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Data源码分析

2023-05-16

首先还是以一个示例开始:
 


MutableLiveData<String> liveString = new MutableLiveData<>();
liveString.observe(mOwner, new Observ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hanged(@Nullable final String s) {
        Log.d(TAG, "onChanged() called with: s = [" + s + "]");
    }
});

liveString.setValue("LiveData使用案例");    

该例子包含了使用LIveData的基本三部分:定义、注册监听者、更新数据。可以同样以软件过程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角度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处了定义外,监听者相关的操作可以看作是输出,比如注册、回调、注销。更新数据则可以看作是输入,而处理则是在LiveData的内部完成。

类关系图

图片

LiveData的类关系图并不复杂,它只有5个类,除了示例中已经出现的有Observer和MutableLiveData,而主要类LiveData则包含和处理的主要逻辑,LiveData的内部类ObserverWrapper和LifecycleBoundObserver则提供了封装Observer和Lifecycle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这里也可以看出LiveData依赖Livecycle的关系。

可以从类图中抽出需要分析的方法,回到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角度,对应的就是数据更新、数据流转和监听者处理三类方法。

输入-数据更新:postValue()、setValue()、onStateChanged()

处理-数据流转:activeStateChanged()、dispatchingValue()、considerNotify()

输出-监听者处理:observe()、removeObserver()、onChanged()

接下来,可以使用在源码方法间快速跳转的方式,手动定位并列出相应处理链。

图片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触发数据通知的两个处理链:

1. 注册监听者后,可以接收到Lifecycle事件,这时候可能会移除监听者,也可能触发了数据通知

2. 手动postValue或setValue触发数据通知

接下来,便以这两个任务链的顺序,对每个方法进行分析。

observer()注册监听者

@MainThread
public void observe(@NonNull LifecycleOwner owner, @NonNull Observer<? super T> observer) {
    assertMainThread("observe");
    if (owner.getLifecycle().getCurrentState() == DESTROYED) {
        // ignore
        return;
    }
    LifecycleBoundObserver wrapper = new LifecycleBoundObserver(owner, observer);
    ObserverWrapper existing = mObservers.putIfAbsent(observer, wrapper);
    if (existing != null && !existing.isAttachedTo(owner))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Cannot add the same observer"
                                           + " with different lifecycles");
    }
    if (existing != null) {
        return;
    }
    owner.getLifecycle().addObserver(wrapper);
}

该方法就是把Lifecycle持有对象LifecycleOwner和一个监听者observer传进来,实现这个监听者在这个生命周期作用域下对LiveData的数据进行监听。这里主要的处理是对observer使用Lifecycle的监听者LifecycleBoundObserver进行了封装,并存入管理所有监听者的mObservers中。这里除了过滤避免重复外,还对监听者对应的LifecycleOwner进行了判断,防止一个监听者处于多个Lifecycle作用域进而导致混乱的情况发生。

LifecycleBoundObserver的onStateChanged()

class LifecycleBoundObserver extends ObserverWrapper implements LifecycleEventObserver {

    @NonNull
    final LifecycleOwner mOwner;

    LifecycleBoundObserver(@NonNull LifecycleOwner owner, Observer<? super T> observer) {
        super(observer);
        mOwner = owner;
    }

    @Override
    boolean shouldBeActive() {
        return mOwner.getLifecycle()
            .getCurrentState().isAtLeast(STAR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tateChanged(@NonNull LifecycleOwner source,
                               @NonNull Lifecycle.Event event) {
        if (mOwner.getLifecycle().getCurrentState() == DESTROYED) {
            removeObserver(mObserver);
            return;
        }
        activeStateChanged(shouldBeActive());
    }

    @Override
    boolean isAttachedTo(LifecycleOwner owner) {
        return mOwner == owner;
    }

    @Override
    void detachObserver() {
        mOwner.getLifecycle().removeObserver(this);
    }
}

onStateChanged()的逻辑是LifecycleBoundObserver中对接口LifecycleEventObserver的实现,通过对Lifecycle组件的了解,可以知道在LifecycleOwner的生命周期发生改变时,onStateChanged()方法就会被调用到。这里判断如果LifecycleOwner销毁了,那么就移除这个监听者,达到防止内存泄漏的目的,其它情况则会以shouldBeActivie()为值调用activeStateChanged()方法。shouldBeActivie()判断LifecycleOwner的状态是否处于STARTED之后,也就是是否显示在屏幕中,这里表明了LiveData的另一个特性,默认情况下,显示在屏幕中的页面中的监听者才会收到数据更新的通知。

ObserverWrapper的activeStateChanged()

private abstract class ObserverWrapper {
    final Observer<? super T> mObserver;
    boolean mActive;
    int mLastVersion = START_VERSION;

    ObserverWrapper(Observer<? super T> observer) {
        mObserver = observer;
    }

    abstract boolean shouldBeActive();

    boolean isAttachedTo(LifecycleOwner owner) {
        return false;
    }

    void detachObserver() {
    }

    void activeStateChanged(boolean newActive) {
        if (newActive == mActive) {
            return;
        }
        // immediately set active state, so we'd never dispatch anything to inactive
        // owner
        mActive = newActive;
        boolean wasInactive = LiveData.this.mActiveCount == 0;
        LiveData.this.mActiveCount += mActive ? 1 : -1;
        if (wasInactive && mActive) {
            onActive();
        }
        if (LiveData.this.mActiveCount == 0 && !mActive) {
            onInactive();
        }
        if (mActive) {
            dispatchingValue(this);
        }
    }
}

activeStateChanged()方法是在LifecycleBoundObserver的父类ObserverWrapper中实现的,先看ObserverWrapper的属性,ObserverWrapper不仅封装了监听者,还用mActive管理是否为活跃状态,以及用mLastVersion管理监听者当前的数据版本。回到activeStateChanged()方法,这里的处理主要分三点,首先,用活跃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做了一个闭路逻辑,防止重复处理,比如onStart()处理后又接收到onResume()。其次,更新当前状态,并判断如果这是第一个监听者活跃,就调用onActive()方法,如果是最后一个监听者非活跃,就调用onInactive()方法。最后,如果是新的活跃状态,则以当前ObserverWrapper对象为参数值调用dispatchingValue()方法分发事件。

setValue()


@MainThread

protected void setValue(T value) {
    assertMainThread("setValue");
    mVersion++;
    mData = value;
    dispatchingValue(null);
}

setValue()是LiveData的一个成员方法,用于在主线程中手动更新LiveData中的值,这里先将数据版本mVersion自增后,更新mData的值,并以null为参数值调用dispatchingValue()方法。

postValue()

protected void postValue(T value) {
    boolean postTask;
    synchronized (mDataLock) {
        postTask = mPendingData == NOT_SET;
        mPendingData = value;
    }
    if (!postTask) {
        return;
    }
    ArchTaskExecutor.getInstance().postToMainThread(mPostValueRunnable);
}
private final Runnable mPostValueRunnable = new Runnable()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Object newValue;
        synchronized (mDataLock) {
            newValue = mPendingData;
            mPendingData = NOT_SET;
        }
        setValue((T) newValue);
    }
};

postValue()也是用来手动更新LiveData中的值的,不过和setValue()有区别的是,它可以在非主线程中调用。它的处理就是在保证线程安全的前提下,通知主线程调用setValue()方法更新数据。

具体细节是,定义一个volatile修饰的成员变量mPandingData,用作线程间共享数据,这个变量的默认值为NOT_SET。通过对共享数据mPandingData的读写访问进行加锁的方式实现线程安全,同时,主线程读取mPandingData的值后,也就被认为是消费掉了共享数据,这时会把mPandingData设置会默认值NOT_SET,而其他线程在拿到锁后写入mPandingData,也就是生产共享数据时,只有之前主线程已消费掉或还未生产过共享数据,才会向主线程发送处理消息。

这个逻辑实现了另外一个特性,当主线程还没来得及处理消息,这时多个线程同时排队拿锁更新数据,主线程最终只会使用最后最新的数据去处理,调用setValue()通知监听者。

dispatchingValue()

图片

无论是生命周期回调的activeStateChanged()还是手动发起数据更新setValue(),最终都通过dispatchingValue()完成了数据更新的分发。

 

void dispatchingValue(@Nullable ObserverWrapper initiator) {
    if (mDispatchingValue) {
        mDispatchInvalidated = true;
        return;
    }
    mDispatchingValue = true;
    do {
        mDispatchInvalidated = false;
        if (initiator != null) {
            considerNotify(initiator);
            initiator = null;
        } else {
            for (Iterator<Map.Entry<Observer<? super T>, ObserverWrapper>> iterator =
                 mObservers.iteratorWithAdditions(); iterator.hasNext(); ) {
                considerNotify(iterator.next().getValue());
                if (mDispatchInvalidated) {
                    break;
                }
            }
        }
    } while (mDispatchInvalidated);
    mDispatchingValue = false;
}

dispatchingValue()如果传入的参数不为null,那么就针对该对象单独分发,对应的就是生命周期回调的调用。而如果传入了null,那就遍历mObservers,对每一个监听者完成分发。每次分发是调用considerNotify()完成。

dispatchingValue()的处理中首先使用了两个成员变量mDispatchingValue和mDispatchInvalidated做了一个短路逻辑,这俩成员变量分别表示是否处于分发中和分发的数据是否过期。进入分发过程时,会将mDispatchingValue置为true,mDispatchInvalidated置为false,这时表示处于正常的分发状态。如果在正常分发状态时,再有新的分发请求,那么就会将mDispatchInvalidated值为true,正常的分发状态便会中断,重新开始分发。这就实现了一个特性,只对监听者通知最新的数据。

可以使用下面的单元测试加深对该特性的理解。

@Test
public void testSetValueDuringSetValue() {
    mOwner.handleLifecycleEvent(ON_START);
    final Observer observer1 = spy(new Observ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hanged(String o) {
            assertThat(mInObserver, is(false));
            mInObserver = true;
            if (o.equals(("bla"))) {
                mLiveData.setValue("gt");
            }
            mInObserver = false;
        }
    });
    final Observer observer2 = spy(new FailReentranceObserver());
    mLiveData.observe(mOwner, observer1);
    mLiveData.observe(mOwner, observer2);
    mLiveData.setValue("bla");
    verify(observer1, Mockito.atMost(2))
        .onChanged("gt");
    verify(observer2, Mockito.atMost(2))
        .onChanged("gt");
}

这个单元测试在源码库中可以找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debug一下看看处理流程,后面会介绍一下这个技巧,这里先简单描述一下代码执行过程。

在这个单元测试中,对于mLiveData有两个监听者observer1和observer2,正常情况下,当mLiveData.setValue("bla")时,dispatchingValue()对监听者进行遍历,两个监听者应该依次收到数据“bla”的通知,但是observer1在收到“bla”后,又执行mLiveData.setValue("gt")发起了新的数据更新,这个第二次dispatchingValue()便会短路,且会中断并重启第一次的遍历,于是observer1会再次收到“gt”,然后才是observer2,它只会收到“gt”。

这个流程便是保证了数据更新只通知最新的,在实际开发中如果遇到setValue()的过程中再次setValue()的情况,就需要特别注意一下这条特性。

considerNotify()

private void considerNotify(ObserverWrapper observer) {

     if (!observer.mActive) {
         return;
     }
     // Check latest state b4 dispatch. Maybe it changed state but we didn't get the event yet.
     //
     // we still first check observer.active to keep it as the entrance for events. So even if
     // the observer moved to an active state, if we've not received that event, we better not
     // notify for a more predictable notification order.
     if (!observer.shouldBeActive()) {
         observer.activeStateChanged(false);
         return;
     }
     if (observer.mLastVersion >= mVersion) {
         return;
     }
     observer.mLastVersion = mVersion;
     observer.mObserver.onChanged((T) mData);
 }

considerNotify()才是最终发起数据更新通知的方法,这里首先检查了监听者及其所处生命周期的活跃状态,并比较了监听者的数据版本和当前数据版本,保证了监听者所在页面处于前台时并且数据版本需要更新时才发起通知。发起通知前会更新监听者的数据版本到最新,确保数据一致。

LiveData特性

分析完这些主要方法后,便可以对LiveData的特性做一个总结了,以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1. 一个监听者只能处于一个生命周期作用域中

2. 监听者通过Lifecycle的特性实现页面销毁后自动注销,防止内存泄漏

3. 监听者只会在所处的页面在前台的情况下收到数据更新的通知

4. 由于Lifecycle的特性,监听者如果在所处页面在前台的情况下,注册进LiveData,会立即调用到considerNotify(),这时候如果LiveData的数据版本变化过,便会立即对该监听者发送通知,这也就是所谓的粘性事件。

5. postValue()经过线程安全处理,最终通过setValue()发起数据更新通知。N次postValue()并不能保证同样N次setValue(),post中防止了重复向主线程发消息,主线程中只会拿当前最新的值调用setValue()。

6. N次setValue()同样不能保证活跃的监听者被通知到N次,LiveData保证了只通知最新的数据。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LiveData源码分析 的相关文章

  • glibc-2.23 puts源码分析

    在分析puts代码之前先看一些基本的知识 一些flag span class token macro property span class token directive hash span span class token direct
  • MAVROS 源码分析

    转载自 xff1a https blog csdn net SIR wkp article details 87861658 MAVROS 源码分析 SIR wkp 2019 02 21 17 52 53 2778 收藏 34 分类专栏 x
  • Vector源码分析

    Vector源码分析 1 Vector基本介绍与类图 Vector 类实现了一个动态数组 和 ArrayList 很相似 但是两者是不同的 Vector 是同步访问的 Vector 包含了许多传统的方法 这些方法不属于集合框架 Vector
  • LinkedList源码分析

    LinkedList源码分析 注意 本笔记分析对象为 Java8 版本 随版本不同 源码会发生变化 基本介绍与类图 LinkedList 同时实现了 List 接口和 Deque 对口 也就是收它既可以看作一个顺序容器 又可以看作一个队列
  • pixhawk 源码分析-SPI驱动-MS5611

    最近学习了一下SPI的驱动软件 xff0c 在此将其进行总结 本文使用的代码为pixhawk 1 5 5版本的源码 源码下载地址 第一步函数入口 xff1a 老规矩 xff0c 所有px4的代码的函数入口都是在启动脚本中 xff0c 启动脚
  • ovn-northd 源码分析

    ovn northd是ovn中的核心后台进程 xff0c 主要负责将ovn的高层配置转换成供ovn controller后台进程使用的逻辑配置 xff0c 更详细的说就是它将ovn northbound数据库中传统意义上的逻辑网络配置转换成
  • ViewModel源码分析

    首先 xff0c 还是先看一个例子 xff1a public class MyViewModel extends ViewModel private MutableLiveData lt List lt User gt gt users p
  • 【5G核心网】free5GC Path Switch Request源码分析

    Path Switch Request 过程的目的是请求将 NG U 传输承载的下行链路终结点切换到新的终结点 Figure 8 4 4 2 1 Path switch request successful operation NG RAN
  • Autoware源码分析——astar_avoid

    概要 本文是对autoware中waypoint planner功能包的相关文件组成和具体节点的分析 由于程序比较复杂 xff0c 我认为还存在一些不完整的地方 xff0c 之后也会继续分析 xff0c 继续更新 在看代码的过程中也学习了一
  • apache源码分析v2.0

    一 概要 1 平台功能层 xff0c 可移植运行库层 xff0c 核心功能层 xff0c 可选功能层 xff0c 第三方支持库 2 核心功能层 xff1a mod core 处理配置文件中的大部分配置指令 mod so 动态加载其余模块 m
  • 【死磕 Java 集合】— ConcurrentSkipListMap源码分析

    转自 xff1a http cmsblogs com p 61 4773 隐藏目录 前情提要简介存储结构源码分析 主要内部类构造方法添加元素添加元素举例删除元素删除元素举例查找元素查找元素举例彩蛋 作者 xff1a 彤哥 出处 xff1a
  • 源码分享-go语言实现的snow3g加密算法

    源码路径 free5gc nas security snow3g snow3g go package snow3g var sr byte 0x63 0x7c 0x77 0x7b 0xf2 0x6b 0x6f 0xc5 0x30 0x01
  • 阿里云OSS请求文件跨域问题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跨域问题网上很多解决方案提示到这里配置但是不生效 一定要勾选Vary Origin这个选项 请求的时候浏览器记得请求在控制台要清理缓存
  • Glide3.7.0源码详解

    基于的Glide版本 3 7 0 本文分析的是Glide最基本的一行代码 Glide with this load url into imageView 我们认准这一个功能点 来看看Glide默默为我们做了什么 这篇文章会分析这行代码背后的
  • Faster RCNN 源码解读(1) -- 文件结构分析

    基本介绍 Faster RCNN 在目标检测及其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其原型RCNN是将CNN引入到目标检测的开山之作 此外基于region proposal是一种十分值得学习的思想 因此将在后续的系列章节中 基于源码 对Faster
  • AndroidO audio系统之AudioPolicyService分析(三)

    1 AudioPolicyService基础 AudioPolicy在Android系统中主要负责Audio 策略 相关的问题 它和AudioFlinger一起组成了Android Audio系统的两个服务 一个负责管理audio的 路由
  • Log4j2注入漏洞万字剖析-汇总收藏版(攻击步骤、漏洞原理、2.15.0-RC1绕过原理以及2.15.0、2.16.0修复原理)

    系列文章 2 15 0之前版漏洞相关文章 Log4j2注入漏洞 CVE 2021 44228 万字深度剖析 一 开篇与基础知识 Log4j2注入漏洞 CVE 2021 44228 万字深度剖析 二 漏洞原理 Log4j2注入漏洞 CVE 2
  • Golang 中实现注解功能的思路分析

    文章目录 注解的作用 一些实现注解的开源 Golang 工程 Golang 中实现注解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 源码词法分析 第二步 代码生成 第三步 自动执行 番外 Golang 中一种代替注解的方案 注解的作用 提到注解 需要短暂的说明其前世
  • 【ClickHouse内核】对于分区、索引、标记和压缩数据的协同工作

    目录 概述 写入过程 生成分区目录 生成索引 生成标记和数据压缩文件 各个底层物理文件生成的过程 查询过程 借助索引文件降低扫描范围 借助标记文件降低解压数据的大小 数据标记与压缩数据块的对应关系 多个数据标记对应一个压缩数据块 一个数据标
  • IDEA国际化资源Key无法全局重命名的解决方案

    一 前言 最近在开发中使用到了HibernateValidator进行入参校验以及错误消息的国际化支持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使用HibernateValidator进行校验的时候 我们只需在需要在校验的变量上添加相应的注解 同时在message

随机推荐

  • Python无参装饰器

    一 什么是装饰器 定义一个函数 xff0c 该函数可为其他函数添加额外的功能 二 何时用装饰器 需要在不修改被装饰对象源代码及其调用方式时 xff0c 为被装饰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 三 如何写一个装饰器 现在我们有如下一个函数help xff
  • typedef的用法

    typedef中声明的类型在变量名的位置出现 什么意思呢 xff0c 我们回头来看 我们是怎么声明int类型变量的 xff1f int Typename 像上面这样 xff0c 对不对 xff1f 那么用typedef之后呢 xff1f 把
  • Activity启动流程(一)

    Launcher进程请求AMSAMS发送创建应用进程请求Zygote进程接受请求并孵化应用进程应用进程启动ActivityThread 一 Launcher进程请求AMS 上面我们提到根Activity的启动流程其实就是桌面上点击一个应用图
  • Activity启动流程(二)

    应用进程绑定到AMSAMS发送启动Activity的请求ActivityThread的Handler处理启动Activity的请求 一 应用进程绑定到AMS 1 时序图 2 详细过程 在前面一篇我们知道当Zygote进程孵化出应用进程后会执
  • AudioRecord

    数字音频 数字音频通常分为三步 xff1a 采样 量化 编码 采样 xff1a 就是将获取的信号给数字化 xff0c 其中有个概念就是采样频率 xff0c 而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只有20Hz 20kHz xff0c 所以一般设置的都是44
  • GCC编译C/C++程序(一步完成)

    使用 GCC 编译器编译 C 或者 C 43 43 程序 xff0c 也必须要经历这 4 个过程 但考虑在实际使用中 xff0c 用户可能并不关心程序的执行结果 xff0c 只想快速得到最终的可执行程序 xff0c 因此 gcc 和 g 4
  • GCC -E选项:对源程序做预处理操作

    存储在 demo c 文件中 include lt stdio h gt int main puts 34 hello world 34 return 0 通过为 gcc 指令添加 E 选项 xff0c 即可控制 GCC 编译器仅对源代码做
  • GCC -S选项:编译非汇编文件

    root 64 bogon demo cat demo c include lt stdio h gt int main puts 34 Hello World 34 return 0 root 64 bogon demo gcc E de
  • GCC -c选项:生成目标文件

    root 64 bogon demo ls demo c root 64 bogon demo cat demo c include lt stdio h gt int main puts 34 Hello World 34 return
  • GCC -l选项:手动添加链接库

    标准库的大部分函数通常放在文件 libc a 中 xff08 文件名后缀 a代表 achieve xff0c 译为 获取 xff09 xff0c 或者放在用于共享的动态链接文件 libc so 中 xff08 文件名后缀 so代表 shar
  • GCC 编译使用动态链接库和静态链接库

    1 库的分类 根据链接时期的不同 xff0c 库又有静态库和动态库之分 静态库是在链接阶段被链接的 xff08 好像是废话 xff0c 但事实就是这样 xff09 xff0c 所以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就不受库的影响了 xff0c 即使库被删除了
  • python爬虫——爬取数据导入excel表

    1 导入第三方库 requests库 re html xlwt span class token keyword from span bs4 span class token keyword import span BeautifulSou
  • Makefile call函数

    引用变量的格式为 变量名 xff0c 函数调用的格式如下 xff1a lt function gt lt arguments gt 或者是 lt function gt lt arguments gt 其中 xff0c function 是
  • Glide生命周期绑定

    Glide class和RequestManagerRetriever class xff0c 主要用来获得RequestManager with返回一个RequestManager public static RequestManager
  • Glide缓存机制

    Glide中采用计数的方式统计资源的引用 xff0c 在每个EngineResource内部都设置一个引用计数acquired xff0c 在加载资源时引用 43 43 xff0c 释放资源时引用 xff1a class EngineRes
  • UML类图

    类图 xff08 Class Diagrams xff09 xff1a 用户根据用例图抽象成类 xff0c 描述类的内部结构和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xff0c 是一种静态结构图 在UML类图中 xff0c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关系 泛化 xff08
  • android源码github

    https github com aosp mirror platform frameworks base
  • jar 包转 java

    jd gui 内 File gt Save All Sources 直接保存到本地
  • DataBinding源码解析

    DataBinding是Google发布的支持库 xff0c 它可以实现UI组件及数据源的双向绑定 使用DataBinding可以轻松实现MVVM模式 xff0c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会体现在View界面上 xff0c 反过来界面内容变化也会同
  • LiveData源码分析

    首先还是以一个示例开始 xff1a MutableLiveData lt String gt liveString 61 new MutableLiveData lt gt liveString observe mOwner new 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