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通信原理和实践

2023-05-16

我们深谙信息交流的价值,那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如我们每天打开浏览器浏览网页时,浏览器的进程怎么与web服务器通信的?当你用QQ聊天时,QQ进程怎么与服务器或你好友所在的QQ进程通信?这些都得靠socket?那什么是socket?socket的类型有哪些?还有socket的基本函数,这些都是本文想介绍的。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 1、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 2、Socket是什么?
  • 3、socket的基本操作
    • 3.1、socket()函数
    • 3.2、bind()函数
    • 3.3、listen()、connect()函数
    • 3.4、accept()函数
    • 3.5、read()、write()函数等
    • 3.6、close()函数
  • 4、socket中TCP的三次握手建立连接详解
  • 5、socket中TCP的四次握手释放连接详解
  • 6、一个例子

1、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本地的进程间通信(IPC)有很多种方式,但可以总结为下面4类:

  • 消息传递(管道、FIFO、消息队列)
  • 同步(互斥量、条件变量、读写锁、文件和写记录锁、信号量)
  • 共享内存(匿名的和具名的)
  • 远程过程调用(Solaris门和Sun RPC)

但这些都不是本文的主题!我们要讨论的是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唯一标识一个进程,否则通信无从谈起!在本地可以通过进程PID来唯一标识一个进程,但是在网络中这是行不通的。其实TCP/IP协议族已经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层的“ip地址可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而传输层的“协议+端口可以唯一标识主机中的应用程序(进程)。这样利用三元组(ip地址,协议,端口)就可以标识网络的进程了,网络中的进程通信就可以利用这个标志与其它进程进行交互。

使用TCP/IP协议的应用程序通常采用应用编程接口:UNIX  BSD的套接字(socket)和UNIX System V的TLI(已经被淘汰),来实现网络进程之间的通信。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采用socket,而现在又是网络时代,网络中进程通信是无处不在,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一切皆socket”。

2、什么是Socket?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网络中的进程是通过socket来通信的,那什么是socket呢?socket起源于Unix,而Unix/Linux基本哲学之一就是“一切皆文件”,都可以用“打开open –> 读写write/read –> 关闭close”模式来操作。我的理解就是Socket就是该模式的一个实现,socket即是一种特殊的文件,一些socket函数就是对其进行的操作(读/写IO、打开、关闭),这些函数我们在后面进行介绍。

socket一词的起源

在组网领域的首次使用是在1970年2月12日发布的文献IETF RFC33中发现的,撰写者为Stephen Carr、Steve Crocker和Vint Cerf。根据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的记载,Croker写道:“命名空间的元素都可称为套接字接口。一个套接字接口构成一个连接的一端,而一个连接可完全由一对套接字接口规定。”计算机历史博物馆补充道:“这比BSD的套接字接口定义早了大约12年。”

3、socket的基本操作

既然socket是“open—write/read—close”模式的一种实现,那么socket就提供了这些操作对应的函数接口。下面以TCP为例,介绍几个基本的socket接口函数。

3.1、socket()函数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socket函数对应于普通文件的打开操作。普通文件的打开操作返回一个文件描述字,而socket()用于创建一个socket描述符(socket descriptor),它唯一标识一个socket。这个socket描述字跟文件描述字一样,后续的操作都有用到它,把它作为参数,通过它来进行一些读写操作。

正如可以给fopen的传入不同参数值,以打开不同的文件。创建socket的时候,也可以指定不同的参数创建不同的socket描述符,socket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 domain:即协议域,又称为协议族(family)。常用的协议族有,AF_INETAF_INET6AF_LOCAL(或称AF_UNIX,Unix域socket)、AF_ROUTE等等。协议族决定了socket的地址类型,在通信中必须采用对应的地址,如AF_INET决定了要用ipv4地址(32位的)与端口号(16位的)的组合、AF_UNIX决定了要用一个绝对路径名作为地址。
  • type:指定socket类型。常用的socket类型有,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RAWSOCK_PACKETSOCK_SEQPACKET等等(socket的类型有哪些?)。
  • protocol:故名思意,就是指定协议。常用的协议有,IPPROTO_TCPIPPTOTO_UDPIPPROTO_SCTPIPPROTO_TIPC等,它们分别对应TCP传输协议、UDP传输协议、STCP传输协议、TIPC传输协议(这个协议我将会单独开篇讨论!)。

注意:并不是上面的type和protocol可以随意组合的,如SOCK_STREAM不可以跟IPPROTO_UDP组合。当protocol为0时,会自动选择type类型对应的默认协议。

当我们调用socket创建一个socket时,返回的socket描述字它存在于协议族(address family,AF_XXX)空间中,但没有一个具体的地址。如果想要给它赋值一个地址,就必须调用bind()函数,否则就当调用connect()listen()时系统会自动随机分配一个端口。

3.2、bind()函数

正如上面所说bind()函数把一个地址族中的特定地址赋给socket。例如对应AF_INETAF_INET6就是把一个ipv4或ipv6地址和端口号组合赋给socket。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 sockfd:即socket描述字,它是通过socket()函数创建了,唯一标识一个socket。bind()函数就是将给这个描述字绑定一个名字。
  • addr:一个const struct sockaddr *指针,指向要绑定给sockfd的协议地址。这个地址结构根据地址创建socket时的地址协议族的不同而不同,如ipv4对应的是: 
    
    struct sockaddr_in {
        sa_family_t    sin_family; /* address family: AF_INET */
        in_port_t      sin_port;   /* port in network byte order */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internet address */
    };
    
    /* Internet address. */
    struct in_addr {
        uint32_t       s_addr;     /* address in network byte order */
    };  
    ipv6对应的是: 
    
    struct sockaddr_in6 { 
        sa_family_t     sin6_family;   /* AF_INET6 */ 
        in_port_t       sin6_port;     /* port number */ 
        uint32_t        sin6_flowinfo; /* IPv6 flow information */ 
        struct in6_addr sin6_addr;     /* IPv6 address */ 
        uint32_t        sin6_scope_id; /* Scope ID (new in 2.4) */ 
    };
    
    struct in6_addr { 
        unsigned char   s6_addr[16];   /* IPv6 address */ 
    };  
    Unix域对应的是: 
    
    #define UNIX_PATH_MAX    108
    
    struct sockaddr_un { 
        sa_family_t sun_family;               /* AF_UNIX */ 
        char        sun_path[UNIX_PATH_MAX];  /* pathname */ 
    };  
  • addrlen:对应的是地址的长度。

通常服务器在启动的时候都会绑定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如ip地址+端口号),用于提供服务,客户就可以通过它来接连服务器;而客户端就不用指定,有系统自动分配一个端口号和自身的ip地址组合。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服务器端在listen之前会调用bind(),而客户端就不会调用,而是在connect()时由系统随机生成一个。

网络字节序与主机字节序

主机字节序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端和小端模式:不同的CPU有不同的字节序类型,这些字节序是指整数在内存中保存的顺序,这个叫做主机序。引用标准的Big-Endian和Little-Endian的定义如下:

  a) Little-Endian就是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

  b) Big-Endian就是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

网络字节序:4个字节的32 bit值以下面的次序传输:首先是0~7bit,其次8~15bit,然后16~23bit,最后是24~31bit。这种传输次序称作大端字节序。由于TCP/IP首部中所有的二进制整数在网络中传输时都要求以这种次序,因此它又称作网络字节序。字节序,顾名思义字节的顺序,就是大于一个字节类型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一个字节的数据没有顺序的问题了。

所以:在将一个地址绑定到socket的时候,请先将主机字节序转换成为网络字节序,而不要假定主机字节序跟网络字节序一样使用的是Big-Endian。由于这个问题曾引发过血案!公司项目代码中由于存在这个问题,导致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请谨记对主机字节序不要做任何假定,务必将其转化为网络字节序再赋给socket。

3.3、listen()、connect()函数

如果作为一个服务器,在调用socket()bind()之后就会调用listen()来监听这个socket,如果客户端这时调用connect()发出连接请求,服务器端就会接收到这个请求。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listen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要监听的socket描述字,第二个参数为相应socket可以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socket()函数创建的socket默认是一个主动类型的,listen函数将socket变为被动类型的,等待客户的连接请求。

connec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客户端的socket描述字,第二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地址,第三个参数为socket地址的长度。客户端通过调用connect函数来建立与TCP服务器的连接。

3.4、accept()函数

TCP服务器端依次调用socket()bind()listen()之后,就会监听指定的socket地址了。TCP客户端依次调用socket()connect()之后就想TCP服务器发送了一个连接请求。TCP服务器监听到这个请求之后,就会调用accept()函数取接收请求,这样连接就建立好了。之后就可以开始网络I/O操作了,即类同于普通文件的读写I/O操作。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accep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描述字,第二个参数为指向struct sockaddr *的指针,用于返回客户端的协议地址,第三个参数为协议地址的长度。如果accpet成功,那么其返回值是由内核自动生成的一个全新的描述字,代表与返回客户的TCP连接。

注意:accept的第一个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描述字,是服务器开始调用socket()函数生成的,称为监听socket描述字;而accept函数返回的是已连接的socket描述字。一个服务器通常通常仅仅只创建一个监听socket描述字,它在该服务器的生命周期内一直存在。内核为每个由服务器进程接受的客户连接创建了一个已连接socket描述字,当服务器完成了对某个客户的服务,相应的已连接socket描述字就被关闭。

3.5、read()、write()等函数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至此服务器与客户已经建立好连接了。可以调用网络I/O进行读写操作了,即实现了网咯中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网络I/O操作有下面几组:

  • read()/write()
  • recv()/send()
  • readv()/writev()
  • recvmsg()/sendmsg()
  • recvfrom()/sendto()

我推荐使用recvmsg()/sendmsg()函数,这两个函数是最通用的I/O函数,实际上可以把上面的其它函数都替换成这两个函数。它们的声明如下: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ssize_t send(int sock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ssize_t recv(int sockfd,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ssize_t sendto(int sock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const struct sockaddr *dest_addr, socklen_t addrlen);
       ssize_t recvfrom(int sockfd,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struct sockaddr *src_addr, socklen_t *addrlen);

       ssize_t sendmsg(int sockfd, const struct msghdr *msg, int flags);
       ssize_t recvmsg(int sockfd, struct msghdr *msg, int flags);
  

read函数是负责从fd中读取内容.当读成功时,read返回实际所读的字节数,如果返回的值是0表示已经读到文件的结束了,小于0表示出现了错误。如果错误为EINTR说明读是由中断引起的,如果是ECONNREST表示网络连接出了问题。

write函数将buf中的nbytes字节内容写入文件描述符fd.成功时返回写的字节数。失败时返回-1,并设置errno变量。 在网络程序中,当我们向套接字文件描述符写时有俩种可能。1)write的返回值大于0,表示写了部分或者是全部的数据。2)返回的值小于0,此时出现了错误。我们要根据错误类型来处理。如果错误为EINTR表示在写的时候出现了中断错误。如果为EPIPE表示网络连接出现了问题(对方已经关闭了连接)。

其它的我就不一一介绍这几对I/O函数了,具体参见man文档或者baidu、Google,下面的例子中将使用到send/recv。

3.6、close()函数

在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连接之后,会进行一些读写操作,完成了读写操作就要关闭相应的socket描述字,好比操作完打开的文件要调用fclose关闭打开的文件。


#include <unistd.h>
int close(int fd);  

close一个TCP socket的缺省行为时把该socket标记为以关闭,然后立即返回到调用进程。该描述字不能再由调用进程使用,也就是说不能再作为read或write的第一个参数。

注意:close操作只是使相应socket描述字的引用计数-1,只有当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才会触发TCP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终止连接请求。

4、socket中TCP的三次握手建立连接详解

我们知道tcp建立连接要进行“三次握手”,即交换三个分组。大致流程如下:

  •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 J
  • 服务器向客户端响应一个SYN K,并对SYN J进行确认ACK J+1
  • 客户端再想服务器发一个确认ACK K+1

只有就完了三次握手,但是这个三次握手发生在socket的那几个函数中呢?请看下图:

image

图1、socket中发送的TCP三次握手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客户端调用connect时,触发了连接请求,向服务器发送了SYN J包,这时connect进入阻塞状态;服务器监听到连接请求,即收到SYN J包,调用accept函数接收请求向客户端发送SYN K ,ACK J+1,这时accept进入阻塞状态;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 K ,ACK J+1之后,这时connect返回,并对SYN K进行确认;服务器收到ACK K+1时,accept返回,至此三次握手完毕,连接建立。

总结:客户端的connect在三次握手的第二个次返回,而服务器端的accept在三次握手的第三次返回。

5、socket中TCP的四次握手释放连接详解

上面介绍了socket中TCP的三次握手建立过程,及其涉及的socket函数。现在我们介绍socket中的四次握手释放连接的过程,请看下图:

image

图2、socket中发送的TCP四次握手

图示过程如下:

  • 某个应用进程首先调用close主动关闭连接,这时TCP发送一个FIN M;
  • 另一端接收到FIN M之后,执行被动关闭,对这个FIN进行确认。它的接收也作为文件结束符传递给应用进程,因为FIN的接收意味着应用进程在相应的连接上再也接收不到额外数据;
  • 一段时间之后,接收到文件结束符的应用进程调用close关闭它的socket。这导致它的TCP也发送一个FIN N;
  • 接收到这个FIN的源发送端TCP对它进行确认。

这样每个方向上都有一个FIN和ACK。

6.下面给出实现的一个实例

首先,先给出实现的截图


服务器端代码如下:

#include "InitSock.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InitSock initSock;     // 初始化Winsock库 

int main() 
{ 
    // 创建套节字 
    SOCKET sListen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用来指定套接字使用的地址格式,通常使用AF_INET
    //指定套接字的类型,若是SOCK_DGRAM,则用的是udp不可靠传输
	//配合type参数使用,指定使用的协议类型(当指定套接字类型后,可以设置为0,因为默认为UDP或TCP)
    if(sListen == INVALID_SOCKET) 
    { 
        printf("Failed socket() \n"); 
        return 0; 
    } 
     
    // 填充sockaddr_in结构 ,是个结构体
	/* struct sockaddr_in {
	
	short sin_family;  //地址族(指定地址格式) ,设为AF_INET
	u_short	sin_port; //端口号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IP地址
	char sin_zero[8]; //空子节,设为空
	} */

    sockaddr_in sin; 
    sin.sin_family = AF_INET; 
    sin.sin_port = htons(4567);  //1024 ~ 49151:普通用户注册的端口号
    sin.sin_addr.S_un.S_addr = INADDR_ANY; 
     
    // 绑定这个套节字到一个本地地址 
    if(::bind(sListen, (LPSOCKADDR)&sin, sizeof(sin)) == SOCKET_ERROR) 
    { 
        printf("Failed bind() \n"); 
        return 0; 
    } 
     
    // 进入监听模式 
	//2指的是,监听队列中允许保持的尚未处理的最大连接数

    if(::listen(sListen, 2) == SOCKET_ERROR) 
    { 
        printf("Failed listen() \n"); 
        return 0; 
    } 
     
    // 循环接受客户的连接请求 
    sockaddr_in remoteAddr;  
    int nAddrLen = sizeof(remoteAddr); 
    SOCKET sClient = 0; 
    char szText[] = " TCP Server Demo! \r\n"; 
    while(sClient==0) 
    { 
        // 接受一个新连接 
		//((SOCKADDR*)&remoteAddr)一个指向sockaddr_in结构的指针,用于获取对方地址
        sClient = ::accept(sListen, (SOCKADDR*)&remoteAddr, &nAddrLen); 
        if(sClient == INVALID_SOCKET) 
        { 
            printf("Failed accept()"); 
        } 
         
         
        printf("接受到一个连接:%s \r\n", inet_ntoa(remoteAddr.sin_addr)); 
        continue ; 
    } 

    while(TRUE) 
    { 
        // 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gets(szText) ; 
        ::send(sClient, szText, strlen(szText), 0); 
         
        // 从客户端接收数据 
        char buff[256] ; 
        int nRecv = ::recv(sClient, buff, 256, 0); 
        if(nRecv > 0) 
        { 
            buff[nRecv] = '\0'; 
            printf(" 接收到数据:%s\n", buff); 
        } 
     
    } 

    // 关闭同客户端的连接 
    ::closesocket(sClient); 
         
    // 关闭监听套节字 
    ::closesocket(sListen); 

    return 0; 
} 

客户端代码:

#include "InitSock.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InitSock initSock;     // 初始化Winsock库 

int main() 
{ 
    // 创建套节字 
    SOCKET s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if(s == INVALID_SOCKET) 
    { 
        printf(" Failed socket() \n"); 
        return 0; 
    } 
     
    // 也可以在这里调用bind函数绑定一个本地地址 
    // 否则系统将会自动安排 
     
    // 填写远程地址信息 
    sockaddr_in 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 htons(4567); 
    // 注意,这里要填写服务器程序(TCPServer程序)所在机器的IP地址 
    // 如果你的计算机没有联网,直接使用127.0.0.1即可 
    servAddr.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127.0.0.1"); 
     
    if(::connect(s, (sockaddr*)&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1) 
    { 
        printf(" Failed connect() \n"); 
        return 0; 
    } 
     
    char buff[256]; 
    char szText[256] ; 
     
    while(TRUE) 
    { 
        //从服务器端接收数据 
        int nRecv = ::recv(s, buff, 256, 0); 
        if(nRecv > 0) 
        { 
            buff[nRecv] = '\0'; 
            printf("接收到数据:%s\n", buff); 
        } 

        // 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 

        gets(szText) ; 
        szText[255] = '\0'; 
        ::send(s, szText, strlen(szText), 0) ; 
         
    } 
     
    // 关闭套节字 
    ::closesocket(s); 
    return 0; 
} 

封装的InitSock.h

#include <winsock2.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conio.h>  
#include <stdio.h>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  // 链接到WS2_32.lib 

class CInitSock      
{ 
public: 
    CInitSock(BYTE minorVer = 2, BYTE majorVer = 2) 
    { 
        // 初始化WS2_32.dll 
        WSADATA wsaData; 
        WORD sockVersion = MAKEWORD(minorVer, majorVer); 
        if(::WSAStartup(sockVersion, &wsaData) != 0) 
        { 
            exit(0); 
        } 
    } 
    ~CInitSock() 
    {    
        ::WSACleanup();  
    } 
}; 

本文出处:

作者:吴秦

出处:http://www.cnblogs.com/skynet/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hwhale#tublm.com(使用前将#替换为@)

Socket通信原理和实践 的相关文章

  • linux内核中socket读取和接收的缓冲区大小

    linux内核中socket读取和接收的缓冲区大小 1 socket内核缓冲区大小可用getsockopt获取 2 socket内核缓冲区大小可用setsockopt设置 缓冲区的大小为设置的值的2倍 具体设置代码入下 3 socket缓冲
  • select 模型解释

    套接字模式 阻塞套接字和非阻塞套接字 或者叫同步套接字和异步套接字 套接字模型 描述如何对套接字的I O行为进行管理 Winsock提供的I O模型一共有五种 select WSAAsyncSelect WSAEventSelect Ove
  • Java NIO介绍(二)————无堵塞io和Selector简单介绍

    无堵塞IO介绍 既然NIO相比于原来的IO在读取速度上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因为NIO出来后 IO的低层已经以NIO为基础重新实现了 那么NIO的优点是什么呢 NIO是一种同步非阻塞的I O模型 也是I O多路复用的基础 而且已经被越来越多地
  • 【转】QT中QWS的含义

    QT编程和文档中的术语QWS的全称是Qt windows system 是QT自行开发的窗口系统 体系结构类似X Windows 是一个C S结构 由QWS Server在物理设备上显示 由QWS Client实现界面 两者通过socket
  • linux进程间通信---本地socket套接字(二)---多进程实现一个server对应多个client

    先给自己打个广告 本人的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了 搜索 张笑生的地盘 主要关注嵌入式软件开发 股票基金定投 足球等等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有问题可以直接留言给我 一定尽心尽力回答大家的问题 想要获取完整源码的 关注公众号后回复 socket2 即
  • 通过socket获取对方ip地址

    struct sockaddr in sa int len sizeof sa if getpeername sockfd struct sockaddr sa len printf 对方IP s inet ntoa sa sin addr
  • Springboot+Netty+Websocket实现消息推送实例

    Springboot Netty Websocket实现消息推送 文章目录 Springboot Netty Websocket实现消息推送 前言 一 引入netty依赖 二 使用步骤 1 引入基础配置类 2 netty服务启动监听器 3
  • 使用socket判断http请求或http响应的传输结束

    使用socket判断http请求或http响应的传输结束 先把header直到 r n r n整个地收下来 1 传输完毕就关闭connection 即recv收到0个字节 2 有内容 if Transfer Encoding chunked
  • 从0实现基于Linux socket聊天室-实现聊天室的公聊、私聊功能-4

    前面文章链接如下 从0实现基于Linux socket聊天室 多线程服务器模型 1 从0实现基于Linux socket聊天室 多线程服务器一个很隐晦的错误 2 从0实现基于Linux socket聊天室 实现聊天室的登录 注册功能 3 上
  • Java swing + socket 写的一个五子棋网络对战游戏

    自从开始接触Swing以来 就喜欢写写各种管理系统 写多了就萌生了一种类似于实时在线对战的游戏 经过一番构思后就开始着手设计这个网络对战版本的五子棋了 游戏代码包含两部分 常规的C S模式 C代表客户端 S代表服务端 下载代码后先启动服务器
  • websocket详解

    之前利用websocket以及jQuery做了一个聊天通讯应用 最近在总结整个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也借此机会聊聊websocket协议 webSocket本身不存在跨域问题 所以可以利用webSocket来进行非同源之间的通信 webSock
  • 使用Java socket简单模拟HTTP服务器

    1 HTTP server 接收client端的http请求并将同级目录的root 返回 package httpDemo import java io InputStream import java io OutputStream imp
  • Java Socket聊天室

    Socket聊天室 1 创建登录判断类UserLogin 2 创建登录服务器LoginServer 3 创建聊天服务器ChatServer 4 创建客户端Client 5 创建服务器用于处理聊天的线程类ChatThread 6 创建客户端C
  • JAVA socket编程实例

    转载文章 原作者无从考证 感谢作者的无私奉献 事实上网络编程简单的理解就是两台计算机相互通讯数据而已 对于程序员而言 去掌握一种编程接口并使用一种编程模型相对就会显得简单的多了 Java SDK提供一些相对简单的Api来完成这些工作 Soc
  • Go_一文入门网络编程:常见协议、通信过程、Socket、CS/BS、TCP/UDP

    网络编程三要素 ip地址 端口 协议 在网络通信协议下 不同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 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IP地址 IP地址是一种在互联网协议中用于识别和定位设备的32位或128位数字地址 它是一个设备在网络上的唯一标识符 用于在互联网上定位和识别
  • java Socket 简单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间通信(仿聊天室)

    java Socket TCP协议简单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通信 打赏 执行效果 启动服务器和3个客户端 进行群聊和私聊 执行过程 服务端 首先创建服务器套接字ServerSocket对象并绑定端口 启动服务器 然后ServerSocket
  • socket编程之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代码实例)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 对TCP IP UDP Socket编程这些词应该有所了解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这些词充斥着我们的耳朵 那么我想介绍一下 什么是TCP IP UDP socket在哪里呢 socket通信是什么呢 socket接口函数
  • socket,socket.io,mongodb

    Socket 网络上的程序实现双向的数据链接 这个链接的一端成为socket 1 Socket是一个持久链接 2 Socket是双向通信的 Socket VS ajax轮询 ajax轮询 是利用客户端来发送请求 每隔几秒发送一个http请求
  • AF_INET和PF_INET的区别

    在写网络程序的时候 建立TCP socket一般是这样的 sock socket PF INET SOCK STREAM 0 然后在绑定本地地址或连接远程地址时需要初始化sockaddr in结构 其中指定address family时一般
  • UDP服务recvfrom函数设置非阻塞

    基本概念 其实UDP的非阻塞也可以理解成和TCP是一样的 都是通过socket的属性去做 方法一 通过fcntl函数将套接字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方法二 通过套接字选项SO RECVTIMEO设置超时 方法一源码 编译 g udp server

随机推荐

  • string类的各种函数用法

    标准c 43 43 中string类函数介绍 注意不是CString 之所以抛弃char 的字符串而选用C 43 43 标准程序库中的string类 xff0c 是因为他和前者比较起来 xff0c 不必 担心内存是否足够 字符串长度等等 x
  • 中国做图像处理的公司

    xff08 1 xff09 北京北方猎波科技有限公司 xff1a http www northwh com beifangliebo main1 html 红外探测成像产品 xff08 2 xff09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x
  • 【2015-2016,我在路上】

    前言 xff1a 每天 xff0c 每时 xff0c 每分 xff0c 时光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 xff0c 当我提起笔 xff0c 写下的这一瞬间 xff0c 时间又是一年 xff0c 一年的时光 xff0c 在没逝去时 xff0c 感觉很
  • stm32+djyos下串口缓冲区配置

    就这行简单代码 xff1a write UartFd DataBuf 100 执行时间有时候长 xff0c 有时候短 xff0c 直接影响了后续代码的执行 xff0c why xff1f 进一步了解到 xff0c 用户发送数据 xff0c
  • 远程 sshd提示:Server unexpectedly closed network connection

    root 64 xx vim etc ssh sshd config 修改端口为3330 root 64 xx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3330 j ACCEPT 添加防火墙3330端口 允许 root 6
  • 解决git-gui文件数量的上限的问题

    原文链接 xff1a https blog csdn net u014221090 article details 55505228 遇到的情况 对于git的使用 xff0c 有一部分人是使用git bash xff08 命令行 xff09
  • 快速复制论文中的公式

    设备情况 MacOSOffice xff08 WPS不行 xff09 Mathpix Snipping Toolhttps www latex4technics com xff08 需要科技才能访问 0点云 xff09 步骤 xff1a 打
  • k8s官方文档学习

    文章目录 节点1 Addresses xff1a 2 conditions 块描述了所有 Running 节点的状态 xff1a 3 Capacity 块描述节点上的可用资源 xff1a CPU 内存 xff08 memory xff09
  • 一种简单有效的锂电池充电均衡电路

    这个均衡电路用的是三个一模一样的并联稳压电路组成的 xff0c 每个电池上并一个 电路原理图如下 xff1a 每个稳压电源都调节到4 2V 均衡的原理是 xff0c 当电池电压都小于4 2V时 xff0c 并联稳压电路不起作用 xff0c
  • 基于opencv对图片的二进制流进行编解码

    span class token keyword import span cv2 span class token keyword import span numpy span class token keyword as span np
  • STM32与传感器串口通讯问题

    前言 STM32F407ZGT6使用串口通信发送指令给传感器 xff0c 让传感器返回测得的数据 1 过程 大家看我这个程序 xff0c 在main函数前面我定义了一个read instruction数组 xff0c 存放读取传感器的指令
  • 检测到"_ITERATOR_DEBUG_LEVEL"的不匹配项

    最近在项目中遇到了问题 xff0c 编译器提示 检测到 34 ITERATOR DEBUG LEVEL 34 的不匹配项 xff0c 上网查找后发现是编译Release版本用到了DEBUG库的原因 xff0c 其中也提供了在预编译中加入 3
  • C语言实现单链表的逆置

    单链表的逆置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 xff0c 这里利用两个思想进行解决 首先 xff0c 我们需要看下原理图 xff0c 其实两个思想都是一样的 xff0c 都是使后一个的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前一个节点 xff0c 依次递推 xff0
  • UNIX下C语言的图形编程-curses.h函数库

    相信您在网路上一定用过如 tin elm 等工具 这些软体有项共同的特色 即他们能利用上下左右等方向键来控制游标的位置 除此之外 这些程式 的画面也较为美观 对 Programming 有兴趣的朋友一定对此感到好奇 也 许他能在 PC 上用
  • 如何同时启动多个Tomcat服务器

    这篇文章转载自 如何同时启动多个Tomcat服务器 conf子目录中打开server xml文件 xff0c 查找以下三处 xff1a 1 修改http访问端口 xff08 默认为8080端口 xff09 span class hljs t
  • 找到合适的方案记录服务端日志

    做过服务端开发的同学都清楚日志是多么的重要 你要分析应用当天的 PV UV 你需要对日志进行统计分析 你需要排查程序 BUG 你需要寻找日志中的异常信息等等 所以 建立一套合适的日志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日志体系一般都会遵循这么几个原则 根据
  • doPDF——word转为PDF软件的使用方法

    doPDF软件下载链接 xff0c 版本doPDF 7 3 379 点击打开链接 1 下载好doPDF软件我们就可以动手安装了 安装到选择打印机的界面 软件使用方法如图所示 xff08 备注我用的是word2007 xff0c 可能与200
  • 过去的 2017 年

    过去的 2017 年分为两个部分 xff0c 前半部分偏忙碌 xff0c 个人时间较少 xff0c 但是收获甚微 xff1b 后半部分进入了一个学习的环境 xff0c 最主要的就是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 xff0c 留给了我很多思考的时间
  • Android四大组件详解

    注 xff1a 本文主要来自网易的一个博主的文章 xff0c 经过阅读 xff0c 总结 xff0c 故留下文章在此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介绍与生命周期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分别是Activity xff0c Service服务
  • Socket通信原理和实践

    我们深谙信息交流的价值 xff0c 那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xff0c 如我们每天打开浏览器浏览网页时 xff0c 浏览器的进程怎么与web服务器通信的 xff1f 当你用QQ聊天时 xff0c QQ进程怎么与服务器或你好友所在的QQ进程