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详解

2023-10-28

开放、自由和灵活是Linux的魅力所在,而这一点在gcc上的体现就是程序员通过它能够更好地控制整个编译过程。

在使用gcc编译程序时,编译过程可以细分为4个阶段:

●       预处理(Pre-Processing)

●       编译(Compiling)

●       汇编(Assembling)

●       链接(Linking)

Linux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gcc在编译的任何阶段结束,检查或使用编译器在该阶段的输出信息,或者对最后生成的二进制文件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加入不同数量和种类的调试代码来为今后的调试做好准备。与其他常用的编译器一样,gcc也提供了灵活而强大的代码优化功能,利用它可以生成执行效率更高的代码。

gcc提供了30多条警告信息和3个警告级别,使用它们有助于增强程序的稳定性和可移植性。此外,gcc还对标准的C和C++语言进行了大量的扩展,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有助于编译器进行代码优化,能够减轻编程的工作量。

3.2  使 用 gcc

gcc的版本可以使用如下gcc –v命令查看:

[david@DAVID david]$ gcc -v

Reading specs from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specs

Configured with: ../configure --prefix=/usr --mandir=/usr/share/man

--infodir=/

sr/share/info --enable-shared --enable-threads=posix

--disable-checking --with-

ystem-zlib --enable-__cxa_atexit --host=i386-redhat-linux

Thread model: posix

gcc version 3.2.2 20030222 (Red Hat Linux 3.2.2-5)

以上显示的就是Redhat linux 9.0里自带的gcc的版本3.2.2。

下面将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gcc编译器。例3-1能够帮助大家迅速理解gcc的工作原理,并将其立即运用到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去。

实例3-1  hello.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gc,char **argv) {

printf("Hello Linux\n");

}

要编译这个程序,只要在命令行下执行如下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hello.c -o hello

[david@DAVID david]$ ./hello

Hello Linux

这样,gcc 编译器会生成一个名为hello的可执行文件,然后执行./hello就可以看到程序的输出结果了。

命令行中 gcc表示用gcc来编译源程序,-o 选项表示要求编译器输出的可执行文件名为hello ,而hello.c是源程序文件。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只需简单地执行一条gcc命令就可以了;但从编译器的角度来看,却需要完成一系列非常繁杂的工作。首先,gcc需要调用预处理程序cpp,由它负责展开在源文件中定义的宏,并向其中插入#include语句所包含的内容;接着,gcc会调用ccl和as将处理后的源代码编译成目标代码;最后,gcc会调用链接程序ld,把生成的目标代码链接成一个可执行程序。

为了更好地理解gcc的工作过程,可以把上述编译过程分成几个步骤单独进行,并观察每步的运行结果。

第一步要进行预编译,使用-E参数可以让gcc在预处理结束后停止编译过程:

[david@DAVID david]$ gcc -E hello.c -o hello.i

此时若查看hello.i文件中的内容,会发现stdio.h的内容确实都插到文件里去了,而且被预处理的宏定义也都作了相应的处理。

# 1 "hello.c"

# 1 "<built-in>"

# 1 "<command line>"

# 1 "hello.c"

# 1 "/usr/include/stdio.h" 1 3

# 28 "/usr/include/stdio.h" 3

# 1 "/usr/include/features.h" 1 3

# 291 "/usr/include/features.h" 3

# 1 "/usr/include/sys/cdefs.h" 1 3

# 292 "/usr/include/features.h" 2 3

# 314 "/usr/include/features.h" 3

# 1 "/usr/include/gnu/stubs.h" 1 3

# 315 "/usr/include/features.h" 2 3

# 29 "/usr/include/stdio.h" 2 3

# 1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include/stddef.h" 1 3

# 213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include/stddef.h" 3

typedef unsigned int size_t;

# 35 "/usr/include/stdio.h" 2 3

# 1 "/usr/include/bits/types.h" 1 3

# 28 "/usr/include/bits/types.h" 3

# 1 "/usr/include/bits/wordsize.h" 1 3

# 29 "/usr/include/bits/types.h" 2 3

# 1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include/stddef.h" 1 3

# 32 "/usr/include/bits/types.h" 2 3

 

"hello.i" 838L, 16453C                         1,1           Top

下一步是将hello.i编译为目标代码,这可以通过使用-c参数来完成:

[david@DAVID david]$ gcc -c hello.i -o hello.o

gcc默认将.i文件看成是预处理后的C语言源代码,因此上述命令将自动跳过预处理步骤而开始执行编译过程,也可以使用-x参数让gcc从指定的步骤开始编译。最后一步是将生成的目标文件链接成可执行文件:

[david@DAVID david]$ gcc hello.o -o hello

在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进行软件开发时,通常整个程序是由多个源文件组成的,相应地就形成了多个编译单元,使用gcc能够很好地管理这些编译单元。假设有一个由david.c和xueer.c两个源文件组成的程序,为了对它们进行编译,并最终生成可执行程序davidxueer,可以使用下面这条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xueer.c -o davidxueer

如果同时处理的文件不止一个,gcc仍然会按照预处理、编译和链接的过程依次进行。如果深究起来,上面这条命令大致相当于依次执行如下3条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o david.o

[david@DAVID david]$ gcc  xueer.c -o xueer.o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o xueer.o -o davidxueer

在编译一个包含许多源文件的工程时,若只用一条gcc命令来完成编译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假设项目中有100个源文件需要编译,并且每个源文件中都包含10 000行代码,如果像上面那样仅用一条gcc命令来完成编译工作,那么gcc需要将每个源文件都重新编译一遍,然后再全部链接起来。很显然,这样浪费的时间相当多,尤其是当用户只是修改了其中某一个文件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将每个文件都重新编译一遍,因为很多已经生成的目标文件是不会改变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灵活运用gcc,同时还要借助像make这样的工具。关于make,将在第5章作详细的介绍。

3.3  gcc警告提示功能

gcc包含完整的出错检查和警告提示功能,它们可以帮助Linux程序员尽快找到错误代码,从而写出更加专业和优美的代码。先来读读例3-2所示的程序,这段代码写得很糟糕,仔细检查一下不难挑出如下毛病:

●       main函数的返回值被声明为void,但实际上应该是int;

●       使用了GNU语法扩展,即使用long long来声明64位整数,仍不符合ANSI/ISO C语言标准;

●       main函数在终止前没有调用return语句。

实例3-2  bad.c­­­­­­­­­­­­­­­­­­­­­­­­­­­­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void)

{

  long long int var = 1;

  printf("It is not standard C code!\n");

}

下面看看gcc是如何帮助程序员来发现这些错误的。当gcc在编译不符合ANSI/ISO C语言标准的源代码时,如果加上了-pedantic选项,那么使用了扩展语法的地方将产生相应的警告信息:

[david@DAVID david]$ gcc -pedantic bad.c -o bad

bad.c: In function 'main':

bad.c:4: warning: ISO C89 does not support 'long long'

bad.c:3: warning: return type of 'main' is not 'int'

需要注意的是,-pedantic编译选项并不能保证被编译程序与ANSI/ISO C标准的完全兼容,它仅仅用来帮助Linux程序员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换句话说,-pedantic选项能够帮助程序员发现一些不符合ANSI/ISO C标准的代码,但不是全部。事实上只有ANSI/ISO C语言标准中要求进行编译器诊断的那些问题才有可能被gcc发现并提出警告。

除了-pedantic之外,gcc还有一些其他编译选项也能够产生有用的警告信息。这些选项大多以-W开头,其中最有价值的当数-Wall了,使用它能够使gcc产生尽可能多的警告信息。例如:

[david@DAVID david]$ gcc -Wall bad.c -o bad

bad.c:3: warning: return type of 'main' is not 'int'

bad.c: In function 'main':

bad.c:4: warning: unused variable 'var'

bad.c:6:2: warning: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gcc给出的警告信息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作是错误,但很可能成为错误的栖身之所。一个优秀的Linux程序员应该尽量避免产生警告信息,使自己的代码始终保持简洁、优美和健壮的特性。
    在处理警告方面,另一个常用的编译选项是-Werror,它要求gcc将所有的警告当成错误进行处理,这在使用自动编译工具(如make等)时非常有用。如果编译时带上-Werror选项,那么gcc会在所有产生警告的地方停止编译,迫使程序员对自己的代码进行修改。只有当相应的警告信息消除时,才可能将编译过程继续朝前推进。执行情况如下:

[david@DAVID david]$ gcc -Werror bad.c -o bad

cc1: warnings being treated as errors

bad.c: In function 'main':

bad.c:3: warning: return type of 'main' is not 'int'

bad.c:6:2: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对Linux程序员来讲,gcc给出的警告信息是很有价值的,它们不仅可以帮助程序员写出更加健壮的程序,而且还是跟踪和调试程序的有力工具。建议在用gcc编译源代码时始终带上-Wall选项,并把它逐渐培养成为一种习惯,这对找出常见的隐式编程错误很有帮助。

3.4  库  依  赖

在Linux下使用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时,完全不使用第三方函数库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通常来讲都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函数库的支持才能够完成相应的功能。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函数库实际上就是一些头文件(.h)和库文件(.so或者.a)的集合。虽然Linux下大多数函数都默认将头文件放到/usr/include/目录下,而库文件则放到/usr/lib/目录下,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正因如此,gcc在编译时必须让编译器知道如何来查找所需要的头文件和库文件。

gcc采用搜索目录的办法来查找所需要的文件,-I选项可以向gcc的头文件搜索路径中添加新的目录。例如,如果在/home/david/include/目录下有编译时所需要的头文件,为了让gcc能够顺利地找到它们,就可以使用-I选项: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I /home/david/include -o david

同样,如果使用了不在标准位置的库文件,那么可以通过-L选项向gcc的库文件搜索路径中添加新的目录。例如,如果在/home/david/lib/目录下有链接时所需要的库文件libdavid.so,为了让gcc能够顺利地找到它,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L /home/david/lib –ldavid -o david

值得详细解释一下的是-l选项,它指示gcc去连接库文件david.so。Linux下的库文件在命名时有一个约定,那就是应该以lib三个字母开头。由于所有的库文件都遵循了同样的规范,因此在用-l选项指定链接的库文件名时可以省去lib三个字母。也就是说gcc在对-l david进行处理时,会自动去链接名为libdavid.so的文件。

Linux下的库文件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动态链接库(通常以.so结尾)和静态链接库(通常以.a结尾),两者的差别仅在于程序执行时所需的代码是在运行时动态加载的,还是在编译时静态加载的。默认情况下,gcc在链接时优先使用动态链接库,只有当动态链接库不存在时才考虑使用静态链接库。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编译时加上-static选项,强制使用静态链接库。例如,如果在/home/david/lib/目录下有链接时所需要的库文件libfoo.so和libfoo.a,为了让gcc在链接时只用到静态链接库,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foo.c -L /home/david/lib -static –ldavid -o

david

3.5  gcc代码优化

代码优化指的是编译器通过分析源代码,找出其中尚未达到最优的部分,然后对其重新进行组合,目的是改善程序的执行性能。gcc提供的代码优化功能非常强大,它通过编译选项-On来控制优化代码的生成,其中n是一个代表优化级别的整数。对于不同版本的gcc来讲,n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应的优化效果可能并不完全相同,比较典型的范围是从0变化到2或3。

编译时使用选项-O可以告诉gcc同时减小代码的长度和执行时间,其效果等价于-O1。在这一级别上能够进行的优化类型虽然取决于目标处理器,但一般都会包括线程跳转(Thread Jump)和延迟退栈(Deferred Stack Pops)两种优化。

选项-O2告诉gcc除了完成所有-O1级别的优化之外,同时还要进行一些额外的调整工作,如处理器指令调度等。

选项-O3则除了完成所有-O2级别的优化之外,还包括循环展开和其他一些与处理器特性相关的优化工作。

通常来说,数字越大优化的等级越高,同时也就意味着程序的运行速度越快。许多Linux程序员都喜欢使用-O2选项,因为它在优化长度、编译时间和代码大小之间取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感受一下gcc的代码优化功能,所用程序如例3-3所示。

实例3-3  count.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double counter;

   double result;

   double temp;

   for (counter = 0; counter < 4000.0 * 4000.0 * 4000.0  / 20.0 + 2030;   

counter += (5 - 3 +2 + 1 ) / 4)

     {  temp = counter / 1239;

        result  = counter;   

       } 

   printf("Result is %lf\n", result); 

   return 0;

}

首先不加任何优化选项进行编译:

[david@DAVID david]$ gcc -Wall count.c -o count

借助Linux提供的time命令,可以大致统计出该程序在运行时所需要的时间:

[david@DAVID david]$ time ./count

Result is 3200002029.000000

real    1m59.357s

user    1m59.140s

sys     0m0.050s

接下来使用优化选项来对代码进行优化处理:

[david@DAVID david]$ gcc -Wall count.c -o count2

在同样的条件下再次测试一下运行时间:

[david@DAVID david]$ time ./count2

Result is 3200002029.000000

real    0m26.573s

user    0m26.540s

sys     0m0.010s

对比两次执行的输出结果不难看出,程序的性能的确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改善,由原来的1分59秒缩短到了26秒。这个例子是专门针对gcc的优化功能而设计的,因此优化前后程序的执行速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尽管gcc的代码优化功能非常强大,但作为一名优秀的Linux程序员,首先还是要力求能够手工编写出高质量的代码。如果编写的代码简短,并且逻辑性强,编译器就不会做更多的工作,甚至根本用不着优化。

优化虽然能够给程序带来更好的执行性能,但在如下一些场合中应该避免优化代码。

●       程序开发的时候:优化等级越高,消耗在编译上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在开发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优化选项,只有到软件发行或开发结束的时候,才考虑对最终生成的代码进行优化。

●       资源受限的时候:一些优化选项会增加可执行代码的体积,如果程序在运行时能够申请到的内存资源非常紧张(如一些实时嵌入式设备),那就不要对代码进行优化,因为由这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       跟踪调试的时候:在对代码进行优化的时候,某些代码可能会被删除或改写,或者为了取得更佳的性能而进行重组,从而使跟踪和调试变得异常困难。

3.6  加    速

在将源代码变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许多中间步骤,包含预处理、编译、汇编和连接。这些过程实际上是由不同的程序负责完成的。大多数情况下gcc可以为Linux程序员完成所有的后台工作,自动调用相应程序进行处理。

这样做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gcc在处理每一个源文件时,最终都需要生成好几个临时文件才能完成相应的工作,从而无形中导致处理速度变慢。例如,gcc在处理一个源文件时,可能需要一个临时文件来保存预处理的输出,一个临时文件来保存编译器的输出,一个临时文件来保存汇编器的输出,而读写这些临时文件显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当软件项目变得非常庞大的时候,花费在这上面的代价可能会变得很大。

解决的办法是,使用Linux提供的一种更加高效的通信方式—— 管道。它可以用来同时连接两个程序,其中一个程序的输出将直接作为另一个程序的输入,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临时文件,但编译时却需要消耗更多的内存。

注意:

在编译过程中使用管道是由gcc的-pipe选项决定的。下面的这条命令就是借助gcc的管道功能来提高编译速度的:

[david@DAVID david]$ gcc -pipe david.c -o david

在编译小型工程时使用管道,编译时间上的差异可能还不是很明显,但在源代码非常多的大型工程中,差异将变得非常明显。

3.7  gcc常用选项

gcc作为Linux下C/C++重要的编译环境,功能强大,编译选项繁多。为了方便大家日后编译方便,在此将常用的选项及说明罗列出来,见表3-2。

表3-2  gcc的常用选项

选  项  名

作    用

-c

通知gcc取消连接步骤,即编译源码并在最后生成目标文件

-Dmacro

定义指定的宏,使它能够通过源码中的#ifdef进行检验

-E

不经过编译预处理程序的输出而输送至标准输出

-g3

获得有关调试程序的详细信息,它不能与-o选项联合使用

-Idirectory

在包含文件搜索路径的起点处添加指定目录

-llibrary

提示连接程序在创建最终可执行文件时包含指定的库

-O、-O2、-O3

将优化状态打开,该选项不能与-g选项联合使用

-S

要求编译程序生成来自源代码的汇编程序输出

-v

启动所有警报

.h

预处理文件(标头文件)

-Wall

在发生警报时取消编译操作,即将警报看作是错误

-w

禁止所有的报警

 

3.8  gcc的错误类型及对策

如果gcc编译器发现源程序中有错误,就无法继续进行,也无法生成最终的可执行文件。为了便于修改,gcc给出错误信息,必须对这些错误信息逐个进行分析、处理,并修改相应的源代码,才能保证源代码的正确编译连接。.gcc给出的错误信息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       第一类:C语法错误

错误信息:文件source.c中第n行有语法错误(syntex errror)。这种类型的错误,一般都是C语言的语法错误,应该仔细检查源代码文件中第n行及该行之前的程序,有时也需要对该文件所包含的头文件进行检查。有些情况下,一个很简单的语法错误,gcc会给出一大堆错误,我们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其吓倒,必要的时候再参考一下C语言的基本教材。在这里推荐一本由Andrew Koenig写的《C 陷阱与缺陷》(此书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翻译出版),说得夸张一点就是此书可以帮助你减少C代码和初级C++代码中的90%的bug。

●       第二类:头文件错误

错误信息:找不到头文件head.h(Can not find include file head.h)。这类错误是源代码文件中包含的头文件有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头文件名错误、指定的头文件所在目录名错误等,也可能是错误地使用了双引号和尖括号。

●       第三类:档案库错误

错误信息:连接程序找不到所需的函数库,例如:

ld: -l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这类错误是与目标文件相连接的函数库有错误,可能的原因是函数库名错误、指定的函数库所在目录名称错误等。检查的方法是使用find命令在可能的目录中寻找相应的函数库名,确定档案库及目录的名称并修改程序中及编译选项中的名称。

●       第四类:未定义符号

错误信息:有未定义的符号(Undefined symbol)。这类错误是在连接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用户自己定义的函数或者全局变量所在源代码文件,没有被编译、连接,或者干脆还没有定义,这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源程序,给出全局变量或者函数的定义体;二是未定义的符号是一个标准的库函数,在源程序中使用了该库函数,而连接过程中还没有给定相应的函数库的名称,或者是该档案库的目录名称有问题,这时需要使用档案库维护命令ar检查我们需要的库函数到底位于哪一个函数库中,确定之后,修改gcc连接选项中的-l和-L项。

排除编译、连接过程中的错误,应该说只是程序设计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个步骤,可以说只是开了个头。这个过程中的错误,只是我们在使用C语言描述一个算法中所产生的错误,是比较容易排除的。我们写一个程序,到编译、连接通过为止,应该说刚刚开始,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算法设计有问题,说得严重点儿是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测试、调试和修改。一个程序,稍为复杂的程序,往往要经过多次的编译、连接、测试和修改。 gcc是在Linux下开发程序时必须掌握的工具之一。

以上对gcc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主要讲述了如何使用gcc编译程序、产生警告信息、和加快gcc的编译速度。对所有希望早日跨入Linux开发者行列的人来说,gcc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Linux程序员的起跑线。关于调试 C 程序的更多信息请看第4章关于gdb的内容。


开放、自由和灵活是Linux的魅力所在,而这一点在gcc上的体现就是程序员通过它能够更好地控制整个编译过程。

在使用gcc编译程序时,编译过程可以细分为4个阶段:

●       预处理(Pre-Processing)

●       编译(Compiling)

●       汇编(Assembling)

●       链接(Linking)

Linux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gcc在编译的任何阶段结束,检查或使用编译器在该阶段的输出信息,或者对最后生成的二进制文件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加入不同数量和种类的调试代码来为今后的调试做好准备。与其他常用的编译器一样,gcc也提供了灵活而强大的代码优化功能,利用它可以生成执行效率更高的代码。

gcc提供了30多条警告信息和3个警告级别,使用它们有助于增强程序的稳定性和可移植性。此外,gcc还对标准的C和C++语言进行了大量的扩展,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有助于编译器进行代码优化,能够减轻编程的工作量。

3.2  使 用 gcc

gcc的版本可以使用如下gcc –v命令查看:

[david@DAVID david]$ gcc -v

Reading specs from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specs

Configured with: ../configure --prefix=/usr --mandir=/usr/share/man

--infodir=/

sr/share/info --enable-shared --enable-threads=posix

--disable-checking --with-

ystem-zlib --enable-__cxa_atexit --host=i386-redhat-linux

Thread model: posix

gcc version 3.2.2 20030222 (Red Hat Linux 3.2.2-5)

以上显示的就是Redhat linux 9.0里自带的gcc的版本3.2.2。

下面将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gcc编译器。例3-1能够帮助大家迅速理解gcc的工作原理,并将其立即运用到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去。

实例3-1  hello.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gc,char **argv) {

printf("Hello Linux\n");

}

要编译这个程序,只要在命令行下执行如下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hello.c -o hello

[david@DAVID david]$ ./hello

Hello Linux

这样,gcc 编译器会生成一个名为hello的可执行文件,然后执行./hello就可以看到程序的输出结果了。

命令行中 gcc表示用gcc来编译源程序,-o 选项表示要求编译器输出的可执行文件名为hello ,而hello.c是源程序文件。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只需简单地执行一条gcc命令就可以了;但从编译器的角度来看,却需要完成一系列非常繁杂的工作。首先,gcc需要调用预处理程序cpp,由它负责展开在源文件中定义的宏,并向其中插入#include语句所包含的内容;接着,gcc会调用ccl和as将处理后的源代码编译成目标代码;最后,gcc会调用链接程序ld,把生成的目标代码链接成一个可执行程序。

为了更好地理解gcc的工作过程,可以把上述编译过程分成几个步骤单独进行,并观察每步的运行结果。

第一步要进行预编译,使用-E参数可以让gcc在预处理结束后停止编译过程:

[david@DAVID david]$ gcc -E hello.c -o hello.i

此时若查看hello.i文件中的内容,会发现stdio.h的内容确实都插到文件里去了,而且被预处理的宏定义也都作了相应的处理。

# 1 "hello.c"

# 1 "<built-in>"

# 1 "<command line>"

# 1 "hello.c"

# 1 "/usr/include/stdio.h" 1 3

# 28 "/usr/include/stdio.h" 3

# 1 "/usr/include/features.h" 1 3

# 291 "/usr/include/features.h" 3

# 1 "/usr/include/sys/cdefs.h" 1 3

# 292 "/usr/include/features.h" 2 3

# 314 "/usr/include/features.h" 3

# 1 "/usr/include/gnu/stubs.h" 1 3

# 315 "/usr/include/features.h" 2 3

# 29 "/usr/include/stdio.h" 2 3

# 1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include/stddef.h" 1 3

# 213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include/stddef.h" 3

typedef unsigned int size_t;

# 35 "/usr/include/stdio.h" 2 3

# 1 "/usr/include/bits/types.h" 1 3

# 28 "/usr/include/bits/types.h" 3

# 1 "/usr/include/bits/wordsize.h" 1 3

# 29 "/usr/include/bits/types.h" 2 3

# 1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include/stddef.h" 1 3

# 32 "/usr/include/bits/types.h" 2 3

 

"hello.i" 838L, 16453C                         1,1           Top

下一步是将hello.i编译为目标代码,这可以通过使用-c参数来完成:

[david@DAVID david]$ gcc -c hello.i -o hello.o

gcc默认将.i文件看成是预处理后的C语言源代码,因此上述命令将自动跳过预处理步骤而开始执行编译过程,也可以使用-x参数让gcc从指定的步骤开始编译。最后一步是将生成的目标文件链接成可执行文件:

[david@DAVID david]$ gcc hello.o -o hello

在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进行软件开发时,通常整个程序是由多个源文件组成的,相应地就形成了多个编译单元,使用gcc能够很好地管理这些编译单元。假设有一个由david.c和xueer.c两个源文件组成的程序,为了对它们进行编译,并最终生成可执行程序davidxueer,可以使用下面这条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xueer.c -o davidxueer

如果同时处理的文件不止一个,gcc仍然会按照预处理、编译和链接的过程依次进行。如果深究起来,上面这条命令大致相当于依次执行如下3条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o david.o

[david@DAVID david]$ gcc  xueer.c -o xueer.o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o xueer.o -o davidxueer

在编译一个包含许多源文件的工程时,若只用一条gcc命令来完成编译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假设项目中有100个源文件需要编译,并且每个源文件中都包含10 000行代码,如果像上面那样仅用一条gcc命令来完成编译工作,那么gcc需要将每个源文件都重新编译一遍,然后再全部链接起来。很显然,这样浪费的时间相当多,尤其是当用户只是修改了其中某一个文件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将每个文件都重新编译一遍,因为很多已经生成的目标文件是不会改变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灵活运用gcc,同时还要借助像make这样的工具。关于make,将在第5章作详细的介绍。

3.3  gcc警告提示功能

gcc包含完整的出错检查和警告提示功能,它们可以帮助Linux程序员尽快找到错误代码,从而写出更加专业和优美的代码。先来读读例3-2所示的程序,这段代码写得很糟糕,仔细检查一下不难挑出如下毛病:

●       main函数的返回值被声明为void,但实际上应该是int;

●       使用了GNU语法扩展,即使用long long来声明64位整数,仍不符合ANSI/ISO C语言标准;

●       main函数在终止前没有调用return语句。

实例3-2  bad.c­­­­­­­­­­­­­­­­­­­­­­­­­­­­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void)

{

  long long int var = 1;

  printf("It is not standard C code!\n");

}

下面看看gcc是如何帮助程序员来发现这些错误的。当gcc在编译不符合ANSI/ISO C语言标准的源代码时,如果加上了-pedantic选项,那么使用了扩展语法的地方将产生相应的警告信息:

[david@DAVID david]$ gcc -pedantic bad.c -o bad

bad.c: In function 'main':

bad.c:4: warning: ISO C89 does not support 'long long'

bad.c:3: warning: return type of 'main' is not 'int'

需要注意的是,-pedantic编译选项并不能保证被编译程序与ANSI/ISO C标准的完全兼容,它仅仅用来帮助Linux程序员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换句话说,-pedantic选项能够帮助程序员发现一些不符合ANSI/ISO C标准的代码,但不是全部。事实上只有ANSI/ISO C语言标准中要求进行编译器诊断的那些问题才有可能被gcc发现并提出警告。

除了-pedantic之外,gcc还有一些其他编译选项也能够产生有用的警告信息。这些选项大多以-W开头,其中最有价值的当数-Wall了,使用它能够使gcc产生尽可能多的警告信息。例如:

[david@DAVID david]$ gcc -Wall bad.c -o bad

bad.c:3: warning: return type of 'main' is not 'int'

bad.c: In function 'main':

bad.c:4: warning: unused variable 'var'

bad.c:6:2: warning: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gcc给出的警告信息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作是错误,但很可能成为错误的栖身之所。一个优秀的Linux程序员应该尽量避免产生警告信息,使自己的代码始终保持简洁、优美和健壮的特性。
    在处理警告方面,另一个常用的编译选项是-Werror,它要求gcc将所有的警告当成错误进行处理,这在使用自动编译工具(如make等)时非常有用。如果编译时带上-Werror选项,那么gcc会在所有产生警告的地方停止编译,迫使程序员对自己的代码进行修改。只有当相应的警告信息消除时,才可能将编译过程继续朝前推进。执行情况如下:

[david@DAVID david]$ gcc -Werror bad.c -o bad

cc1: warnings being treated as errors

bad.c: In function 'main':

bad.c:3: warning: return type of 'main' is not 'int'

bad.c:6:2: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对Linux程序员来讲,gcc给出的警告信息是很有价值的,它们不仅可以帮助程序员写出更加健壮的程序,而且还是跟踪和调试程序的有力工具。建议在用gcc编译源代码时始终带上-Wall选项,并把它逐渐培养成为一种习惯,这对找出常见的隐式编程错误很有帮助。

3.4  库  依  赖

在Linux下使用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时,完全不使用第三方函数库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通常来讲都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函数库的支持才能够完成相应的功能。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函数库实际上就是一些头文件(.h)和库文件(.so或者.a)的集合。虽然Linux下大多数函数都默认将头文件放到/usr/include/目录下,而库文件则放到/usr/lib/目录下,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正因如此,gcc在编译时必须让编译器知道如何来查找所需要的头文件和库文件。

gcc采用搜索目录的办法来查找所需要的文件,-I选项可以向gcc的头文件搜索路径中添加新的目录。例如,如果在/home/david/include/目录下有编译时所需要的头文件,为了让gcc能够顺利地找到它们,就可以使用-I选项: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I /home/david/include -o david

同样,如果使用了不在标准位置的库文件,那么可以通过-L选项向gcc的库文件搜索路径中添加新的目录。例如,如果在/home/david/lib/目录下有链接时所需要的库文件libdavid.so,为了让gcc能够顺利地找到它,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L /home/david/lib –ldavid -o david

值得详细解释一下的是-l选项,它指示gcc去连接库文件david.so。Linux下的库文件在命名时有一个约定,那就是应该以lib三个字母开头。由于所有的库文件都遵循了同样的规范,因此在用-l选项指定链接的库文件名时可以省去lib三个字母。也就是说gcc在对-l david进行处理时,会自动去链接名为libdavid.so的文件。

Linux下的库文件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动态链接库(通常以.so结尾)和静态链接库(通常以.a结尾),两者的差别仅在于程序执行时所需的代码是在运行时动态加载的,还是在编译时静态加载的。默认情况下,gcc在链接时优先使用动态链接库,只有当动态链接库不存在时才考虑使用静态链接库。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编译时加上-static选项,强制使用静态链接库。例如,如果在/home/david/lib/目录下有链接时所需要的库文件libfoo.so和libfoo.a,为了让gcc在链接时只用到静态链接库,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foo.c -L /home/david/lib -static –ldavid -o

david

3.5  gcc代码优化

代码优化指的是编译器通过分析源代码,找出其中尚未达到最优的部分,然后对其重新进行组合,目的是改善程序的执行性能。gcc提供的代码优化功能非常强大,它通过编译选项-On来控制优化代码的生成,其中n是一个代表优化级别的整数。对于不同版本的gcc来讲,n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应的优化效果可能并不完全相同,比较典型的范围是从0变化到2或3。

编译时使用选项-O可以告诉gcc同时减小代码的长度和执行时间,其效果等价于-O1。在这一级别上能够进行的优化类型虽然取决于目标处理器,但一般都会包括线程跳转(Thread Jump)和延迟退栈(Deferred Stack Pops)两种优化。

选项-O2告诉gcc除了完成所有-O1级别的优化之外,同时还要进行一些额外的调整工作,如处理器指令调度等。

选项-O3则除了完成所有-O2级别的优化之外,还包括循环展开和其他一些与处理器特性相关的优化工作。

通常来说,数字越大优化的等级越高,同时也就意味着程序的运行速度越快。许多Linux程序员都喜欢使用-O2选项,因为它在优化长度、编译时间和代码大小之间取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感受一下gcc的代码优化功能,所用程序如例3-3所示。

实例3-3  count.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double counter;

   double result;

   double temp;

   for (counter = 0; counter < 4000.0 * 4000.0 * 4000.0  / 20.0 + 2030;   

counter += (5 - 3 +2 + 1 ) / 4)

     {  temp = counter / 1239;

        result  = counter;   

       } 

   printf("Result is %lf\n", result); 

   return 0;

}

首先不加任何优化选项进行编译:

[david@DAVID david]$ gcc -Wall count.c -o count

借助Linux提供的time命令,可以大致统计出该程序在运行时所需要的时间:

[david@DAVID david]$ time ./count

Result is 3200002029.000000

real    1m59.357s

user    1m59.140s

sys     0m0.050s

接下来使用优化选项来对代码进行优化处理:

[david@DAVID david]$ gcc -Wall count.c -o count2

在同样的条件下再次测试一下运行时间:

[david@DAVID david]$ time ./count2

Result is 3200002029.000000

real    0m26.573s

user    0m26.540s

sys     0m0.010s

对比两次执行的输出结果不难看出,程序的性能的确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改善,由原来的1分59秒缩短到了26秒。这个例子是专门针对gcc的优化功能而设计的,因此优化前后程序的执行速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尽管gcc的代码优化功能非常强大,但作为一名优秀的Linux程序员,首先还是要力求能够手工编写出高质量的代码。如果编写的代码简短,并且逻辑性强,编译器就不会做更多的工作,甚至根本用不着优化。

优化虽然能够给程序带来更好的执行性能,但在如下一些场合中应该避免优化代码。

●       程序开发的时候:优化等级越高,消耗在编译上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在开发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优化选项,只有到软件发行或开发结束的时候,才考虑对最终生成的代码进行优化。

●       资源受限的时候:一些优化选项会增加可执行代码的体积,如果程序在运行时能够申请到的内存资源非常紧张(如一些实时嵌入式设备),那就不要对代码进行优化,因为由这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       跟踪调试的时候:在对代码进行优化的时候,某些代码可能会被删除或改写,或者为了取得更佳的性能而进行重组,从而使跟踪和调试变得异常困难。

3.6  加    速

在将源代码变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许多中间步骤,包含预处理、编译、汇编和连接。这些过程实际上是由不同的程序负责完成的。大多数情况下gcc可以为Linux程序员完成所有的后台工作,自动调用相应程序进行处理。

这样做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gcc在处理每一个源文件时,最终都需要生成好几个临时文件才能完成相应的工作,从而无形中导致处理速度变慢。例如,gcc在处理一个源文件时,可能需要一个临时文件来保存预处理的输出,一个临时文件来保存编译器的输出,一个临时文件来保存汇编器的输出,而读写这些临时文件显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当软件项目变得非常庞大的时候,花费在这上面的代价可能会变得很大。

解决的办法是,使用Linux提供的一种更加高效的通信方式—— 管道。它可以用来同时连接两个程序,其中一个程序的输出将直接作为另一个程序的输入,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临时文件,但编译时却需要消耗更多的内存。

注意:

在编译过程中使用管道是由gcc的-pipe选项决定的。下面的这条命令就是借助gcc的管道功能来提高编译速度的:

[david@DAVID david]$ gcc -pipe david.c -o david

在编译小型工程时使用管道,编译时间上的差异可能还不是很明显,但在源代码非常多的大型工程中,差异将变得非常明显。

3.7  gcc常用选项

gcc作为Linux下C/C++重要的编译环境,功能强大,编译选项繁多。为了方便大家日后编译方便,在此将常用的选项及说明罗列出来,见表3-2。

表3-2  gcc的常用选项

选  项  名

作    用

-c

通知gcc取消连接步骤,即编译源码并在最后生成目标文件

-Dmacro

定义指定的宏,使它能够通过源码中的#ifdef进行检验

-E

不经过编译预处理程序的输出而输送至标准输出

-g3

获得有关调试程序的详细信息,它不能与-o选项联合使用

-Idirectory

在包含文件搜索路径的起点处添加指定目录

-llibrary

提示连接程序在创建最终可执行文件时包含指定的库

-O、-O2、-O3

将优化状态打开,该选项不能与-g选项联合使用

-S

要求编译程序生成来自源代码的汇编程序输出

-v

启动所有警报

.h

预处理文件(标头文件)

-Wall

在发生警报时取消编译操作,即将警报看作是错误

-w

禁止所有的报警

 

3.8  gcc的错误类型及对策

如果gcc编译器发现源程序中有错误,就无法继续进行,也无法生成最终的可执行文件。为了便于修改,gcc给出错误信息,必须对这些错误信息逐个进行分析、处理,并修改相应的源代码,才能保证源代码的正确编译连接。.gcc给出的错误信息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       第一类:C语法错误

错误信息:文件source.c中第n行有语法错误(syntex errror)。这种类型的错误,一般都是C语言的语法错误,应该仔细检查源代码文件中第n行及该行之前的程序,有时也需要对该文件所包含的头文件进行检查。有些情况下,一个很简单的语法错误,gcc会给出一大堆错误,我们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其吓倒,必要的时候再参考一下C语言的基本教材。在这里推荐一本由Andrew Koenig写的《C 陷阱与缺陷》(此书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翻译出版),说得夸张一点就是此书可以帮助你减少C代码和初级C++代码中的90%的bug。

●       第二类:头文件错误

错误信息:找不到头文件head.h(Can not find include file head.h)。这类错误是源代码文件中包含的头文件有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头文件名错误、指定的头文件所在目录名错误等,也可能是错误地使用了双引号和尖括号。

●       第三类:档案库错误

错误信息:连接程序找不到所需的函数库,例如:

ld: -l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这类错误是与目标文件相连接的函数库有错误,可能的原因是函数库名错误、指定的函数库所在目录名称错误等。检查的方法是使用find命令在可能的目录中寻找相应的函数库名,确定档案库及目录的名称并修改程序中及编译选项中的名称。

●       第四类:未定义符号

错误信息:有未定义的符号(Undefined symbol)。这类错误是在连接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用户自己定义的函数或者全局变量所在源代码文件,没有被编译、连接,或者干脆还没有定义,这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源程序,给出全局变量或者函数的定义体;二是未定义的符号是一个标准的库函数,在源程序中使用了该库函数,而连接过程中还没有给定相应的函数库的名称,或者是该档案库的目录名称有问题,这时需要使用档案库维护命令ar检查我们需要的库函数到底位于哪一个函数库中,确定之后,修改gcc连接选项中的-l和-L项。

排除编译、连接过程中的错误,应该说只是程序设计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个步骤,可以说只是开了个头。这个过程中的错误,只是我们在使用C语言描述一个算法中所产生的错误,是比较容易排除的。我们写一个程序,到编译、连接通过为止,应该说刚刚开始,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算法设计有问题,说得严重点儿是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测试、调试和修改。一个程序,稍为复杂的程序,往往要经过多次的编译、连接、测试和修改。 gcc是在Linux下开发程序时必须掌握的工具之一。

以上对gcc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主要讲述了如何使用gcc编译程序、产生警告信息、和加快gcc的编译速度。对所有希望早日跨入Linux开发者行列的人来说,gcc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Linux程序员的起跑线。关于调试 C 程序的更多信息请看第4章关于gdb的内容。


开放、自由和灵活是Linux的魅力所在,而这一点在gcc上的体现就是程序员通过它能够更好地控制整个编译过程。

在使用gcc编译程序时,编译过程可以细分为4个阶段:

●       预处理(Pre-Processing)

●       编译(Compiling)

●       汇编(Assembling)

●       链接(Linking)

Linux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gcc在编译的任何阶段结束,检查或使用编译器在该阶段的输出信息,或者对最后生成的二进制文件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加入不同数量和种类的调试代码来为今后的调试做好准备。与其他常用的编译器一样,gcc也提供了灵活而强大的代码优化功能,利用它可以生成执行效率更高的代码。

gcc提供了30多条警告信息和3个警告级别,使用它们有助于增强程序的稳定性和可移植性。此外,gcc还对标准的C和C++语言进行了大量的扩展,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有助于编译器进行代码优化,能够减轻编程的工作量。

3.2  使 用 gcc

gcc的版本可以使用如下gcc –v命令查看:

[david@DAVID david]$ gcc -v

Reading specs from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specs

Configured with: ../configure --prefix=/usr --mandir=/usr/share/man

--infodir=/

sr/share/info --enable-shared --enable-threads=posix

--disable-checking --with-

ystem-zlib --enable-__cxa_atexit --host=i386-redhat-linux

Thread model: posix

gcc version 3.2.2 20030222 (Red Hat Linux 3.2.2-5)

以上显示的就是Redhat linux 9.0里自带的gcc的版本3.2.2。

下面将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gcc编译器。例3-1能够帮助大家迅速理解gcc的工作原理,并将其立即运用到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去。

实例3-1  hello.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gc,char **argv) {

printf("Hello Linux\n");

}

要编译这个程序,只要在命令行下执行如下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hello.c -o hello

[david@DAVID david]$ ./hello

Hello Linux

这样,gcc 编译器会生成一个名为hello的可执行文件,然后执行./hello就可以看到程序的输出结果了。

命令行中 gcc表示用gcc来编译源程序,-o 选项表示要求编译器输出的可执行文件名为hello ,而hello.c是源程序文件。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只需简单地执行一条gcc命令就可以了;但从编译器的角度来看,却需要完成一系列非常繁杂的工作。首先,gcc需要调用预处理程序cpp,由它负责展开在源文件中定义的宏,并向其中插入#include语句所包含的内容;接着,gcc会调用ccl和as将处理后的源代码编译成目标代码;最后,gcc会调用链接程序ld,把生成的目标代码链接成一个可执行程序。

为了更好地理解gcc的工作过程,可以把上述编译过程分成几个步骤单独进行,并观察每步的运行结果。

第一步要进行预编译,使用-E参数可以让gcc在预处理结束后停止编译过程:

[david@DAVID david]$ gcc -E hello.c -o hello.i

此时若查看hello.i文件中的内容,会发现stdio.h的内容确实都插到文件里去了,而且被预处理的宏定义也都作了相应的处理。

# 1 "hello.c"

# 1 "<built-in>"

# 1 "<command line>"

# 1 "hello.c"

# 1 "/usr/include/stdio.h" 1 3

# 28 "/usr/include/stdio.h" 3

# 1 "/usr/include/features.h" 1 3

# 291 "/usr/include/features.h" 3

# 1 "/usr/include/sys/cdefs.h" 1 3

# 292 "/usr/include/features.h" 2 3

# 314 "/usr/include/features.h" 3

# 1 "/usr/include/gnu/stubs.h" 1 3

# 315 "/usr/include/features.h" 2 3

# 29 "/usr/include/stdio.h" 2 3

# 1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include/stddef.h" 1 3

# 213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include/stddef.h" 3

typedef unsigned int size_t;

# 35 "/usr/include/stdio.h" 2 3

# 1 "/usr/include/bits/types.h" 1 3

# 28 "/usr/include/bits/types.h" 3

# 1 "/usr/include/bits/wordsize.h" 1 3

# 29 "/usr/include/bits/types.h" 2 3

# 1 "/usr/lib/gcc-lib/i386-redhat-linux/3.2.2/include/stddef.h" 1 3

# 32 "/usr/include/bits/types.h" 2 3

 

"hello.i" 838L, 16453C                         1,1           Top

下一步是将hello.i编译为目标代码,这可以通过使用-c参数来完成:

[david@DAVID david]$ gcc -c hello.i -o hello.o

gcc默认将.i文件看成是预处理后的C语言源代码,因此上述命令将自动跳过预处理步骤而开始执行编译过程,也可以使用-x参数让gcc从指定的步骤开始编译。最后一步是将生成的目标文件链接成可执行文件:

[david@DAVID david]$ gcc hello.o -o hello

在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进行软件开发时,通常整个程序是由多个源文件组成的,相应地就形成了多个编译单元,使用gcc能够很好地管理这些编译单元。假设有一个由david.c和xueer.c两个源文件组成的程序,为了对它们进行编译,并最终生成可执行程序davidxueer,可以使用下面这条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xueer.c -o davidxueer

如果同时处理的文件不止一个,gcc仍然会按照预处理、编译和链接的过程依次进行。如果深究起来,上面这条命令大致相当于依次执行如下3条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o david.o

[david@DAVID david]$ gcc  xueer.c -o xueer.o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o xueer.o -o davidxueer

在编译一个包含许多源文件的工程时,若只用一条gcc命令来完成编译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假设项目中有100个源文件需要编译,并且每个源文件中都包含10 000行代码,如果像上面那样仅用一条gcc命令来完成编译工作,那么gcc需要将每个源文件都重新编译一遍,然后再全部链接起来。很显然,这样浪费的时间相当多,尤其是当用户只是修改了其中某一个文件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将每个文件都重新编译一遍,因为很多已经生成的目标文件是不会改变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灵活运用gcc,同时还要借助像make这样的工具。关于make,将在第5章作详细的介绍。

3.3  gcc警告提示功能

gcc包含完整的出错检查和警告提示功能,它们可以帮助Linux程序员尽快找到错误代码,从而写出更加专业和优美的代码。先来读读例3-2所示的程序,这段代码写得很糟糕,仔细检查一下不难挑出如下毛病:

●       main函数的返回值被声明为void,但实际上应该是int;

●       使用了GNU语法扩展,即使用long long来声明64位整数,仍不符合ANSI/ISO C语言标准;

●       main函数在终止前没有调用return语句。

实例3-2  bad.c­­­­­­­­­­­­­­­­­­­­­­­­­­­­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void)

{

  long long int var = 1;

  printf("It is not standard C code!\n");

}

下面看看gcc是如何帮助程序员来发现这些错误的。当gcc在编译不符合ANSI/ISO C语言标准的源代码时,如果加上了-pedantic选项,那么使用了扩展语法的地方将产生相应的警告信息:

[david@DAVID david]$ gcc -pedantic bad.c -o bad

bad.c: In function 'main':

bad.c:4: warning: ISO C89 does not support 'long long'

bad.c:3: warning: return type of 'main' is not 'int'

需要注意的是,-pedantic编译选项并不能保证被编译程序与ANSI/ISO C标准的完全兼容,它仅仅用来帮助Linux程序员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换句话说,-pedantic选项能够帮助程序员发现一些不符合ANSI/ISO C标准的代码,但不是全部。事实上只有ANSI/ISO C语言标准中要求进行编译器诊断的那些问题才有可能被gcc发现并提出警告。

除了-pedantic之外,gcc还有一些其他编译选项也能够产生有用的警告信息。这些选项大多以-W开头,其中最有价值的当数-Wall了,使用它能够使gcc产生尽可能多的警告信息。例如:

[david@DAVID david]$ gcc -Wall bad.c -o bad

bad.c:3: warning: return type of 'main' is not 'int'

bad.c: In function 'main':

bad.c:4: warning: unused variable 'var'

bad.c:6:2: warning: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gcc给出的警告信息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作是错误,但很可能成为错误的栖身之所。一个优秀的Linux程序员应该尽量避免产生警告信息,使自己的代码始终保持简洁、优美和健壮的特性。
    在处理警告方面,另一个常用的编译选项是-Werror,它要求gcc将所有的警告当成错误进行处理,这在使用自动编译工具(如make等)时非常有用。如果编译时带上-Werror选项,那么gcc会在所有产生警告的地方停止编译,迫使程序员对自己的代码进行修改。只有当相应的警告信息消除时,才可能将编译过程继续朝前推进。执行情况如下:

[david@DAVID david]$ gcc -Werror bad.c -o bad

cc1: warnings being treated as errors

bad.c: In function 'main':

bad.c:3: warning: return type of 'main' is not 'int'

bad.c:6:2: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对Linux程序员来讲,gcc给出的警告信息是很有价值的,它们不仅可以帮助程序员写出更加健壮的程序,而且还是跟踪和调试程序的有力工具。建议在用gcc编译源代码时始终带上-Wall选项,并把它逐渐培养成为一种习惯,这对找出常见的隐式编程错误很有帮助。

3.4  库  依  赖

在Linux下使用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时,完全不使用第三方函数库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通常来讲都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函数库的支持才能够完成相应的功能。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函数库实际上就是一些头文件(.h)和库文件(.so或者.a)的集合。虽然Linux下大多数函数都默认将头文件放到/usr/include/目录下,而库文件则放到/usr/lib/目录下,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正因如此,gcc在编译时必须让编译器知道如何来查找所需要的头文件和库文件。

gcc采用搜索目录的办法来查找所需要的文件,-I选项可以向gcc的头文件搜索路径中添加新的目录。例如,如果在/home/david/include/目录下有编译时所需要的头文件,为了让gcc能够顺利地找到它们,就可以使用-I选项: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I /home/david/include -o david

同样,如果使用了不在标准位置的库文件,那么可以通过-L选项向gcc的库文件搜索路径中添加新的目录。例如,如果在/home/david/lib/目录下有链接时所需要的库文件libdavid.so,为了让gcc能够顺利地找到它,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david.c -L /home/david/lib –ldavid -o david

值得详细解释一下的是-l选项,它指示gcc去连接库文件david.so。Linux下的库文件在命名时有一个约定,那就是应该以lib三个字母开头。由于所有的库文件都遵循了同样的规范,因此在用-l选项指定链接的库文件名时可以省去lib三个字母。也就是说gcc在对-l david进行处理时,会自动去链接名为libdavid.so的文件。

Linux下的库文件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动态链接库(通常以.so结尾)和静态链接库(通常以.a结尾),两者的差别仅在于程序执行时所需的代码是在运行时动态加载的,还是在编译时静态加载的。默认情况下,gcc在链接时优先使用动态链接库,只有当动态链接库不存在时才考虑使用静态链接库。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编译时加上-static选项,强制使用静态链接库。例如,如果在/home/david/lib/目录下有链接时所需要的库文件libfoo.so和libfoo.a,为了让gcc在链接时只用到静态链接库,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david@DAVID david]$ gcc foo.c -L /home/david/lib -static –ldavid -o

david

3.5  gcc代码优化

代码优化指的是编译器通过分析源代码,找出其中尚未达到最优的部分,然后对其重新进行组合,目的是改善程序的执行性能。gcc提供的代码优化功能非常强大,它通过编译选项-On来控制优化代码的生成,其中n是一个代表优化级别的整数。对于不同版本的gcc来讲,n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应的优化效果可能并不完全相同,比较典型的范围是从0变化到2或3。

编译时使用选项-O可以告诉gcc同时减小代码的长度和执行时间,其效果等价于-O1。在这一级别上能够进行的优化类型虽然取决于目标处理器,但一般都会包括线程跳转(Thread Jump)和延迟退栈(Deferred Stack Pops)两种优化。

选项-O2告诉gcc除了完成所有-O1级别的优化之外,同时还要进行一些额外的调整工作,如处理器指令调度等。

选项-O3则除了完成所有-O2级别的优化之外,还包括循环展开和其他一些与处理器特性相关的优化工作。

通常来说,数字越大优化的等级越高,同时也就意味着程序的运行速度越快。许多Linux程序员都喜欢使用-O2选项,因为它在优化长度、编译时间和代码大小之间取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感受一下gcc的代码优化功能,所用程序如例3-3所示。

实例3-3  count.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double counter;

   double result;

   double temp;

   for (counter = 0; counter < 4000.0 * 4000.0 * 4000.0  / 20.0 + 2030;   

counter += (5 - 3 +2 + 1 ) / 4)

     {  temp = counter / 1239;

        result  = counter;   

       } 

   printf("Result is %lf\n", result); 

   return 0;

}

首先不加任何优化选项进行编译:

[david@DAVID david]$ gcc -Wall count.c -o count

借助Linux提供的time命令,可以大致统计出该程序在运行时所需要的时间:

[david@DAVID david]$ time ./count

Result is 3200002029.000000

real    1m59.357s

user    1m59.140s

sys     0m0.050s

接下来使用优化选项来对代码进行优化处理:

[david@DAVID david]$ gcc -Wall count.c -o count2

在同样的条件下再次测试一下运行时间:

[david@DAVID david]$ time ./count2

Result is 3200002029.000000

real    0m26.573s

user    0m26.540s

sys     0m0.010s

对比两次执行的输出结果不难看出,程序的性能的确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改善,由原来的1分59秒缩短到了26秒。这个例子是专门针对gcc的优化功能而设计的,因此优化前后程序的执行速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尽管gcc的代码优化功能非常强大,但作为一名优秀的Linux程序员,首先还是要力求能够手工编写出高质量的代码。如果编写的代码简短,并且逻辑性强,编译器就不会做更多的工作,甚至根本用不着优化。

优化虽然能够给程序带来更好的执行性能,但在如下一些场合中应该避免优化代码。

●       程序开发的时候:优化等级越高,消耗在编译上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在开发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优化选项,只有到软件发行或开发结束的时候,才考虑对最终生成的代码进行优化。

●       资源受限的时候:一些优化选项会增加可执行代码的体积,如果程序在运行时能够申请到的内存资源非常紧张(如一些实时嵌入式设备),那就不要对代码进行优化,因为由这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       跟踪调试的时候:在对代码进行优化的时候,某些代码可能会被删除或改写,或者为了取得更佳的性能而进行重组,从而使跟踪和调试变得异常困难。

3.6  加    速

在将源代码变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许多中间步骤,包含预处理、编译、汇编和连接。这些过程实际上是由不同的程序负责完成的。大多数情况下gcc可以为Linux程序员完成所有的后台工作,自动调用相应程序进行处理。

这样做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gcc在处理每一个源文件时,最终都需要生成好几个临时文件才能完成相应的工作,从而无形中导致处理速度变慢。例如,gcc在处理一个源文件时,可能需要一个临时文件来保存预处理的输出,一个临时文件来保存编译器的输出,一个临时文件来保存汇编器的输出,而读写这些临时文件显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当软件项目变得非常庞大的时候,花费在这上面的代价可能会变得很大。

解决的办法是,使用Linux提供的一种更加高效的通信方式—— 管道。它可以用来同时连接两个程序,其中一个程序的输出将直接作为另一个程序的输入,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临时文件,但编译时却需要消耗更多的内存。

注意:

在编译过程中使用管道是由gcc的-pipe选项决定的。下面的这条命令就是借助gcc的管道功能来提高编译速度的:

[david@DAVID david]$ gcc -pipe david.c -o david

在编译小型工程时使用管道,编译时间上的差异可能还不是很明显,但在源代码非常多的大型工程中,差异将变得非常明显。

3.7  gcc常用选项

gcc作为Linux下C/C++重要的编译环境,功能强大,编译选项繁多。为了方便大家日后编译方便,在此将常用的选项及说明罗列出来,见表3-2。

表3-2  gcc的常用选项

选  项  名

作    用

-c

通知gcc取消连接步骤,即编译源码并在最后生成目标文件

-Dmacro

定义指定的宏,使它能够通过源码中的#ifdef进行检验

-E

不经过编译预处理程序的输出而输送至标准输出

-g3

获得有关调试程序的详细信息,它不能与-o选项联合使用

-Idirectory

在包含文件搜索路径的起点处添加指定目录

-llibrary

提示连接程序在创建最终可执行文件时包含指定的库

-O、-O2、-O3

将优化状态打开,该选项不能与-g选项联合使用

-S

要求编译程序生成来自源代码的汇编程序输出

-v

启动所有警报

.h

预处理文件(标头文件)

-Wall

在发生警报时取消编译操作,即将警报看作是错误

-w

禁止所有的报警

 

3.8  gcc的错误类型及对策

如果gcc编译器发现源程序中有错误,就无法继续进行,也无法生成最终的可执行文件。为了便于修改,gcc给出错误信息,必须对这些错误信息逐个进行分析、处理,并修改相应的源代码,才能保证源代码的正确编译连接。.gcc给出的错误信息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       第一类:C语法错误

错误信息:文件source.c中第n行有语法错误(syntex errror)。这种类型的错误,一般都是C语言的语法错误,应该仔细检查源代码文件中第n行及该行之前的程序,有时也需要对该文件所包含的头文件进行检查。有些情况下,一个很简单的语法错误,gcc会给出一大堆错误,我们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其吓倒,必要的时候再参考一下C语言的基本教材。在这里推荐一本由Andrew Koenig写的《C 陷阱与缺陷》(此书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翻译出版),说得夸张一点就是此书可以帮助你减少C代码和初级C++代码中的90%的bug。

●       第二类:头文件错误

错误信息:找不到头文件head.h(Can not find include file head.h)。这类错误是源代码文件中包含的头文件有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头文件名错误、指定的头文件所在目录名错误等,也可能是错误地使用了双引号和尖括号。

●       第三类:档案库错误

错误信息:连接程序找不到所需的函数库,例如:

ld: -l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这类错误是与目标文件相连接的函数库有错误,可能的原因是函数库名错误、指定的函数库所在目录名称错误等。检查的方法是使用find命令在可能的目录中寻找相应的函数库名,确定档案库及目录的名称并修改程序中及编译选项中的名称。

●       第四类:未定义符号

错误信息:有未定义的符号(Undefined symbol)。这类错误是在连接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用户自己定义的函数或者全局变量所在源代码文件,没有被编译、连接,或者干脆还没有定义,这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源程序,给出全局变量或者函数的定义体;二是未定义的符号是一个标准的库函数,在源程序中使用了该库函数,而连接过程中还没有给定相应的函数库的名称,或者是该档案库的目录名称有问题,这时需要使用档案库维护命令ar检查我们需要的库函数到底位于哪一个函数库中,确定之后,修改gcc连接选项中的-l和-L项。

排除编译、连接过程中的错误,应该说只是程序设计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个步骤,可以说只是开了个头。这个过程中的错误,只是我们在使用C语言描述一个算法中所产生的错误,是比较容易排除的。我们写一个程序,到编译、连接通过为止,应该说刚刚开始,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算法设计有问题,说得严重点儿是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测试、调试和修改。一个程序,稍为复杂的程序,往往要经过多次的编译、连接、测试和修改。 gcc是在Linux下开发程序时必须掌握的工具之一。

以上对gcc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主要讲述了如何使用gcc编译程序、产生警告信息、和加快gcc的编译速度。对所有希望早日跨入Linux开发者行列的人来说,gcc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Linux程序员的起跑线。关于调试 C 程序的更多信息请看第4章关于gdb的内容。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GCC详解 的相关文章

  • 在哪里可以找到列出 SSE 内在函数操作的官方参考资料?

    是否有官方参考列出了 GCC 的 SSE 内部函数的操作 即 头文件中的函数 除了 Intel 的 vol 2 PDF 手册外 还有一个在线内在指南 https www intel com content www us en docs in
  • 我们真的应该使用 Chef 来管理 sudoers 文件吗?

    这是我的问题 我担心如果 Chef 破坏了 sudoers 文件中的某些内容 可能是 Chef 用户错误地使用了说明书 那么服务器将完全无法访问 我讨厌我们完全失去客户的生产服务器 因为我们弄乱了 sudoers 文件并且无法再通过 ssh
  • C++ 标准是否指定了编译器的 STL 实现细节?

    在写答案时this https stackoverflow com questions 30909296 can you put a pimpl class inside a vector我遇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 这个问题演示了这样一种情况
  • 在centos中安装sqlite3 dev和其他包

    我正在尝试使用 cpanel 在 centos 机器上安装 sqlite dev 和其他库 以便能够编译应用程序 我对 debian 比 centos 更熟悉 我知道我需要的库是 libsqlite3 dev libkrb5 dev lib
  • 就分页分段内存而言的程序寿命

    我对 x86 Linux 机器中的分段和分页过程有一个令人困惑的概念 如果有人能澄清从开始到结束所涉及的所有步骤 我们将很高兴 x86 使用分页分段内存技术进行内存管理 任何人都可以解释一下从可执行的 elf 格式文件从硬盘加载到主内存到它
  • 如何在linux中以编程方式获取dir的大小?

    我想通过 C 程序获取 linux 中特定目录的确切大小 我尝试使用 statfs path struct statfs 但它没有给出确切的大小 我也尝试过 stat 但它返回任何目录的大小为 4096 请建议我如何获取 dir 的确切大小
  • 使用循环在 C 中管道传输两个或多个 shell 命令

    我正在尝试执行ls wc l通过 C 语言程序 而不是使用命令行 这是我当前的工作代码 int main int pfds 2 pipe pfds pid t pid fork if pid 0 The child process clos
  • 添加文件时运行 shell 命令

    我的 Linux 机器上有一个名为 images 的文件夹 该文件夹连接到一个网站 该网站的管理员可以向该网站添加图片 但是 当添加图片时 我想要一个命令来运行调整目录中所有图片的大小 简而言之 我想知道当新文件添加到特定位置时如何使服务器
  • 如何获取 (Linux) 机器的 IP 地址?

    这个问题和之前问的几乎一样如何获取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 https stackoverflow com questions 122208 get the ip address of local computer 问题 但是我需要找到一个的I
  • 使用 MAX_ORDER / 包含 mmzone.h

    根据https www kernel org doc Documentation networking packet mmap txt https www kernel org doc Documentation networking pa
  • 如何使用waf构建共享库?

    我想使用构建一个共享库waf http code google com p waf 因为它看起来比 GNU 自动工具更容易 更简洁 到目前为止 我实际上有几个与我开始编写的 wscript 有关的问题 VERSION 0 0 1 APPNA
  • 配置tomat的server.xml文件并自动生成mod_jk.conf

    我在用apache 2 2 15 and tomcat6 6 0 24 on CentOS 6 4并希望使用 tomcat 服务器的功能 通过添加以下内容自动生成 mod jk conf 文件
  • Intel 上的 gcc 中的 _mm_pause 用法

    我参考过这个网页 https software intel com en us articles benefitting power and performance sleep loops https software intel com
  • Mac OS X 上的 /proc/self/cmdline / GetCommandLine 等效项是什么?

    如何在不使用 argc argv 的情况下访问 Mac OS X 上的命令行 在 Linux 上 我会简单地阅读 proc self cmdline or use GetCommandLine在 Windows 上 但我找不到 Mac OS
  • C修改printf()输出到文件

    有没有办法修改printf为了将字符串输出到文件而不是控制台 我尝试在互联网上查找一些内容 发现了类似的电话dup dup2 and fflush这可能与此有关 EDIT 也许我不清楚 问题是这是C考试问题 问题如下 解释一个通常将字符串输
  • 使用 python 脚本更改 shell 中的工作目录

    我想实现一个用户态命令 它将采用其参数之一 路径 并将目录更改为该目录 程序完成后 我希望 shell 位于该目录中 所以我想实施cd命令 但需要外部程序 可以在 python 脚本中完成还是我必须编写 bash 包装器 Example t
  • 如何在 *nix 中登录时运行脚本?

    我知道我曾经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 但是 如何在 unix 中登录时运行脚本 bash 可以 From 维基百科 Bash http en wikipedia org wiki Bash 28Unix shell 29 当 Bash 启动时 它
  • 尽管我已在 python ctypes 中设置了信号处理程序,但并未调用它

    我尝试过使用 sigaction 和 ctypes 设置信号处理程序 我知道它可以与python中的信号模块一起使用 但我想尝试学习 当我向该进程发送 SIGTERM 时 但它没有调用我设置的处理程序 只打印 终止 为什么它不调用处理程序
  • glibc 堆一致性检查

    根据2008年的帖子 我现在找不到 glibc 堆检查 http www gnu org s libc manual html node Heap Consistency Checking html在多线程环境中不起作用 现在还是2010年
  • 从 Linux 内核模块中调用用户空间函数

    我正在编写一个简单的 Linux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以通过 I O 端口将数据输出到硬件 我有一个执行浮点运算的函数来计算硬件的正确输出 不幸的是 这意味着我需要将此函数保留在用户空间中 因为 Linux 内核不能很好地处理浮点运算 这是设

随机推荐

  • 模型部署入门教程(五):ONNX 模型的修改与调试

    模型部署入门系列教程持续更新啦 在前两期教程中 我们学习了 PyTorch 模型转 ONNX 模型的方法 了解了如何在原生算子表达能力不足时 为 PyTorch 或 ONNX 自定义算子 一直以来 我们都是通过 PyTorch 来导出 ON
  • Window7下使用VS2017编译VTK-9.0.1的64位动态库教程(超详细)(附编译的库包含32位和64位)

    前言 是一个开源的免费软件系统 主要用于三维计算机图形学 图像处理和可视化 今天编译最新版VTK 9 0 1 并整理成编译教程 提供给新入门的朋友们参考 我使用vs2017编译VTK的64位库 编译32位库的过程和这类似 可以参照本文进行V
  • tiff格式的图片在html中显示

    什么是tiff tiff是一种图片的格式 今天突然看到有一个图片加载失败 控制台调出来一看 有图片地址 tiff格式的 于是就百度查 问朋友 最后查到了一个tiff js的文件 npm 安装 照着别人的教程来并不行 接下来 记录记录我显示t
  • STM32----电容触摸屏,OLED屏和LCD屏

    目录 电容触摸屏 OLED屏 LCD屏 电容触摸屏 充放电电路原理 电路充放电公式 电容触摸按键原理 R 外接电容充放电电阻 Cs TPAD和PCB间的杂散电容 Cx 手指按下时 手指和TPAD之间的电容 开关 电容放电开关 由STM32
  • CST,CET,UTC,GMT,DST,Unix时间戳几种常见时间概述与关系

    1 UTC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协调世界时 又称世界标准时间 多数的两地时间表都以GMT来表示 但也有些两地时间表上看不到GMT字样 出现的反而是UTC这3个英文字母 究竟何谓UTC 事实上 UTC指的是C
  • android的消息处理机制(图+源码分析)——Looper,Handler,Message

    android的消息处理有三个核心类 Looper Handler和Message 其实还有一个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 但是MQ被封装到Looper里面了 我们不会直接与MQ打交道 因此我没将其作为核心类 下面一一介绍 线程的
  • [MySQL] Centos下的启动和关闭

    MySQL Centos下的启动和关闭 现在主流的Unix系统有两种风格 System V和BSD 他们的区别如下 Linux作为类Unix 同样也存在这两种风格 其中Centos属于System V 本文主要介绍在Centos下 即Sys
  • 如何让人际关系网助你一臂之力?

    如何让人际关系网助你一臂之力 编者按 本文来自First Round Review 他们准备的文章既讲故事 还同时向创业者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以助力打造优秀的公司 LinkedIn 早期项目经理Patrick Ewers现如今的工作就是帮助科
  • PCL 部分点云视点问题

    目录 一 问题概述 二 解决方案 1 软件实现 2 代码实现 三 调整之后 一 问题概述 针对CloudCompare软件处理过的pcd格式点云 在使用PCL进行特征点提取 配准等实验中最终显示结果出现点云位置偏差较大的问题 本博客给出解决
  • 基于pytorch神经网络的工业区域用电量预测 完整代码数据

    代码讲解 工业用电量预测 时间序列预测 基于pytorch神经网络的工业用电量预测 完整代码数据 哔哩哔哩 bilibili 本博客付完整代码数据 运行截图 pip install openpyxl i https pypi tuna ts
  • Maven内置了三大特性:属性、Profile和资源过滤来支持构建的灵活性。

    原文地址 http www cnblogs com woms p 5769680 html 内置属性 主要有两个常用内置属性 basedir 表示项目根目录 即包含pom xml文件的目录 version 表示项目版本 POM属性 pom中
  • 《Effective Java》第二版总结

    Effective Java 主要给了78条编码建议 指导 方便开发者开发出 高效 稳定 健壮 设计优良的程序 下面看一下这78条建议 创建和销毁对象 1 考虑用静态工厂方法代替构造器 为了让客户端获取他自身的一个实例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提供
  • UE4材质:纯数学算法实现水面水波扩散效果

    上面的做法有几个问题 1 用于地形时 显示不出来 原因是地形的UV是会超出1的 做如下修正 2 水波在UV边界被截断 暂不处理了 有几个办法 不让水波出现在UV边界上 或在世界空间指定水波位置 在二个相邻的水块中分别为半个水波指定发射位置
  • CTEX安装教程与注意事项

    一 CTEX Latex 下载 百度搜索ctex 进入下载中心 CTEX 2 下载中心中选择稳定版本CTeX 2 9 2 164 点击进入 初学者是使用basic CTeX 2 9 2 164 exe 已足够使用 二 安装 首先备份电脑的环
  • vs试用期延长期到期_VS2017试用期到期后登录微软账户出现错误解决方法

    关于使用VS2017试用期一个月到后 需要登录微软账户后进行认证后才能重新使用 但是登录成功后出现如下错误 We could not refresh the credentials for the account AADSTS50001 T
  • 【IDEA Sprintboot】简单入门:整合SpringSecurity依赖、整合Thymeleaf框架

    目录 1 IDEA 简单入门 请求数据库表数据 水w的博客 CSDN博客 目录 三 1 整合SpringSecurity依赖 2 整合Thymeleaf框架 解决css样式等静态资源访问不到的问题 三 1 整合SpringSecurity依
  • Linux shell脚本之函数 Function 详解

    Linux shell脚本之函数Function 函数详解 函数语法 函数的生命周期 函数返回值 函数参数 变量作用域 1 本地变量 2 局部变量 函数变量示例 函数递归 递归示例 函数示例 函数详解 在过程式编程中 代码会重用 过程式编程
  • IOS集成ctp,恒生,金仕达穿透式监管的一点坑

    官方文档有些问题遗漏 1 要将引入对应头文件的文件用 mm后缀支持c 语法 不然会出现Expected 报错 不支持int 2 在解析的时候存在一些差异 CTP GetSystemInfo返回的数据实际是用char 接收的纯byte数据 用
  • 用RCircos包来画圈圈图

    用RCircos包来画圈圈图 我先讲解了画图 再讲解了一些小知识 安装并加载必须的packages 如果你还没有安装 就运行下面的代码安装 install packages RCircos library RCircos 如果你安装好了 就
  • GCC详解

    开放 自由和灵活是Linux的魅力所在 而这一点在gcc上的体现就是程序员通过它能够更好地控制整个编译过程 在使用gcc编译程序时 编译过程可以细分为 个阶段 预处理 Pre Processing 编译 Compiling 汇编 As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