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教学的作用,浅谈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中的作用

2023-05-16

摘 要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教学应注重实践性,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个人技能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成为高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根据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要,职业岗位的需求、制作相应的教学大纲,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设置相应的模块,使理论和实践能够真正的融合为一体,突出实践,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和岗位无缝对接。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计算机应用专业 模块化教学 职业岗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学生层次不同

从学生来源结构看,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时成绩相差很大,有的甚至相差百分左右。针对这些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要因人而异,改变以往的从头到尾的讲授方法。而且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和积极性差,还有许多学生在高中学习时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和运用了。因此,传统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这种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必须彻底改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是现阶段计算机应用教学的一大任务。从教材看,我们选择的教材不能太陈旧,如果教材太陈旧,会导致学生所学知识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从教学模式上看,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必须改变,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专业性强,要求动手能力强,因此需要学生多看、多想、多练,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那就会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即使学生非常用心的听,教师非常用心的讲,但计算机中的许多术语、原理、命令等等总是让学生无从下手,上机课时所学理论根本用不上。

1.2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用人岗位需求脱节

现在一般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仍然以学科体系为主,单一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得理论知识过多、学生动手操作少。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听的挺好,作业也做得很好,可是一毕业就感觉一脸茫然,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了,到了岗位之后更是不知所措,课程内容和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需求严重脱节。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才不至于被时代抛弃。

1.3课堂设置枯燥,缺乏特色

现阶段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相同,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仍然盛行。在上课过程中,学生茫然的来,又茫然的去,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级的技能型人才,这种“只听不练”或“听的多练的少”的教学方法只能是与我们的高职办学理念背道而驰。

2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点思路

在实际教学当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逐渐地进行改进,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在课堂上将任务逐步进行分解,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自身的重要性,将与未来工作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在学习中逐步渗透,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马上适应岗位的需求。我们把这种教学称之为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是针对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将专业课程进行的一种改进,它能够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也能使学校的教学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进行无缝对接,模块化教学能够使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更具针对性、实用性,能够使培养出来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模块化教学是现阶段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的需要,它弥补了基础知识差的学生听不懂理论课而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的缺点,也弥补了单一的理论教学缺乏多样性导致的学生兴趣缺失的缺点。模块教学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师只是给学生分配任务、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学生通过老师对任务的讲解,激发了探究的潜能,在自己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强自信,了解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不断和反复的实践当中积累了经验。模块的设置要以当前的就业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单位需求的知识为目标,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将来要用到的知识,可以自己亲手解决,实现了所学的知识和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在现代化的高职教育中,市场占有主导地位。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胜任今后的工作,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有信心独立地处理事情。我们应该在平时课堂上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那么就要留给学生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主动地问老师问题,而不是老师主动的灌输。老师通过模仿各种情境设置模块,就好像学生处在工作中一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热爱,模块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渐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动手的能力,在热烈气氛中完成任务。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评价,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最终能够使我们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

[3] 蔡启茂,袁美华.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

[4] 李殿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0).

[5] 刘长生,唐歆瑜等.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08(3).

[6] 龚兴鼎.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商情,2010(37).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计算机应用教学的作用,浅谈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中的作用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