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M概述

2023-11-15

简介

什么是JMM

内存模型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操作协议下,对特定的内存或者高速缓存进行读写访问的过程抽象描述,不同架构下的物理机拥有不一样的内存模型,Java虚拟机是一个实现了跨平台的虚拟系统,因此它也有自己的内存模型,即Java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 JMM)。

因此它不是对物理内存的规范,而是在虚拟机基础上进行的规范从而实现平台一致性,以达到Java程序能够“一次编写,到处运行”。

究竟什么是内存模型?

内存模型描述了程序中各个变量(实例域、静态域和数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际计算机系统中将变量存储到内存和从内存中取出变量这样的底层细节

Java Memory Model(Java内存模型), 围绕着在并发过程中如何处理可见性、原子性、有序性这三个特性而建立的模型。

JSR-133规范

即JavaTM内存模型与线程规范,由JSR-133专家组开发。本规范是JSR-176(定义了JavaTM平台 Tiger(5.0)发布版的主要特性)的一部分。本规范的标准内容将合并到JavaTM语言规范、JavaTM虚拟机规范以及java.lang包的类说明中。
JSR-133中文版下载
  该规范在Java语言规范里面指出了JMM是一个比较开拓性的尝试,这种尝试视图定义一个一致的、跨平台的内存模型,但是它有一些比较细微而且很重要的缺点。它提供大范围的流行硬件体系结构上的高性能JVM实现,现在的处理器在它们的内存模型上有着很大的不同,JMM应该能够适合于实际的尽可能多的体系结构而不以性能为代价,这也是Java跨平台型设计的基础。

其实Java语言里面比较容易混淆的关键字主要是synchronized和volatile,也因为这样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开发者会忽略掉这些规则,这也使得编写同步代码比较困难。
  JSR133本身的目的是为了修复原本JMM的一些缺陷而提出的。

JMM结构规范

JMM规定了所有的变量都存储在主内存(Main Memory)中。每个线程还有自己的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保存了该线程使用到的变量的主内存的副本拷贝,线程对变量的所有操作(读取、赋值等)都必须在工作内存中进行,而不能直接读写主内存中的变量(volatile变量仍然有工作内存的拷贝,但是由于它特殊的操作顺序性规定,所以看起来如同直接在主内存中读写访问一般)。不同的线程之间也无法直接访问对方工作内存中的变量,线程之间值的传递都需要通过主内存来完成。

在java中,所有实例域、静态域和数组元素存储在堆内存中,堆内存在线程之间共享(本文使用“共享变量”这个术语代指实例域,静态域和数组元素)。局部变量(Local variables),方法定义参数(java语言规范称之为formal method parameters)和异常处理器参数(exception handler parameters)不会在线程之间共享,它们不会有内存可见性问题,也不受内存模型的影响。

主内存和本地内存结构

从抽象的角度来看,JMM定义了线程和主内存之间的抽象关系:线程之间的共享变量存储在主内存(main memory)中,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私有的本地内存(local memory),本地内存中存储了该线程以读/写共享变量的副本。本地内存是JMM的一个抽象概念,并不真实存在。本地内存它涵盖了缓存,写缓冲区,寄存器以及其他的硬件和编译器优化之后的一个数据存放位置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来看,线程A与线程B之间如要通信的话,必须要经历下面2个步骤:

  1. 首先,线程A把本地内存A中更新过的共享变量刷新到主内存中去。
  2. 然后,线程B到主内存中去读取线程A之前已更新过的共享变量。

下面通过示意图来说明这两个步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本地内存A和B有主内存中共享变量x的副本。假设初始时,这三个内存中的x值都为0。线程A在执行时,把更新后的x值(假设值为1)临时存放在自己的本地内存A中。当线程A和线程B需要通信时,线程A首先会把自己本地内存中修改后的x值刷新到主内存中,此时主内存中的x值变为了1。随后,线程B到主内存中去读取线程A更新后的x值,此时线程B的本地内存的x值也变为了1。

从整体来看,这两个步骤实质上是线程A在向线程B发送消息,而且这个通信过程必须要经过主内存。JMM通过控制主内存与每个线程的本地内存之间的交互,来为java程序员提供内存可见性保证。

JMM的三个特征

Java内存模型是围绕着并发编程中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这三个特征来建立的,那我们依次看一下这三个特征:

原子性(Atomicity)

一个操作不能被打断,要么全部执行完毕,要么不执行。在这点上有点类似于事务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回退到执行该操作之前的状态。

基本类型数据的访问大都是原子操作,long 和double类型的变量是64位,但是在32位JVM中,32位的JVM会将64位数据的读写操作分为2次32位的读写操作来进行,这就导致了long、double类型的变量在32位虚拟机中是非原子操作,数据有可能会被破坏,也就意味着多个线程在并发访问的时候是线程非安全的。

下面我们来演示这个32位JVM下,对64位long类型的数据的访问的问题:

可见性:

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做了修改之后,其他的线程立即能够看到(感知到)该变量的这种修改(变化)。

Java内存模型是通过将在工作内存中的变量修改后的值同步到主内存,在读取变量前从主内存刷新最新值到工作内存中,这种依赖主内存的方式来实现可见性的。

无论是普通变量还是volatile变量都是如此,区别在于:volatile的特殊规则保证了volatile变量值修改后的新值立刻同步到主内存,每次使用volatile变量前立即从主内存中刷新,因此volatile保证了多线程之间的操作变量的可见性,而普通变量则不能保证这一点。

除了volatile关键字能实现可见性之外,还有synchronized,Lock,final也是可以的。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在同步方法/同步块开始时(Monitor Enter),使用共享变量时会从主内存中刷新变量值到工作内存中(即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值到线程私有的工作内存中),在同步方法/同步块结束时(Monitor Exit),会将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值同步到主内存中去(即将线程私有的工作内存中的值写入到主内存进行同步)。

使用Lock接口的最常用的实现ReentrantLock(重入锁)来实现可见性:当我们在方法的开始位置执行lock.lock()方法,这和synchronized开始位置(Monitor Enter)有相同的语义,即使用共享变量时会从主内存中刷新变量值到工作内存中(即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值到线程私有的工作内存中),在方法的最后finally块里执行lock.unlock()方法,和synchronized结束位置(Monitor Exit)有相同的语义,即会将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值同步到主内存中去(即将线程私有的工作内存中的值写入到主内存进行同步)。

final关键字的可见性是指:被final修饰的变量,在构造函数数一旦初始化完成,并且在构造函数中并没有把“this”的引用传递出去(“this”引用逃逸是很危险的,其他的线程很可能通过该引用访问到只“初始化一半”的对象),那么其他线程就可以看到final变量的值。

有序性:

对于一个线程的代码而言,我们总是以为代码的执行是从前往后的,依次执行的。这么说不能说完全不对,在单线程程序里,确实会这样执行;但是在多线程并发时,程序的执行就有可能出现乱序。用一句话可以总结为:在本线程内观察,操作都是有序的;如果在一个线程中观察另外一个线程,所有的操作都是无序的。前半句是指“线程内表现为串行语义(WithIn Thread As-if-Serial Semantics)”,后半句是指“指令重排”现象和“工作内存和主内存同步延迟”现象。

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银行汇款问题,一个银行账户存款100,这时一个人从该账户取10元,同时另一个人向该账户汇10元,那么余额应该还是100。那么此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A线程负责取款,B线程负责汇款,A从主内存读到100,B从主内存读到100,A执行减10操作,并将数据刷新到主内存,这时主内存数据100-10=90,而B内存执行加10操作,并将数据刷新到主内存,最后主内存数据100+10=110,显然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要保证A线程和B线程有序执行,先取款后汇款或者先汇款后取款,此为有序性。

Java提供了两个关键字volatile和synchronized来保证多线程之间操作的有序性,volatile关键字本身通过加入内存屏障来禁止指令的重排序,而synchronized关键字通过一个变量在同一时间只允许有一个线程对其进行加锁的规则来实现,

在单线程程序中,不会发生“指令重排”和“工作内存和主内存同步延迟”现象,只在多线程程序中出现。

关键词synchronized与volatile总结

synchronized的特点
一个线程执行互斥代码过程如下:

  1. 获得同步锁;
  2. 清空工作内存;
  3. 从主内存拷贝对象副本到工作内存;
  4. 执行代码(计算或者输出等);
  5. 刷新主内存数据;
  6. 释放同步锁。

所以,synchronized既保证了多线程的并发有序性,又保证了多线程的内存可见性

volatile是第二种Java多线程同步的手段,根据JLS的说法,一个变量可以被volatile修饰,在这种情况下内存模型确保所有线程可以看到一致的变量值

    class Test {  
        static volatile int i = 0, j = 0;  
        static void one() {  
            i++;  
            j++;  
        }  
        static void two() {  
            System.out.println("i=" + i + " j=" + j);  
        }  
    }  

加上volatile可以将共享变量i和j的改变直接响应到主内存中,这样保证了i和j的值可以保持一致,然而我们不能保证执行two方法的线程是在i和j执行到什么程度获取到的,所以volatile可以保证内存可见性,不能保证并发有序性(不具有原子性)
如果没有volatile,则代码执行过程如下:

  1. 将变量i从主内存拷贝到工作内存;
  2. 刷新主内存数据;
  3. 改变i的值;
  4. 将变量j从主内存拷贝到工作内存;
  5. 刷新主内存数据;
  6. 改变j的值;

重排序

在执行程序时为了提高性能,编译器和处理器常常会对指令做重排序。重排序分三种类型:

  1. 编译器优化的重排序。编译器在不改变单线程程序语义的前提下,可以重新安排语句的执行顺序。
  2. 指令级并行的重排序。现代处理器采用了指令级并行技术(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ILP)来将多条指令重叠执行。如果不存在数据依赖性,处理器可以改变语句对应机器指令的执行顺序。
  3. 内存系统的重排序。由于处理器使用缓存和读/写缓冲区,这使得加载和存储操作看上去可能是在乱序执行。

从java源代码到最终实际执行的指令序列,会分别经历下面三种重排序:
上述的1属于编译器重排序,2和3属于处理器重排序。这些重排序都可能会导致多线程程序出现内存可见性问题。对于编译器,JMM的编译器重排序规则会禁止特定类型的编译器重排序(不是所有的编译器重排序都要禁止)。对于处理器重排序,JMM的处理器重排序规则会要求java编译器在生成指令序列时,插入特定类型的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s,intel称之为memory fence)指令,通过内存屏障指令来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不是所有的处理器重排序都要禁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MM属于语言级的内存模型,它确保在不同的编译器和不同的处理器平台之上,通过禁止特定类型的编译器重排序和处理器重排序,为程序员提供一致的内存可见性保证。

处理器重排序与内存屏障指令

现代的处理器(物理处理器即CPU)使用写缓冲区来临时保存向内存写入的数据。写缓冲区可以保证指令流水线持续运行,它可以避免由于处理器停顿下来等待向内存写入数据而产生的延迟。同时,通过以批处理的方式刷新写缓冲区,以及合并写缓冲区中对同一内存地址的多次写,可以减少对内存总线的占用。虽然写缓冲区有这么多好处,但每个处理器上的写缓冲区,仅仅对它所在的处理器可见。这个特性会对内存操作的执行顺序产生重要的影响:处理器排序后对内存的读/写操作的执行顺序,不一定与内存实际发生的读/写操作顺序一致!为了具体说明,请看下面示例:

Processor A Processor B
a = 1; //A1 b = 2; //B1
x = b; //A2 y = a; //B2
初始状态:a = b = 0//A3
处理器允许执行后得到结果:x = y = 0

假设处理器A和处理器B按程序的顺序并行执行内存访问,最终却可能得到x = y = 0的结果。具体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A3->A2-B2->A1-A2;//指令并不会按照程序的顺序执行,这样的话,和你预想的结果天壤之别

这里的关键是,由于写缓冲区仅对自己的处理器可见,它会导致处理器执行内存操作的顺序可能会与内存实际的操作执行顺序不一致。由于现代的处理器都会使用写缓冲区,因此现代的处理器都会允许对写-读操做重排序。

下面是常见处理器允许的重排序类型的列表:

  Load-Load Load-Store Store-Store Store-Load 数据依赖
sparc-TSO N N N Y N
x86 N N N Y N
ia64 Y Y Y Y N
PowerPC Y Y Y Y N
上表单元格中的“N”表示处理器不允许两个操作重排序,“Y”表示允许重排序。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 常见的处理器都允许Store-Load重排序;
  • 常见的处理器都不允许对存在数据依赖的操作做重排序。sparc-TSO和x86拥有相对较强的处理器内存模型,它们仅允许对写-读操作做重排序(因为它们都使用了写缓冲区)。

※注1:sparc-TSO是指以TSO(Total Store Order)内存模型运行时,sparc处理器的特性。
※注2:上表中的x86包括x64及AMD64。
※注3:由于ARM处理器的内存模型与PowerPC处理器的内存模型非常类似,本文将忽略它。
※注4:数据依赖性后文会专门说明。

为了保证内存可见性,java编译器在生成指令序列的适当位置会插入内存屏障指令来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JMM把内存屏障指令分为下列四类:

屏障类型 指令示例 说明
LoadLoad Barriers Load1; LoadLoad; Load2 确保Load1数据的装载,之前于Load2及所有后续装载指令的装载。
StoreStore Barriers Store1; StoreStore; Store2 确保Store1数据对其他处理器可见(刷新到内存),之前于Store2及所有后续存储指令的存储。
LoadStore Barriers Load1; LoadStore; Store2 确保Load1数据装载,之前于Store2及所有后续的存储指令刷新到内存。
StoreLoad Barriers Store1; StoreLoad; Load2 确保Store1数据对其他处理器变得可见(指刷新到内存),之前于Load2及所有后续装载指令的装载。StoreLoad Barriers会使该屏障之前的所有内存访问指令(存储和装载指令)完成之后,才执行该屏障之后的内存访问指令。
StoreLoad Barriers是一个“全能型”的屏障,它同时具有其他三个屏障的效果。现代的多处理器大都支持该屏障(其他类型的屏障不一定被所有处理器支持)。执行该屏障开销会很昂贵,因为当前处理器通常要把写缓冲区中的数据全部刷新到内存中(buffer fully flush)。

数据依赖性

如果两个操作访问同一个变量,且这两个操作中有一个为写操作,此时这两个操作之间就存在数据依赖性。数据依赖分下列三种类型:

名称 代码示例 说明
写后读 a = 1; b = a; 写一个变量之后,再读这个位置。
写后写 a = 1;a = 2; 写一个变量之后,再写这个变量。
读后写 a = b;b = 1; 读一个变量之后,再写这个变量。

上面三种情况,只要重排序两个操作的执行顺序,程序的执行结果将会被改变。

前面提到过,编译器和处理器可能会对操作做重排序。编译器和处理器在重排序时,会遵守数据依赖性,编译器和处理器不会改变存在数据依赖关系的两个操作的执行顺序。
注意,这里所说的数据依赖性仅针对单个处理器中执行的指令序列和单个线程中执行的操作,不同处理器之间和不同线程之间的数据依赖性不被编译器和处理器考虑。

as-if-serial语义

as-if-serial语义的意思指:不管怎么重排序(编译器和处理器为了提高并行度),(单线程)程序的执行结果不能被改变。编译器,runtime 和处理器都必须遵守as-if-serial语义。
【例】

double pi  = 3.14;    //A  
double r   = 1.0;     //B  
double area = pi * r * r;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A和C之间存在数据依赖关系,同时B和C之间也存在数据依赖关系。因此在最终执行的指令序列中,C不能被重排序到A和B的前面(C排到A和B的前面,程序的结果将会被改变)。但A和B之间没有数据依赖关系,编译器和处理器可以重排序A和B之间的执行顺序。下图是该程序的两种执行顺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s-if-serial语义把单线程程序保护了起来,遵守as-if-serial语义的编译器,runtime 和处理器共同为编写单线程程序的程序员创建了一个幻觉:单线程程序是按程序的顺序来执行的。as-if-serial语义使单线程程序员无需担心重排序会干扰他们,也无需担心内存可见性问题。

先行发生(happens-before)原则:

前面所述的内存交互操作必须要满足一定的规则,而happens-before就是定义这些规则的一个等效判断原则。happens-before是JMM定义的2个操作之间的偏序关系:如果操作A线性发生于操作B,则A产生的影响能被操作B观察到,“影响”包括修改了内存中共享变量的值、发送了消息、调用了方法等。如果两个操作满足happens-before原则,那么不需要进行同步操作,JVM能够保证操作具有顺序性,此时不能够随意的重排序。否则,无法保证顺序性,就能进行指令的重排序。

Java内存模型中定义的两项操作之间的次序关系,如果说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操作A产生的影响能被操作B观察到,“影响”包含了修改了内存中共享变量的值、发送了消息、调用了方法等。

下面是Java内存模型下一些”天然的“happens-before关系,这些happens-before关系无须任何同步器协助就已经存在,可以在编码中直接使用。如果两个操作之间的关系不在此列,并且无法从下列规则推导出来的话,它们就没有顺序性保障,虚拟机可以对它们进行随意地重排序。

a.程序次序规则(Pragram Order Rule):在一个线程内,按照程序代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准确地说应该是控制流顺序而不是程序代码顺序,因为要考虑分支、循环结构。

b.管程锁定规则(Monitor Lock Rule):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同一个锁的lock操作。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同一个锁,而”后面“是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c.volatile变量规则(Volatile Variable Rule):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取操作,这里的”后面“同样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d.线程启动规则(Thread Start Rule):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每一个动作。

e.线程终于规则(Thread Termination Rule):线程中的所有操作都先行发生于对此线程的终止检测,我们可以通过Thread.join()方法结束,Thread.isAlive()的返回值等作段检测到线程已经终止执行。

f.线程中断规则(Thread Interruption Rule):对线程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Thread.interrupted()方法检测是否有中断发生。

g.对象终结规则(Finalizer Rule):一个对象初始化完成(构造方法执行完成)先行发生于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g.传递性(Transitivity):如果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操作B先行发生于操作C,那就可以得出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C的结论。

一个操作”时间上的先发生“不代表这个操作会是”先行发生“,那如果一个操作”先行发生“是否就能推导出这个操作必定是”时间上的先发生 “呢?也是不成立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指令重排序。所以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与happens-before原则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衡量并发安全问题一切必须以happens-before 原则为准。

注意:不同操作时间先后顺序与先行发生原则之间没有关系,二者不能相互推断,衡量并发安全问题不能受到时间顺序的干扰,一切都要以happens-before原则为准

示例

private int value = 0;

public void setValue(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public int getValue() {
    return this.value;
}

对于上面的代码,假设线程A在时间上先调用setValue(1),然后线程B调用getValue()方法,那么线程B收到的返回值一定是1吗?

按照happens-before原则,两个操作不在同一个线程、没有通道锁同步、线程的相关启动、终止和中断以及对象终结和传递性等规则都与此处没有关系,因此这两个操作是不符合happens-before原则的,这里的并发操作是不安全的,返回值并不一定是1。

对于该问题的修复,可以使用lock或者synchronized套用“管程锁定规则”实现先行发生关系;或者将value定义为volatile变量(两个方法的调用都不存在数据依赖性),套用“volatile变量规则”实现先行发生关系。如此一来,就能保证并发安全性。

volatile的原理和实现机制

前面讲述了源于volatile关键字的一些使用,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volatile到底如何保证可见性和禁止指令重排序的。

下面这段话摘自《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观察加入volatile关键字和没有加入volatile关键字时所生成的汇编代码发现,加入volatile关键字时,会多出一个lock前缀指令”

lock前缀指令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内存屏障(也成内存栅栏),内存屏障会提供3个功能:

1)它确保指令重排序时不会把其后面的指令排到内存屏障之前的位置,也不会把前面的指令排到内存屏障的后面;即在执行到内存屏障这句指令时,在它前面的操作已经全部完成;

2)它会强制将对缓存的修改操作立即写入主存;

3)如果是写操作,它会导致其他CPU中对应的缓存行无效。

使用volatile关键字的场景

synchronized关键字是防止多个线程同时执行一段代码,那么就会很影响程序执行效率,而volatile关键字在某些情况下性能要优于synchronized,但是要注意volatile关键字是无法替代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因为volatile关键字无法保证操作的原子性。通常来说,使用volatile必须具备以下2个条件:
  1)对变量的写操作不依赖于当前值
  2)该变量没有包含在具有其他变量的不变式中

实际上,这些条件表明,可以被写入 volatile 变量的这些有效值独立于任何程序的状态,包括变量的当前状态。

事实上,我的理解就是上面的2个条件需要保证操作是原子性操作,才能保证使用volatile关键字的程序在并发时能够正确执行。

参考资料

【Java线程】Java内存模型总结
http://blog.csdn.net/vking_wang/article/details/8574376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JMM概述 的相关文章

  • 如何计算Java数组的内存大小?

    我知道如何通过添加三个部分来计算Java对象的内存大小 标头 属性 引用 我还知道Java数组也是一个对象 但是当我读到 Understanding the JVM Advanced Features and Best Practices
  • HotSpot使用的Mark-Compact算法是什么?

    当阅读 Mark Compact 章节时垃圾收集手册 https rads stackoverflow com amzn click com 1420082795 提出了一系列替代方案 但其中大多数看起来很旧 理论上 例如 2 指压缩和 L
  • 如何减少Scala中创建的对象数量?

    我正在 Scala 中编写一个计算机图形应用程序 它使用 RGB 类返回图像中某个点的颜色 正如你可以想象的 返回颜色 RGB 对象的函数被调用了很多次 class RGB val red Int val green Int val blu
  • JVM内存段分配

    好吧 我有一个关于 JVM 内存段的问题 我知道每个 JVM 都会选择稍微不同地实现这一点 但这是一个总体概念 在所有 JVM 中应该保持相同 一个在运行时不使用虚拟机执行的标准C C 程序在运行时有四个内存段 代码 堆栈 堆 数据 所有这
  • Bipush 在 JVM 中如何工作?

    我知道 iload 接受整数 1 到 5 但是如何使用 bipush 指令扩展到更高的数字 特定整数如何与字节码一起存储 有几种不同的指令可用于推送整数常量 最小的是iconst 指令 这些只是一个字节 因为该值是在操作码本身中编码的 ic
  • Java:为什么它使用固定数量的内存?或者它如何管理内存?

    JVM 似乎使用了一些固定数量的内存 至少我经常看到参数 Xmx 对于最大尺寸 和 Xms 对于初始大小 这表明 我感觉 Java 应用程序不能很好地处理内存 我注意到一些事情 即使一些非常小的示例演示应用程序也会加载大量内存 也许这是因为
  • 抛出 Java 异常时是否会生成堆栈跟踪?

    这是假设我们不调用 printstacktrace 方法 只是抛出和捕获 我们正在考虑这样做是为了解决一些性能瓶颈 不 堆栈跟踪是在构造异常对象时生成的 而不是在抛出异常对象时生成的 Throwable 构造函数调用 fillInStack
  • jvm 次要版本与编译器次要版本

    当运行使用具有相同主要版本但次要版本高于 JVM 的 JDK 编译的类时 JVM 会抛出异常吗 JDK 版本并不重要 类文件格式版本 http blogs oracle com darcy entry source target class
  • 如果使用的 JVM 是 x86 或 x64,则以不同的方式解决 Maven 依赖关系?

    我设置了一个 Maven 存储库来托管一些 dll 但我需要我的 Maven 项目根据使用的 JVM 是 x86 还是 x64 下载不同的 dll 例如 在运行 x86 版本 JVM 的计算机上 我需要从存储库下载 ABC dll 作为依赖
  • 无法为对象堆保留足够的空间

    每次尝试运行该程序时 我都会重复出现以下异常 VM初始化期间发生错误 无法为对象堆保留足够的空间 无法创建Java虚拟机 我尝试增加虚拟内存 页面大小 和 RAM 大小 但无济于事 我怎样才能消除这个错误 运行 JVM XX MaxHeap
  • Java中的整数缓存[重复]

    这个问题在这里已经有答案了 可能的重复 奇怪的Java拳击 https stackoverflow com questions 3130311 weird java boxing 最近我看到一个演示 其中有以下 Java 代码示例 Inte
  • 如何在没有 Node.JS 的情况下运行 UglifyJS2

    无论如何都要跑UglifyJS2 https github com mishoo UglifyJS2没有node js 假设我想使用 JavaScript 脚本引擎在 JVM 进程中运行它 怎么做 我看到米秀回答你了https github
  • Java 堆分析因 SIGABRT 崩溃

    我正在尝试分析由 C 编写的方法分配并插入的本机内存JVM通过JNI 我安装了 valgrind version valgrind 3 13 0 并尝试使用以下选项运行 JVM valgrind tool massif massif out
  • 将 Kotlin .kt 类打包到 JAR 中

    我如何构建HelloWorld kt as a JAR以便它运行 thufir dur kotlin thufir dur kotlin kotlinc HelloWorld kt include runtime d HelloWorld
  • Java:为什么.class文件中的方法类型包含返回类型,而不仅仅是签名?

    class 文件的常量池中有一个 NameAndType 结构 它用于动态绑定 该类可以 导出 的所有方法都被描述为 签名 返回类型 喜欢 getVector Ljava util Vector 当某些 jar 中方法的返回类型发生更改时
  • Java 比 Xmx 参数消耗更多内存

    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 Web 服务器类 基于 Java SEHttpServer class 当我使用此命令启动编译的类来限制内存使用时 java Xmx5m Xss5m Xrs Xint Xbatch Test 现在如果我使用检查内存top
  • 有没有一种独立的JAVA可以在PC上运行而无需任何操作系统

    据我所知 java 程序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上运行 任何类型的机器都有 JVM 我需要一个在我的 PC 上独立运行的 JVM 而不是在我的操作系统 Windows 或任何其他操作系统 上运行 我的意思是 JVM 的作用类似于启动 而不是操作系
  • Eclipse 找不到 javaw.exe

    当我启动 eclipse 时 我遇到这个问题 javaw exe在我的电脑中的位置是C Program Files Java jre7 bin 我尝试更改路径环境变量 然后出现不同的错误 例如 JRE 更新到 jre1 8 0 111 后
  • 从不同 JVM 中的 Java 桌面应用程序中执行 Java main 方法

    我有一个桌面应用程序 当有人按下按钮时 我希望它启动另一个执行类的 main 方法的 JVM 我的桌面应用程序已经依赖于包含具有我想要执行的 main 方法的类的 jar 目前我有以下代码 但是 我希望它们是一种更优雅的方法 Runtime
  • 限制 Java 进程的总内存消耗(在 Cloud Foundry 中)

    与这两个问题相关 如何设置JVM的最大内存使用量 https stackoverflow com questions 1493913 how to set the maximum memory usage for jvm 什么会导致 jav

随机推荐

  • DAP组件外部服务开发说明

    DAP数据分析平台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数据分析的需要而开发的一款产品 不同于一般的BI平台 DAP数据分析平台更侧重数据的聚合 平台预置有数据源注册 ODS注册与管理 数仓配置与数据聚合 从而实现企业业务数据的统一 构建企业统一的 标准的 完
  • 每日英语--Week15

    文章目录 一 First Day 二 Second Day 三 Third Day 四 Fourth Day 五 Fifth Day 一 First Day 例句 It has been a crazy year for you Like
  • include的路径说明 VS C++ 路径中\\与/

    https www cnblogs com yliu archive 2011 06 16 2082370 html 这篇文章言简意赅的描述了不同写法的路径差异 C 路径中 与 1 windows默认使用 2 linux默认使用 3 可以都
  • Ubuntu下在pycharm中下载库出现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distutils.core'

    根据pycharm项目选择的python版本 python2命令端执行 sudo apt get install python pip python3命令端执行 sudo apt get install python3 pip
  • 为什么公司在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删除操作的时候都建议软删?

    我们平时在建表的时候 相信大家有时候会被告知再添加一个额外的字段来判断当前记录是否需要使用 也就是软删 我在公司也是严禁删除数据 只能使用软删 我刚开始也是以为是防止误删或者有一个记录留存 但是其实我们每个操作都会记录操作日志的 所以真实目
  • go-fastdfs

    go fastdfs是一个基于http协议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它基于大道至简的设计理念 一切从简设计 使得它的运维及扩展变得更加简单 它具有高性能 高可靠 无中心 免维护等优点 使用文档 安装 查找镜像 docker search go fa
  • vue input双向绑定赋值,input有值不显示,出现一个提示

    vue input双向绑定赋值 input有值不显示 出现一个提示 The specified value wxssdd23u992 cannot be parsed or is out of range at view umd min j
  • 区块链技术简介

    前言 本文是对区块链技术的简介总结 如果要对区块链技术详细了解和学习 可参考廖雪峰老师的区块链教程 1 1什么是区块链 技术角度 定义 区块链 Blockchain 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 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 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
  • 统一枚举,对外提供一劳永逸的访问接口

    枚举实体类 date 2019 12 12 public class EnumModel private int code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getCode return code public v
  • 华为OD机试 Python 【查字典】

    题目 描述 给你一个 头 就是词的开始部分 和一个单词清单 你需要找出哪些单词是以这个 头 开始的 输出 所有以这个 头 开始的单词 每个单词一行 如果一个都没有 输出 1 输入 abc 4 a ab abc abcd 输出 abc abc
  • centos发现网络连不上了,重启网络服务报错“systemctl status network.service” and “journalctl -xe” for details. [失败]

    打开虚拟机centos系统的时候发现网络连不上了 重启网络服务失败报错 Restarting network via systemctl Job for network service failed because the control
  • Android底部导航栏的四种实现

    现在大多数App都会用到底部导航栏 比如常见的聊天工具QQ 微信 购物App等等 有了底部导航栏 用户可以随时切换界面 查看不同的内容 它的实现方式也很多 以前大多使用TabHost来实现 但是现在我们有很多更好的选择 使用LinearLa
  • 查找学生信息(Java)

    主要是通过学生学号查找这个学生学生的所有信息 旨在强化对于ArrayList集合的理解 和他的常用方法如get add 等方法的熟练 和集合元素的遍历等等 是一个综合性较高的功能 首先创建学生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p
  • npm WARN invalid config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set in C:\Users\liujieya\.npmrc

    错误如下 PS C Users liujieya Desktop Demo1 项目 vue manage gt npm run serve npm WARN invalid config registry https registry np
  • synopsys-SDC第二章——综合的基础知识

    synopsys SDC第二章 综合的基础知识 前言 一 综合是什么 二 时序约束在综合中的作用 1 优化 2 输入重排序 3 输入缓冲 三 综合中其它问题 前言 学习了FPGA和数字IC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但是对于SDC和STA整体性的学习
  • element-ui 解决 el-select 设置初始默认值后切换选项无效问题

    如何解决 el select 设置默认值后无法切换选项 在今天做项目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个问题 我给form表单里面的 el select下拉框设置一个默认值 但是当下拉框重新选择时 页面下拉框的值却不变 如图所示 原因 select 已经绑定
  • 企业补丁管理必备的11个关键步骤

    补丁管理是发布和部署软件更新的持续过程 最常见的是解决安全和功能问题 但要做好补丁管理 就必须具备一个详细的 可重复的过程 建立有效的补丁管理流程对于保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补丁解决可能被黑客利用的漏洞 漏洞修复用于纠正软件中的错误或
  •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分区、页式、段式管理

    http blog csdn net hguisu article details 5713164 t0
  • python中re模块的group()和groups()

    group和groups是两个不同的函数 一般 m group N 返回第N组括号匹配的字符 而m group m group 0 所有匹配的字符 与括号无关 这个是API规定的 m groups 返回所有括号匹配的字符 以tuple格式
  • JMM概述

    文章目录 简介 什么是JMM JSR 133规范 JMM结构规范 主内存和本地内存结构 JMM的三个特征 原子性 Atomicity 可见性 有序性 关键词synchronized与volatile总结 重排序 处理器重排序与内存屏障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