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vue、uni-app微信小程序的区别

2023-11-04

传统的h5只有1端,即浏览器。而uni-app可跨多端,虽仍属前端,与传统h5有不同。

网络模型的变化

以前网页大多是b/s,服务端代码混合在页面里;

现在是c/s,前后端分离,通过js api(类似ajax的uni.request)获取json数据,把数据绑定在界面上渲染。

文件类型变化

以前是.html文件,开发也是html,运行也是html。
现在是.vue文件,开发是vue,经过编译后,运行时已经变成了js文件。
现代前端开发,很少直接使用HTML,基本都是开发、编译、运行。所以uni-app有编译器、运行时的概念。

文件内代码架构的变化

以前一个html大节点,里面有script和style节点;

现在template是一级节点,用于写tag组件,script和style是并列的一级节点,也就是有3个一级节点。

以前

复制代码<!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head>  
    <body>  

    </body>  
</html>

现在。这个叫vue单文件组件规范sfc

复制代码<template>  
    <view>  
    注意必须有一个view,且只能有一个根view。所有内容写在这个view下面。  
    </view>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  
</script>  

<style>  

</style>

外部文件引用方式变化

以前通过script src、link href引入外部的js和css;

现在是es6的写法,import引入外部的js模块(注意不是文件)或css

以前

复制代码<script src="js/jquery-1.10.2.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link href="css/bootstrap.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现在

js要require进来,变成了对象。

在hello uni-app的common目录有一个工具类util.js,可以在hello uni-app中搜索这个例子查看。

复制代码<script>  
var util = require('../../../common/util.js');  //require这个js模块  
var formatedPlayTime = util.formatTime(playTime); //调用js模块的方法  
</script>

而在这个util.js里,要把之前的function封装为对象的方法

复制代码function formatTime(time) {  
    return time;//这里没写逻辑  
}  

module.exports = {  
    formatTime: formatTime  
}

当然还有一些高级的用法

复制代码var dateUtils = require('../../../common/util.js').dateUtils; //直接使用js模块的属性。在hello uni-app有示例  
import * as echarts from '/components/echarts/echarts.simple.min.js'; //将js导入并重命名为echarts,然后使用echarts.来继续执行方法。在hello uni-app有示例

css外部文件导入

复制代码<style>  
    @import "./common/uni.css";  

    .uni-hello-text{  
        color:#7A7E83;  
    }  
</style>

全局样式,在根目录下的app.vue里写入,每个页面都会加载app.vue里的样式。

另外,vue支持组件导入,可以更方便的封装一个包括界面、js、样式的库。

如下是导入一个角标的组件库,在页面上显示一个abc并且右上角有个数字角标1,详见

复制代码<template>  
    <view>  
        <uni-badge text="abc" :inverted="true"></uni-badge><!--3.使用组件-->  
    </view>  
</template>  
<script>  
    import uniBadge from "../../../components/uni-badge.vue";//1.导入组件(这步属于传统vue规范,但在uni-app的easycom下可以省略这步)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  
        },  
        components: {  
            uniBadge //2.注册组件(这步属于传统vue规范,但在uni-app的easycom下可以省略这步)  
        }  
    }  
</script>

如需要全局导入vue组件,即每个页面都可以直接使用而不用引用和注册的话,在项目根目录下的main.js里处理。如下是hello uni-app里的例子。

复制代码//main.js  
import pageHead from './components/page-head.vue' //导入  
Vue.component('page-head', pageHead) //注册。注册后在每个vue的page页面里可以直接使用<page-head></page-head>组件。

上述的组件使用方式属于传统vue的概念。uni-app 2.7以后推出了更简单的组件使用技术easycom,无需引用和注册组件,直接在template区域使用组件即可。

组件/标签的变化

以前是html标签,比如<div>,现在是小程序组件,比如<view>
那么标签组件有什么区别,不都是用尖括号包围起来一段英文吗?
其实标签是老的概念,标签属于浏览器内置的东西。但组件,是可以自由扩展的。
类似你可以把一段js封装成函数或模块,你也可以把一个ui控件封装成一个组件。

uni-app参考小程序规范,提供了一批内置组件。

下为html标签和uni-app内置组件的映射表:

除了改动外,新增了一批手机端常用的新组件

除了内置组件,还有很多开源的扩展组件,把常用操作都进行封装,DCloud建立了插件市场收录这些扩展组件,详见插件市场

js的变化

js的变化,分为运行环境变化、数据绑定模式变化、api变化3部分。

  • 运行环境从浏览器变成v8引擎

标准js语法和api都支持,比如if、for、settimeout、indexOf等。

但浏览器专用的window、document、navigator、location对象,包括cookie等存储,只有在浏览器中才有,app和小程序都不支持。

可能有些人以为js等于浏览器里的js。其实js是ECMAScript组织管理的,浏览器中的js是w3c组织基于js规范补充了window、document、navigator、location等专用对象。

在uni-app的各个端中,除了h5端,其他端的js都运行在一个独立的v8引擎下,不是在浏览器中,所以浏览器的对象无法使用。如果你做过小程序开发,对此应当很了解。

这意味着依赖document的很多HTML的库,比如jqurey无法使用。

当然app和小程序支持web-view组件,里面可以加载标准HTML,这种页面仍然支持浏览器专用对象window、document、navigator、location。

  • 以前的dom操作,改成vue的MVVM模式

现在前端趋势是去dom化,改用mvvm模式,更简洁的写法,大幅减少代码行数,同时差量渲染性能更好。

uni-app使用vue的数据绑定方式解决js和dom界面交互的问题。

如果你想改变某个dom元素的显示内容,比如一个view的显示文字:

以前是给view设id,然后js里通过选择器获取dom元素,进一步通过js进行赋值操作,修改dom元素的属性或值。

如下演示了一段代码,页面中有个显示的文字区和一个按钮,点击按钮后会修改文字区的值

复制代码<html>  
    <head>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function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pana").innerText="456"  
            })  
            function changetextvalue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pana").innerText="789"  
            }  
        </script>  
    </head>  
    <body>  
        <span id="spana">123</span>  
        <button type="button" onclick="changetextvalue()">修改为789</button>  
    </body>  
</html>  

现在的做法,是vue的绑定模式,给这个dom元素绑定一个js变量,在script中修改js变量的值,dom会自动变化,页面会自动更新渲染

复制代码<template>  
    <view>  
        <text>{{textvalue}}</text><!-- 这里演示了组件值的绑定 -->  
        <button :type="buttontype" @click="changetextvalue()">修改为789</button><!-- 这里演示了属性和事件的绑定 -->  
    </view>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textvalue:"123",  
                buttontype:"primary"  
            };  
        },  
        onLoad() {  
            this.textvalue="456"//这里修改textvalue的值,其实123都来不及显示就变成了456  
        },  
        methods: {  
            changetextvalue() {  
                this.textvalue="789"//这里修改textvalue的值,页面自动刷新为789  
            }  
        }  
    }  
</script>

注意上述代码中的 export default {} 里的 data(): {return { }}
在vue的设计中,这里存放着页面中需要绑定的数据,写在data里,才能被界面正确的绑定和渲染。
注意:uni-app的vue页面是vue的单文件组件规范,按照vue的定义只接受 function,必须用 return 包起来。

如果你学过小程序的数据绑定,但不了解vue,要注意:

  • 小程序的数据绑定参考了vue,但自己修改了一些。在uni-app中只支持标准的vue,不支持小程序的数据绑定语法
  • 小程序里的setData在uni-app里并不存在,因为vue是自动双向数据绑定的。直接通过赋值方式修改数据,如果数据绑定到界面上,界面会自动更新渲染

从上述示例,还可看出事件的写法变化。

  • 以前,元素的事件是用onxxx="",里面写一段js或引用function的name,比如上述代码中的onclick="changetextvalue()"
  • 现在,需要在js的export default {} 里的 methods: {} 里写一个方法,然后在组件中使用@click="changetextvalue()"

在js中,与data和methods平级的,如上述示例代码中的onload(),称为生命周期。在普通vue页面里的生命周期叫页面生命周期。在项目根目录的app.vue文件中的生命周期叫应用生命周期。
除了onload,还有onready等很多生命周期,具体见uni-app的生命周期

在高级用法里,vue支持给组件设ref(引用标记),这类似于之前html中给一个dom元素设id,然后在js中也可以用this.$refs.xxx来获取。如下:

复制代码<template>  
  <view>  
    <view ref="testview">11111</view>  
    <button @click="getTest">获取test节点</button>  
  </view>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getTest() {  
      console.log(this.$refs.testview)  
    }  
  }  
};  
</script>
  • js api的变化

因为uni-app的api是参考小程序的,所以和浏览器的js api有很多不同,如

  1. alert,confirm 改成 uni.showmodel
  2. ajax 改成 uni.request
  3. cookie、session 没有了,local.storage 改成 uni.storage

uni-app的js api还有很多,但基本就是小程序的api,把wx.xxx改为uni.xxx即可。详见

uni-app在不同的端,支持条件编译,无限制的使用各端独有的api,详见条件编译

css的变化

标准的css基本都是支持的。

选择器有2个变化:*选择器不支持;元素选择器里没有body,改为了page。微信小程序即是如此。

复制代码page{  

}

单位方面,px无法动态适应不同宽度的屏幕,rem无法用于nvue/weex。如果想使用根据屏幕宽度自适应的单位,推荐使用rpx,全端支持。 尺寸单位文档

uni-app推荐使用flex布局,这个布局思路和传统流式布局有点区别。但flex的特色在于,不管是什么技术都支持这种排版,web、小程序/快应用、weex/rn、原生的iOS、Android开发,全都支持flex。它是通吃所有端的新一代布局方案。相关教程请自行百度学习。

uni-app的vue文件里支持所有web排版方式,不管是流式还是flex。但nvue里,只支持flex,因为它在app端是使用原生排版引擎渲染的。

注意css里背景图和字体文件,尽量不要大于40k,因为会影响性能。在小程序端,如果要大于40k,需放到服务器侧远程引用或base64后引入,不能放到本地作为独立文件引用。

工程结构和页面管理

uni-app的工程结构有单独的要求,详见

每个可显示的页面,都必须在 pages.json 中注册。如果你开发过小程序,那么pages.json类似app.json。如果你熟悉vue,这里没有vue的路由,都是在pages.json里管理。

原来工程的首页一般是index.html或default.html,是在web server里配的。而uni-app的首页,是在pages.json里配的,page节点下第一个页面就是首页。一般在/pages/xx的目录下。

app和小程序中,为了提升体验,页面提供了原生的导航栏和底部tabbar,注意这些配置是在pages.json中做,而不是在vue页面里创建,但点击事件的监听在显示的vue页面中做。

如果你熟悉小程序开发的话,对比变化如下:

  • 原来app.json被一拆为二。页面管理,被挪入了uni-app的pages.json;非页面管理,挪入了manifest.json
  • 原来的app.js和app.wxss被合并到了app.vue中

结语

最后,本文并非uni-app的完整教程,了解掌握uni-app,还需要认真过一遍uni-app的文档。

掌握好vue,也仍需要进一步去vue官网学习。或通过专业的uniapp视频课程,连同vue带uni-app一起学会。b站有很多免费的课程。推荐黑马的课程。也可以自己挑选喜欢的。

会vue的人,比不会vue的普通前端薪资高27%哦。

会uniapp的人,比不会uniapp的人工资更高哦!

卷起来!

如果你熟悉小程序,但不熟悉vue的话,这里还有一篇文章总结的很好:vue和微信小程序的区别、比较

资料:

白话uni-app 【也是html、vue、小程序的区别】 - DCloud问答

 vue和微信小程序的区别、比较 - SegmentFault 思否写了vue项目和小程序,发现二者有许多相同之处,在此想总结一下二者的共同点和区别。一、生命周期先贴两张图:vue生命周期小程序生命周期相比之下,小程序的...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5684864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html、vue、uni-app微信小程序的区别 的相关文章

  • HIT-ICS2020大作业

    doc排版转换成md太恶心了 图片三四十张 推荐下载我上传的资源查看 https download csdn net download ggtged 12469782 计算机系统大作业 题 目 程序人生 Hello s P2P 专 业 人工
  • chatpdf+mindshow由论文pdf直接生成报告PPT,拯救研究牲

    chatpdf mindshow由论文pdf直接生成报告PPT 拯救研究牲 感谢AIGC技术 现在可以从论文的pdf直接生成展示的PPT STEP1 STEP2 最终效果预览 步骤 STEP1 论文PDF到PPT的markdown格式 ch

随机推荐

  • 配置Log4j

    来自 http www blogjava net zJun archive 2006 06 28 55511 html Log4J的配置文件 Configuration File 就是用来设置记录器的级别 存放器和布局的 它可接key va
  • DB2 SQL error: SQLCODE: -302, SQLSTATE: 22001, SQLERRMC: null

    DB2 SQL error SQLCODE 302 SQLSTATE 22001 SQLERRMC null 当向数据库中插入记录时遇到以下异常 后经查处是 我将数据库自动生成逐渐的UUID改成了在java代码中手动生成UUID造成的 其实
  • CUDA by example Chapter6 常量内存与事件

    常量内存与事件 常量内存 光线跟踪 在GPU上实现光线追踪 通过常量内存来实现光线追踪 使用事件来测量性能 常量内存 使用常量内存的原因 GPU中含有数量庞大的计算单元 因此性能瓶颈通常并不在于芯片的数学计算吞吐量 而是在于芯片的内存带宽
  • 一款很漂亮的一天只弹窗一次的公告

    一款很漂亮的可设置时间的弹窗公告 可自定义HTML代码的公告 CSS代码 核客互动公告 blog hackeus cn btn large load all popup btn popup btn o page number padding
  • 学习java中的if语句

    java中if语句 if语句 用于判断 可以单分支 也可以多分支 单分支 if 判断语句 满足 则执行的代码块 else 不满足判断语句时 执行的代码块 多分支 if 判断语句1 满足判断语句1 执行的代码块 else if 判断语句2 不
  • pycharm远程调试,python remote debug,不进断点

    不 要 直 接 在 线 上 环 境 远 程 debug 不 要 直 接 在 线 上 环 境 远 程 debug 不 要 直 接 在 线 上 环 境 远 程 debug 目录 1 操作步骤 如下图所示 1 Tools gt Deploymen
  • 总结 Underlay 和 Overlay 网络,在k8s集群实现underlay网络,网络组件flannel vxlan/ calico IPIP模式的网络通信流程,基于二进制实现高可用的K8S集群

    1 总结Underlay和Overlay网络的的区别及优缺点 Overlay网络 Overlay 叫叠加网络也叫覆盖网络 指的是在物理网络的 基础之上叠加实现新的虚拟网络 即可使网络的中的容器可 以相互通信 优点是对物理网络的兼容性比较好
  • 用python实现简单的飞机大战小游戏

    1 下载一个包 PySide2 5 15 2 1 5 15 2 cp35 cp36 cp37 cp38 cp39 cp310 none win amd64 如果下载错误 就先下载shiboken2 5 15 2 1 5 15 2 cp35
  • python——类型转换和冗余数据删除

    1 类型转换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datetime 一般我们拿到日期型数据时 基本都是字符串表示的 该如何将其转换为日期型和日期时间型 法1 dt 2019 06 13 16 16 39 d 2017 04
  • Spring:IoC和DI完成打印机打印详细说明过程及代码

    Spring IoC和DI完成打印机 课后作业 使用Spring的IoC DI 装配一台打印机 纸张接口 实现 有 A4 A5 墨盒接口 实现 有 黑白 彩色 注解方式和非注解方式都要 说明 1 首先是注解方式 下面那些代码就是用注解方式做
  • 十九. Kubernetes NetworkPolicy 网络隔离策略

    目录 一 NetworkPolicy 基础解释 一 NetworkPolicy 基础解释 官方文档 NetworkPolicy 网络策略 网络隔离策略 k8s中资源是通过命名空间隔离的 但是为了保证k8s的网络互通性 是没有做隔离的 防止调
  • 高德地图API用户定位失败Geolocation permission denied

    问题描述 手机页面通过高德 js 进行用户定位失败 Geolocation permission denied mapObj new AMap Map iCenter mapObj plugin AMap Geolocation funct
  • 【Linux网络(C++)】——网络套接字(TCP/UDP编程模型)多进程,多线程,线程池服务器开发(画图解析)

    目录 一 套接字基本概念 IP地址 TCP和UDP协议 端口号 端口号vs 进程pid 网络字节序 本地字节序转换成网络字节序 网络字节序转换为本地字节序 二 套接字的基本操作 socket的创建 域 domain 类型 type 协议 P
  • 【线程(二)】——互斥量的详细解析

    作者 努力学习的少年 个人简介 双非大二 一个正在自学c 和linux操作系统 写博客是总结知识 方便复习 目标 进大厂 如果你觉得文章可以的话 麻烦你给我点个赞和关注 感谢你的关注 目录 进程线程间的互斥的相关概念 错误的抢票系统 lin
  • 物理渗透-Mifare Classic S50(IC)卡分析

    前言 我们不管是在小区里还是公司里 都可能会使用过门禁卡 比如乘坐电梯需要刷工牌才使用 而且只能去特定的楼层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过IC卡 商铺的会员卡 交通的公交卡等等 关于IC ID卡的基础 本节不做详细叙述 只介绍M1的IC卡如何去
  • 【C++ Primer】重载运算与类型转换

    文章目录 一 基本概念 二 输入输出运算符 1 重载输出运算符 lt lt 2 重载输入运算符 gt gt 三 算数和关系运算符 1 相等运算符 2 关系运算符 四 赋值运算符 五 下标运算符 六 递增递减运算符 七 成员访问运算符 八 函
  • windows下网络编程UDP

    转载 C UDP客户端服务器Socket编程 UDPServer cpp include
  • IC项目中svn使用经验总结

    一 svn权限 二 svn分支 三 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总结 svn内容太大怎么解 svn的trunk经常不稳定怎么解 svn merge 冲突的处理方式 四 疑问 svn使用者未及时提交代码至trunk分支怎么办 提交代码至trunk后在tr
  • 每日一题: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C++)

    题目描述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 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3 9 20 15 7 中序遍历 inorder 9 3 15 20 7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9 20 15
  • html、vue、uni-app微信小程序的区别

    传统的h5只有1端 即浏览器 而uni app可跨多端 虽仍属前端 与传统h5有不同 网络模型的变化 以前网页大多是b s 服务端代码混合在页面里 现在是c s 前后端分离 通过js api 类似ajax的uni request 获取j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