEARNING_RATE = 0.5

    def __init__(self, num_inputs, num_hidden, num_outputs, hidden_layer_weights = None, hidden_layer_bias = None, output_layer_weights = None, output_layer_bias = None):
        self.num_inputs = num_inputs

        self.hidden_layer = NeuronLayer(num_hidden, hidden_layer_bias)
        self.output_layer = NeuronLayer(num_outputs, output_layer_bias)

        self.init_weights_from_inputs_to_hidden_layer_neurons(hidden_layer_weights)
        self.init_weights_from_hidden_layer_neurons_to_output_layer_neurons(output_layer_weights)

    def init_weights_from_inputs_to_hidden_layer_neurons(self, hidden_layer_weights):
        weight_num = 0
        for h in range(len(self.hidden_layer.neurons)):
            for i in range(self.num_inputs):
                if not hidden_layer_weights:
                    self.hidden_layer.neurons[h].weights.append(random.random())
                else:
                    self.hidden_layer.neurons[h].weights.append(hidden_layer_weights[weight_num])
                weight_num += 1

    def init_weights_from_hidden_layer_neurons_to_output_layer_neurons(self, output_layer_weights):
        weight_num = 0
        for o in range(len(self.output_layer.neurons)):
            for h in range(len(self.hidden_layer.neurons)):
                if not output_layer_weights:
                    self.output_layer.neurons[o].weights.append(random.random())
                else:
                    self.output_layer.neurons[o].weights.append(output_layer_weights[weight_num])
                weight_num += 1

    def inspect(self):
        print('------')
        print('* Inputs: {}'.format(self.num_inputs))
        print('------')
        print('Hidden Layer')
        self.hidden_layer.inspect()
        print('------')
        print('* Output Layer')
        self.output_layer.inspect()
        print('------')

    def feed_forward(self, inputs):
        hidden_layer_outputs = self.hidden_layer.feed_forward(inputs)
        return self.output_layer.feed_forward(hidden_layer_outputs)

    def train(self, training_inputs, training_outputs):
        self.feed_forward(training_inputs)

        # 1. 输出神经元的值
        pd_errors_wrt_output_neuron_total_net_input = [0] * len(self.output_layer.neurons)
        for o in range(len(self.output_layer.neurons)):

            # ∂E/∂zⱼ
            pd_errors_wrt_output_neuron_total_net_input[o] = self.output_layer.neurons[o].calculate_pd_error_wrt_total_net_input(training_outputs[o])

        # 2. 隐含层神经元的值
        pd_errors_wrt_hidden_neuron_total_net_input = [0] * len(self.hidden_layer.neurons)
        for h in range(len(self.hidden_layer.neurons)):

            # dE/dyⱼ = Σ ∂E/∂zⱼ * ∂z/∂yⱼ = Σ ∂E/∂zⱼ * wᵢⱼ
            d_error_wrt_hidden_neuron_output = 0
            for o in range(len(self.output_layer.neurons)):
                d_error_wrt_hidden_neuron_output += pd_errors_wrt_output_neuron_total_net_input[o] * self.output_layer.neurons[o].weights[h]

            # ∂E/∂zⱼ = dE/dyⱼ * ∂zⱼ/∂
            pd_errors_wrt_hidden_neuron_total_net_input[h] = d_error_wrt_hidden_neuron_output * self.hidden_layer.neurons[h].calculate_pd_total_net_input_wrt_input()

        # 3. 更新输出层权重系数
        for o in range(len(self.output_layer.neurons)):
            for w_ho in range(len(self.output_layer.neurons[o].weights)):

                # ∂Eⱼ/∂wᵢⱼ = ∂E/∂zⱼ * ∂zⱼ/∂wᵢⱼ
                pd_error_wrt_weight = pd_errors_wrt_output_neuron_total_net_input[o] * self.output_layer.neurons[o].calculate_pd_total_net_input_wrt_weight(w_ho)

                # Δw = α * ∂Eⱼ/∂wᵢ
                self.output_layer.neurons[o].weights[w_ho] -= self.LEARNING_RATE * pd_error_wrt_weight

        # 4. 更新隐含层的权重系数
        for h in range(len(self.hidden_layer.neurons)):
            for w_ih in range(len(self.hidden_layer.neurons[h].weights)):

                # ∂Eⱼ/∂wᵢ = ∂E/∂zⱼ * ∂zⱼ/∂wᵢ
                pd_error_wrt_weight = pd_errors_wrt_hidden_neuron_total_net_input[h] * self.hidden_layer.neurons[h].calculate_pd_total_net_input_wrt_weight(w_ih)

                # Δw = α * ∂Eⱼ/∂wᵢ
                self.hidden_layer.neurons[h].weights[w_ih] -= self.LEARNING_RATE * pd_error_wrt_weight

    def calculate_total_error(self, training_sets):
        total_error = 0
        for t in range(len(training_sets)):
            training_inputs, training_outputs = training_sets[t]
            self.feed_forward(training_inputs)
            for o in range(len(training_outputs)):
                total_error += self.output_layer.neurons[o].calculate_error(training_outputs[o])
        return total_error

class NeuronLayer:
    def __init__(self, num_neurons, bias):

        # 同一层的神经元共享一个截距项b
        self.bias = bias if bias else random.random()

        self.neurons = []
        for i in range(num_neurons):
            self.neurons.append(Neuron(self.bias))

    def inspect(self):
        print('Neurons:', len(self.neurons))
        for n in range(len(self.neurons)):
            print(' Neuron', n)
            for w in range(len(self.neurons[n].weights)):
                print('  Weight:', self.neurons[n].weights[w])
            print('  Bias:', self.bias)

    def feed_forward(self, inputs):
        outputs = []
        for neuron in self.neurons:
            outputs.append(neuron.calculate_output(inputs))
        return outputs

    def get_outputs(self):
        outputs = []
        for neuron in self.neurons:
            outputs.append(neuron.output)
        return outputs

class Neuron:
    def __init__(self, bias):
        self.bias = bias
        self.weights = []

    def calculate_output(self, inputs):
        self.inputs = inputs
        self.output = self.squash(self.calculate_total_net_input())
        return self.output

    def calculate_total_net_input(self):
        total = 0
        for i in range(len(self.inputs)):
            total += self.inputs[i] * self.weights[i]
        return total + self.bias

    # 激活函数sigmoid
    def squash(self, total_net_input):
        return 1 / (1 + math.exp(-total_net_input))


    def calculate_pd_error_wrt_total_net_input(self, target_output):
        return self.calculate_pd_error_wrt_output(target_output) * self.calculate_pd_total_net_input_wrt_input();

    # 每一个神经元的误差是由平方差公式计算的
    def calculate_error(self, target_output):
        return 0.5 * (target_output - self.output) ** 2

    
    def calculate_pd_error_wrt_output(self, target_output):
        return -(target_output - self.output)

    
    def calculate_pd_total_net_input_wrt_input(self):
        return self.output * (1 - self.output)


    def calculate_pd_total_net_input_wrt_weight(self, index):
        return self.inputs[index]


# 文中的例子:

nn = NeuralNetwork(2, 2, 2, hidden_layer_weights=[0.15, 0.2, 0.25, 0.3], hidden_layer_bias=0.35, output_layer_weights=[0.4, 0.45, 0.5, 0.55], output_layer_bias=0.6)
for i in range(10000):
    nn.train([0.05, 0.1], [0.01, 0.09])
    print(i, round(nn.calculate_total_error([[[0.05, 0.1], [0.01, 0.09]]]), 9))


#另外一个例子,可以把上面的例子注释掉再运行一下:

# training_sets = [
#     [[0, 0], [0]],
#     [[0, 1], [1]],
#     [[1, 0], [1]],
#     [[1, 1], [0]]
# ]

# nn = NeuralNetwork(len(training_sets[0][0]), 5, len(training_sets[0][1]))
# for i in range(10000):
#     training_inputs, training_outputs = random.choice(training_sets)
#     nn.train(training_inputs, training_outputs)
#     print(i, nn.calculate_total_error(training_sets))

 

  最后写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还不会用latex编辑数学公式,本来都直接想写在草稿纸上然后扫描了传上来,但是觉得太影响阅读体验了。以后会用公式编辑器后再重把公式重新编辑一遍。稳重使用的是sigmoid激活函数,实际还有几种不同的激活函数可以选择,具体的可以参考文献[3],最后推荐一个在线演示神经网络变化的网址:http://www.emergentmind.com/neural-network,可以自己填输入输出,然后观看每一次迭代权值的变化,很好玩~如果有错误的或者不懂的欢迎留言:)

 

参考文献:

1.Poll的笔记:[Mechine Learning & Algorithm] 神经网络基础(http://www.cnblogs.com/maybe2030/p/5597716.html#3457159 )

2.Rachel_Zhang:http://blog.csdn.net/abcjennifer/article/details/7758797

3.http://www.cedar.buffalo.edu/%7Esrihari/CSE574/Chap5/Chap5.3-BackProp.pdf

4.https://mattmazur.com/2015/03/17/a-step-by-step-backpropagation-example/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一文弄懂神经网络中的BP反向传播算法 的相关文章

  • Linux 查看显卡型号

    输入以下命令 lspci grep i vga 可以查看显卡型号 但是是一串数字代码 可通过PCI devices网站进行查询 结果如下所示 GeForce RTX 3060 Lite Hash Rate 即为显卡信息
  • 浏览器刷新、关闭页面与统计在线人数

    项目中可能需要统计在线人数 也可能需要在用户在退出时进行用户注销登录 既为统计实时在线人数 也为及时清理暂时不再使用的session 节约资源提高性能 对于以上的情况 若用户使用页面的注销按钮退出登录 那一定万事大吉了 当实际中这种可能性很
  • Java面试题(1)-J2SE基础

    最近在为自己实习准备 看了网上各种面试经验贴 也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参加了不少牛逼IT企业的面试 这篇文章就将面试遇到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整理一下 给大家一些参考 也为自己整理整理 J2SE基础 1 九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大小 以及他们的封装类

随机推荐

  • 猿创征文

    猿创征文 国产数据库实战 使用docker部署PolarDB X云原生分布式开源数据库 一 PolarDB X介绍 1 PolarDB X简介 2 PolarDB X特点 二 检查docker版本 三 检查docker配置信息 四 下载Po
  • redis集群原理

    redis是单线程 但是一般的作为缓存使用的话 redis足够了 因为它的读写速度太快了 官方的一个简单测试 测试完成了50个并发执行100000个请求 设置和获取的值是一个256字节字符串 结果 读的速度是110000次 s 写的速度是8
  • MySQL高频面试题

    文章目录 1 什么是MySQL 2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3 数据库三大范式是什么 4 一条 SQL 查询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5 引擎 MySQL存储引擎MyISAM与InnoDB区别 MyISAM索引与InnoDB索引的区别 Inn
  • 哈夫曼树带权路径长度

    一 长什么样 左边是普通树 右边是哈夫曼树 图a WPL 5 2 7 2 2 2 13 2 54 图b WPL 5 3 2 3 7 2 13 1 48 可见 图b的带权路径长度较小 我们可以证明图b就是哈夫曼树 也称为最优二叉树 二 怎么生
  • Vue实现swiper轮播组件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轮播组件 但是有的不满足业务需求 因此也需要自己首先轮播组件 以下是一个用vue实现的轮播组件 带动画效果 可以自行设置轮播速度 选择是否需要分页器等 效果如下 思路 结构 一个轮播组件应该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轮播的元素 如图
  • 如何在内存中执行二进制代码之win平台

    大家可能会很好奇 我们的任意exe程序 不就是在内存中执行的二进制机器码吗 不 今天我要说的是 我们如何把实现指定功能的一段二进制机器码 放到我们的程序中 然后在需要的时候 直接调用它 当然 这段代码也有其他用途 故而有了shell cod
  • 公众号分享

    配置 gt 登录公众号 gt 设置与开发 gt 公众号设置 gt 功能设置 gt js安全域名域名 gt 网页授权域名 1 先拿集成微信 js 路径写自己的 import wxshare from common js wxShareModu
  • 【树莓派之旅】第01期:一根网线搞定树莓派可视化界面

    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树莓派 于是就购了一个板子 入手快两个月了 由于一直忙于工作的事情 所以也就没折腾 今天拿出来的时候发现要想把树莓派运行起来还需要一些其他外接设备 一时也没去某宝或某东上采购 就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玩一下 于是就有了此文
  • Sentinel实现动态配置的集群流控的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entinel实现动态配置的集群流控 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 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介绍 为什么要使用集群流控呢 相对于单机流控而言 我们给每台机器设置单机限流阈值 在理想情况
  • 部署 - 前端部署https服务,并配置安全证书

    项目中要实现跨tab复制 剪切 粘贴 所以涉及到操作剪切板的操作 选用了navigator clipboard 但是该api有必须在https的服务下才能用 所以就需要把项目部署城https服务 vue cli中可以配置webpack达到启
  • Android OkHttp源码阅读详解一

    博主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 通俗易懂 风趣幽默 忍不住也分享一下给大家 点击跳转到教程 前言 源码阅读基于okhttp 3 10 0 Android中OkHttp源码阅读二 责任链模式 implementation com
  • 注解实现CRUD

    CRUD 我们可以在工具类创建的时候实现自动提交事务 这个是在MybatisUtils工具类里面的弄的 public static SqlSession getSqlSession return sqlSessionFactory open
  • react 加粗_React入门的家庭作业(1-2)

    作业前准备 React在他的官网上挂了一个入门教程 是做一个xxoo棋的小游戏 在教程的最后留下了6个作业题 现在就来完成一下 准备材料 作业是在已完成教程的基础上做的 所以这里预设已经做好了环境部署 写好了游戏代码 如果没有 可以把这个复
  • 深聊性能测试,从入门到放弃之:性能测试技术栈,看完这篇,保证刷新你对性能测试的认知~~

    性能测试技术栈 1 引言 2 性能测试基础 2 1 性能测试理论 2 2 测试开发技能 3 性能监听诊断 3 1 前端监听诊断 3 2 服务器监听诊断 3 2 1 Linux 3 2 2 Windows Server 3 3 中间件监听诊断
  • 实现http到https的重定向

    vim etc httpd conf httpd conf DocumentRoot var www html redirect temp https www a com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Rule https
  • tensorflow笔记【9】深度学习-几个经典网络的基本结构

    tensorflow笔记 9 深度学习 几个经典网络的基本结构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卷积神经网络 二 经典网络结构 1 自制CNN 2 LeNet 3 AlexNet 4 VGGNet 5 InceptionNet 6 ResNet 总结
  • Java - Java基础(一)

    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简介 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 2 数据的存储和运算 计算机中对于数据的存储和运算 都是通过二进制数据来完成 3 人机交互方式 图形化界面 DOS命令行 D 切换盘符 dir 查看当前路径下的文件信息 cd
  • Android中的drawable像素密度适配详解

    本文大纲 1 为什么要分drawable xxx目录 2 Bitmap的介绍 3 不同drawable xxx中的图片内存测试 1 为什么要分drawable xxx目录 android项目资源中对于drawable文件夹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的
  • 【Transformer】10、HRFormer:High-Resolution Transformer for Dense Prediction

    文章目录 一 背景 二 方法 三 效果 论文链接 https arxiv org abs 2110 09408 代码链接 https github com HRNet HRFormer 一 背景 ViT 的提出让人们看到了 Transfor
  • 一文弄懂神经网络中的BP反向传播算法

    注 本文转自 一文弄懂神经网络中的BP反向传播算法 Charlotte77 博客园 安利 Charlotte77 的深度学习系列博客 最近在看深度学习的东西 一开始看的吴恩达的UFLDL教程 英文版 有中文版就直接看了 后来发现有些地方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