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编程】传输层udp协议篇

2023-10-27

一、本篇是在应用篇的后面的

讲解过程是自顶向下的,可以先看看应用层
应用层HTTP协议篇的的传送位置

二、传输层

2.1、再谈端口号

端口号(port)标识了一个主机上进行通信的不同的应用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TCP/IP协议中, 用 “源IP”, “源端口号”, “目的IP”, “目的端口号”, “协议号” 这样一个五元组来标识一个通信(可以通过netstat -n查看,具体还需要加别的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客户端A上面两个浏览器请求,客户端B上面一个浏览器请求,这三个请求同时请求访问服务器上的80端口号应用程序
  • 五元组由此建立,根据"源IP", “源端口号”, “目的IP”, “目的端口号”, "协议号"形成报头,封装在数据内容的首部进行传输,通过五元组识别通信。

端口号范围划分

  • 0 - 1023: 知名端口号, HTTP, FTP, SSH等这些广为使用的应用层协议, 他们的端口号都是固定的.

  • 1024 - 65535: 操作系统动态分配的端口号. 客户端程序的端口号, 就是由操作系统从这个范围分配的

认识知名端口号

有些服务器是非常常用的, 为了使用方便, 人们约定一些常用的服务器, 都是用以下这些固定的端口号:

  • ssh服务器, 使用22端口
  • ftp服务器, 使用21端口
  • telnet服务器, 使用23端口
  • http服务器, 使用80端口
  • https服务器, 使用443
cat /etc/services

或者

vim /etc/services

执行上面的任一命令都可以查看知名的端口号,

我们自己写一个程序使用端口号时, 要避开这些知名端口号

2.2.1、两个问题

  1. 一个进程是否可以bind多个端口号?
  2. 一个端口号是否可以被多个进程bind?
  • 问题一:可以,端口号保证的是唯一性,一个程序需要同时监听不同的端口,在web端很常见,每种协议的端口号各不相同,一个程序的执行可能需要很多的协议来保证通信传输。
  • 问题二:不可以,端口号必须唯一的被一个进程bind,保证唯一性,当一个进程成功bind了一个端口号后,其他进程就不能再使用相同的端口号。如果另一个进程试图使用已被占用的端口号,那么操作系统会返回一个错误并提示端口号已经被占用。

2.2.2、两个常用命令

netstat

netstat是一个用来查看网络状态的重要工具

语法: netstat [选项]
功能:查看网络状态
常用选项

  • n 拒绝显示别名,能显示数字的全部转化成数字
  • l 仅列出有在 Listen (监听) 的服務状态
  • p 显示建立相关链接的程序名
  • t (tcp)仅显示tcp相关选项
  • u (udp)仅显示udp相关选项
  • a (all)显示所有选项,默认不显示LISTEN相关

pidof

在查看服务器的进程id时非常方便

语法: pidof [进程名]
功能:通过进程名, 查看进程i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UDP协议

2.2.1、udp协议端格式&&理解报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前8个字节各部分16位的原因是Linux操作系统用的是16位的,所以应用层也传16位 uint16_t 的数据
  • 16位UDP长度, 表示整个数据报(UDP首部+UDP数据)的最大长度;
  • 如果校验和出错, 就会直接丢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2、udp的特点

UDP传输的过程类似于寄信

  • 无连接: 知道对端的IP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 不需要建立连接;
  • 不可靠: 没有确认机制, 没有重传机制; 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到对方, UDP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返回任何错误信息;
  • 面向数据报: 不能够灵活的控制读写数据的次数和数量;
  1. 所谓无连接就是没有tcp那样的监听,建立连接等等一系列通信前摇,上来知道了ip和端口号直接就发
  2. 所谓的不可靠就是,我把数据交给你了之后我就不管了,应用层传入的数据,交给传输层,然后网络。。。不考虑数据的丢失,不考虑怎么解决丢包,怎么传输
  3. 所谓的面向数据报,就是应用层发给udp一个报文,udp原样发送,你给我传多少,我给下一层传多少,不会拆分,不会合并,发给udp100字节,udp直接读取100字节,而不是分10次读取10字节,丢包就是没有数据。

2.2.3、udp的缓冲区

  • UDP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发送缓冲区. 调用sendto会直接交给内核, 由内核将数据传给网络层协议进行后续的传输动作;

  • UDP具有接收缓冲区. 但是这个接收缓冲区不能保证收到的UDP报的顺序和发送UDP报的顺序一致; 如果缓冲区满了, 再到达的UDP数据就会被丢弃

  • tcp的server端和client端都有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数据的发送本质是拷贝数据,把数据拷贝给缓冲区,就可以继续工作,数据的发送交给缓冲区了,数据的接受也从缓冲区中拷贝过来,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思想完成IO操作的解耦,使数据传输更为高效。
  • 而udp是有多少发多少,不需要发送缓冲区,只有接收缓冲区,由于数据的发送不可靠,自然缓冲区中的顺序也就不可靠,当然也有丢包问题的存在,至于缓冲区满的时候就直接丢弃。

UDP的socket既能读, 也能写, 这个概念叫做 全双工

  • 半双工: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只能一个发送一个接受
  • 全双工:发送方和接收方能够同时发送和接受,也就是a同时发送给b,也接收b的数据,b发给a数据,也同时接收a的数据,这就叫做全双工

UDP使用注意事项

我们注意到, UDP协议首部中有一个16位的最大长度. 也就是说一个UDP能传输的数据最大长度是64K(包含UDP首部).

然而64K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 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

如果我们需要传输的数据超过64K, 就需要在应用层手动的分包, 多次发送, 并在接收端手动拼装;

2.2.4、基于udp的应用层协议

  • NFS: 网络文件系统
  •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BOOTP: 启动协议(用于无盘设备启动)
  • DNS: 域名解析协议

当然, 也包括你自己写UDP程序时自定义的应用层协议;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Linux网络编程】传输层udp协议篇 的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 2023华为OD机试真题【最小调整顺序次数】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队列 但是这个队列比较特殊 可以从头部添加数据 也可以从尾部添加数据 但是只能从头部删除数据 输入一个数字n 会依次添加数字1 n 也就是添加n次 但是在添加数据的过程中 也会删除数据 要求删除必须按照1 n按照顺序进行删
  • 13 二叉树:建立存储结构(前序输入次序) &&二叉树专题

    目录 首先讲讲指针的引用 然后我们再复习一下typedef的用法 然后我们来创建二叉树 二叉树的建立 首先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实际用代码体现 分为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两种 但一般情况我们都用链式存储结构 部分内容转自指针的引用 MAGDB的博客
  • ChatGPT还有哪些不足?

    从技术角度来看 ChatGPT作为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其优势在于能够处理大量的语言数据 并生成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 ChatGPT还可以通过对话历史的分析 对当前对话进行上下文感知和情境推理 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回答
  • Lua 输出可变参数列表内容

    在 Lua 中有8种基本数据类型 nil boolean number string user data function thread table 数据类型 描述 nil 表示一个无效值 boolean 包含两个值 false 和 tru
  •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模式数据定义语言 Schema Data Definition lanuage DDL 外模式数据定义语言 Subschema Data Definition lanuage 外模式DDL 数据存储有关的描述语言 Data storage
  • fedora常用命令

    fedora经验总结 新手必看 一 常用技巧 1 在linux中设置环境变量的方法 如果命令在环境变量已经设置的路径下 在终端命令行输入该命令的文件名和参数 如需要参数 回车即可 如果不在已设路径下 命令前需要加上完整的路径 每次都这样会很
  • Kotlin学习笔记

    1 方法中的参数 有var val 与没有的区别 fun A var name String fun A name String 有var val 表示是当前类的一个属性 无var val 表示是当前方法的一个参数 2 Kotlin中各种声
  • yolov5txt格式的labels转为coco的json格式

    最近在学习ppyoloe 标签文件的格式是coco的json格式 需要把yolov5的txt文件转为json 以下代码即可实现 import os import json import cv2 import random import ti
  • python创建学生类姓名学号_python定义一个学生类,包括学号、姓名和出生日期三个属性(数据成员);包括一个用...

    匿名用户 1级 2018 11 09 回答 import datetime class student def init self Sno Sname Sbarthday Sfaction self Sage 0 self Sgarde 优
  • 代码审计-Java项目&Filter过滤器&CNVD分析&XSS跨站&框架安全

    文章目录 Demo Filter 过滤器引用 Demo ST2框架 组件安全 CNVD Jeesns XSS跨站绕过 CNVD 悟空CRM Fastjson组件 Demo Filter 过滤器引用 Filter Javaweb三大组件之一
  • 【报错】jpa 双向映射导致栈溢出&Jackson的常用注解

    org springframework http converter HttpMessageNotWritableException Could not write JSON Infinite recursion StackOverflow
  • c++ 内存存储 解决char*p, char p[]的问题

    栈 通常用于编译期间就能确定存储大小的变量的存储区 用于在函数作用域内创建 在离开作用域后自动销毁的变量的存储区 有种说法是默认大小1M 堆 通常用于那些在编译期间不能确定存储大小的变量的存储区 它的存储空间是不连续的 一般由malloc
  • python学习—第一步—聪明方法学python

    目录 学习参考资料 遇到的一些小问题 python环境配置与基本语法 python安装与vscode绑定 python常量与变量 常量 变量 python运算符与函数 运算符 函数 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控制流 python数据结构 序列Li
  • Tm4c123GX(tiva)入门详细教程

    TM4C123GX系列 学了几个月的Tiva 总的来说这个款单片机功能还是比较强大的 下面我将以TM4C123GH6PM为例介绍其基本资源及工程建立 点亮板卡上的LED灯以及对基本的时钟配置 PWM uart Timer等方面来做简要说明
  • 使用R语言操作数据框时,我们经常需要创建新的数据列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加和两个数据列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列。

    使用R语言操作数据框时 我们经常需要创建新的数据列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在本文中 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加和两个数据列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列 要创建新的数据列 我们可以使用mutate 函数以及数据框中的两个已有的数据列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框
  • Vulkan SDK 中的 demo 编译配置 win10 vs2019

    一 下载安装 开始可以简装 然后在打开maintenancetool exe进一步安装其他部件 下载安装 Vulkan SDK Vulkan SDK What s in the SDK Where to Download 会在安装目录中找到
  • 减小内存的占用问题——享元模式和单例模式的对比分析

    前言 接口的常用用法都有什么 策略模式复习总结 的话题提起了 如何解决策略类膨胀的问题 说到 有时候可以通过把依赖于环境Context类的状态保存到客户端里面 而将策略类设计成可共享的 这样策略类实例可以被不同客户端使用 换言之 可以使用享
  • 【前端是什么】

    前端是什么 文章目录 前端是什么 1 前端的概念 2 前端的分类 3 前端的工作流程 4 互联网企业的典型组织结构图 1 前端的概念 1 1 前端的定义 对于网站来说 通常是指网站的前台部分 包括网站的表现层和结构层 通俗点就是用户可以看到
  • 关于STM32的IAP超详细图文解说

    IAP是I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的首字母缩写 IAP是用户自己的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对User Flash的部分区域进行烧写 目的是为了在产品发布后可以方便地通过预留的通信口对产品中的固件程序进行更新升级 以上是IA
  • 【Linux网络编程】传输层udp协议篇

    udp协议篇 一 本篇是在应用篇的后面的 二 传输层 2 1 再谈端口号 2 2 1 两个问题 2 2 2 两个常用命令 2 2 UDP协议 2 2 1 udp协议端格式 理解报头 2 2 2 udp的特点 2 2 3 udp的缓冲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